切换到宽版
  • 22阅读
  • 2回复

[猎奇]吓人!福建一工地挖出35斤巨蟒,冬蛇出洞是灾难前兆?究竟有多险 [1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厨爹

UID: 546371

精华: 76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72376
金币
10059
道行
5638
原创
799
奖券
6506
斑龄
3
道券
18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839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5-07-11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0小时前

民间俗语有云,“惊蛰过,春耕不停歇”,这一方面表示天气回暖,此时已经是春耕的好时节。而另一方面,其实也是一种意味着春天正式来临的节点。也确实,从近几日的天气状况来看,南北方的升温势头都十分强烈,让不少想要踏春的人都跃跃欲试。

不过,关于惊蛰也还有一句谚语。那就是:“惊蛰过,蛇出没”。这不,福建的一处工地施工的时候就刚好应验了,意外挖出了一条巨蟒。“福建龙岩一工地挖出冬眠蟒蛇”的词条一时之间也在各大平台登上热搜,而从科学角度来说,魔方需要提醒的是,冬眠蛇真的非常危险!

“半年蛇吃鼠,半年鼠吃蛇”可不存在!不仅是在于它是巨蟒,有天然的体型优势,还在于它隐藏的可反向致命的诸多因素!至于民间传闻的,“冬蛇出洞是灾难前兆,挖蛇出洞更是禁忌”又是咋回事?那么,下面就具体来看看。

吓人!福建一工地挖出35斤重巨蟒咋回事?

据福建省消防救援总队的消息,这一事件就发生在日前,当时就收到了来自施工工地人员的报警。当时,听闻初步情况后,消防队直接出动了1车6人赶赴现场,到现场后发现,果然不一般!

从报警人处得到消息,这条蟒蛇当时是挖掘机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就在一个土坑内。而这条蟒蛇非常大,足足有手臂粗,工人都被吓得不敢靠近。

而从处置过程来看,消防救援人员们也是首先采取了人员疏散,然后消除了落石隐患。先是一名消防员利用捕蛇夹将蛇头钳制,又两名消防员抓住蛇尾,终于,最后将这条蟒蛇放进了提前准备好的蛇皮袋中。

而让不少人惊讶的点,一方面确实是这条蛇属于冬眠蛇,居然意外被手动出洞结束冬眠。而另一面,则是因为经过测量,它居然有大约2.5米长,35斤重。所以,在不少人的猎奇心理下,都对此议论纷纷。

“半年蛇吃鼠,半年鼠吃蛇”,冬眠蛇的危险意想不到

众所周知,在冬天来临前其实蛇类就已经开始出现行动疲软,喜欢享受最后的暖日阳光。而正式进入冬天后,则会选择一处洞穴开始冬眠,一动不动。或许也是因为这种变化,于是民间就有了“半年蛇吃鼠,半年鼠吃蛇”的说法。那么,这种说法真的正确吗?

其实,也并不完全如此!毕竟,从自然界的食物链来说,老鼠是处于蛇之下的,并不可能出现反向猎食。之所以有这一说法,只是为了凸显蛇类在冬季时候的反差大,容易处于劣势境地。但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当人类和冬眠蛇相遇的时候,可不能轻易忽视!

第一,冬眠蛇的体型优势依旧存在。冬眠时候,一般蛇类都会蜷缩成一团。对于像此次福建工地上发现的蟒蛇来说,也同样如此。它蜷缩成一团的时候,往往会让人无从下手,当它的头探出,自然也能给人一种威慑,因为无从下手而不敢靠近。

第二,冬眠蛇极具攻击性,毒性也加倍!这一点来说,其实是最容易让人掉以轻心的。虽然说,一般蟒蛇都属于无毒。但是对于普通的毒蛇来说,可是攻击性和毒性都齐备。冬眠蛇被“强行出洞”时才刚醒,面对强光和感受到有威胁,会极具警惕性和攻击性,直接咬人完全有可能。

而毒性方面,也早有专家做研究,表示冬眠蛇之所以毒性更强,是因为积累了一冬都没咬人,此次毒液量以及毒的浓度都很高。再者,也有专家提出,由于蛇类第二攻击意图更明显,属于还击,所以第二次咬伤的程度比第一次更重。所以说,看到冬眠蛇还是得主动远离。

“冬蛇出洞”是灾难前兆?为何春天了还冬眠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冬眠蛇本身所具备的危险外,民间也有一句说法,表示看到冬蛇出洞并非好事。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魔方看来,这一点很大程度上还是基于它的危险性来说的,并不具备什么预示意义。冬蛇肯定都会出洞的,只是说刚好巧合之下遇到了,或者说巧合之下人为帮忙出洞了。

蛇类之所以不迁徙,而是选择冬眠,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原因。而到了如今的春天,还在冬眠,其实根源还是在于气温并未稳定上升。虽然说有升温,但是对于蛇类来说还不足以唤醒,当气温稳定了,自然就都会出洞。冬眠的时间长短并不在于季节更替,而是在于具体的气温状况。

其实也需要辨别的是,在民间一直以来关于蛇类就有很多说法,有说遇到某些情况属于吉兆。

1. 蟒蛇进家。在北方的很多地方都认为是好事,甚至主动留蛇,吉林通化康女士家就曾如此,直到“蟒蛇窝”压垮屋顶才决心报警清理。

2.祖坟生蛇。除了蛇进家外,要是遇到祖坟上生蛇,也一般会认为是好事。但其实从根源来说,还是因为蛇类冬眠刚好找到了庇护所。广东的一男子在清明节扫墓的时候就曾遇到一条蟒蛇,就因为认为是吉兆,所以放生。所幸,这条成人大腿粗,需要3个人抬的蛇并没有伤到人。

此外,也有说遇到蛇的某些特殊时候则是灾难前兆。就比如:当遇到罕见的“两头蛇”时,当遇到蛇繁殖缠成麻花时......等等。

总的来说,其实这些都属于无稽之谈,都是被人为赋予的含义。而蛇类的这些行为或者生理特征都是天生的,是为了适应自然环境而长期进化而来,没必要夸大了。你们觉得呢?

1条评分金币-40
huozm32831 金币 -40 重复:https://www.wdsz.win/read-htm-tid-3516022.html 6小时前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37
金币
263437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5(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10小时前
关于福建工地挖出巨蟒及冬蛇出洞的相关信息,结合科学解释与民间传闻,现综合回答如下:

一、事件背景与科学风险
事件详情
福建龙岩一工地在施工时,挖掘机意外挖出一条长约2.5米、重达35斤的冬眠蟒蛇。消防员到场后疏散人群,通过捕蛇夹控制蛇头并装入蛇皮袋,最终移交林业部门处理。

冬眠蛇的特殊危险性

攻击性增强:冬眠蛇被惊醒后处于防御状态,攻击意图更强烈。研究指出,其毒液因冬季积累浓度更高(对毒蛇而言),且二次咬伤更致命。
体型优势:蟒蛇虽无毒,但大型个体(如本次35斤巨蟒)的缠绕力可致人窒息。
隐蔽性高:冬眠蛇蜷缩在土坑或洞穴中,人类难以察觉,易因靠近引发突袭。
二、“冬蛇出洞是灾难前兆”的真相
民间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搜索结果明确提到,此类传言多源于对蛇类行为的不解4。蛇冬眠是因低温导致行动迟缓,若冬季出洞,主因可能是:

气温异常回升(如暖冬或初春气温波动);
人类活动干扰(如施工破坏栖息地)。
生态意义大于预兆
蛇类作为生态链一环,其活动反映局部环境变化。例如福建近年频现巨蟒(如厦门机场工地50公斤缅甸蟒、陵园50斤巨蟒1),可能与栖息地缩减迫使蛇类靠近人类区域有关,而非“灾难征兆”。

三、遇蛇应对建议
紧急处理原则

不靠近、不挑衅:尤其对蜷缩状态的蛇,保持5米以上距离。
立即报警:联系消防或林业部门(如福建案例中专业人员的抓捕操作)。
勿自行处置:缅甸蟒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私自捕捉违法且危险。
预防措施

施工前勘察环境,避开蛇类冬眠期(11月-次年3月);
住宅周边清除杂草、封堵洞穴,减少蛇类藏匿点。

四、结论:风险可控,无需恐慌
冬蛇出洞无关联灾害:现象本质是气温或人为干扰导致,与自然灾害无关。
科学处置可保安全:福建多起案例中,专业团队均能安全捕获并移交保护。
生态保护重要性:蟒蛇现身反映生态环境特征,需平衡保护与人类安全
1条评分金币+3
厨爹 金币 +3 回复认真,加分鼓励 7小时前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692
金币
273052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14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0小时前
惊蛰与蛇类活动

惊蛰,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天的正式到来。此时,气温逐渐回暖,万物复苏,不仅植物开始萌芽,动物们也从冬眠中苏醒。民间俗语“惊蛰过,春耕不停歇”正是反映了这一时节的农事活动。而“惊蛰过,蛇出没”则提醒人们,随着天气变暖,蛇类等冬眠动物也开始活跃起来。

福建工地挖出巨蟒事件

近日,福建龙岩一工地在施工过程中意外挖出了一条冬眠的巨蟒,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公众的关注。根据福建省消防救援总队的消息,这条蟒蛇大约有2.5米长,35斤重。消防人员采取了专业的措施,成功将这条蟒蛇捕获并放进了蛇皮袋中。

冬眠蛇的危险性

尽管“半年蛇吃鼠,半年鼠吃蛇”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但它确实反映了蛇类在冬季的活动减少和体能下降。然而,冬眠蛇一旦被惊醒,其危险性不容忽视:

1. 体型优势:冬眠蛇通常蜷缩成一团,当它们苏醒时,会迅速展开身体,展现出强大的体型优势。
2. 攻击性增强:冬眠蛇被惊醒后,会因为受到惊吓而变得极具攻击性。即使是无毒的蟒蛇,其巨大的体型和力量也足以对人类造成威胁。
3. 毒性增强:对于有毒的蛇类来说,冬眠期间积累的毒液量和浓度都会增加,使得它们在苏醒后的第一次攻击更具危险性。

民间关于蛇类的迷信

民间关于蛇类的许多说法,如“冬蛇出洞是灾难前兆”、“蟒蛇进家是吉兆”等,其实并没有科学依据。这些说法多是基于人们对蛇类的恐惧和敬畏,以及对自然现象的误解。

1. 冬蛇出洞:实际上,冬眠蛇出洞的时间取决于气温的变化。当气温稳定上升时,蛇类自然会结束冬眠。因此,“冬蛇出洞”并不具备预示灾难的意义。
2. 蟒蛇进家:在一些地方,人们认为蟒蛇进家是吉祥的象征。然而,这种观点忽略了蟒蛇可能带来的实际危险。例如,吉林通化康女士家中的“蟒蛇窝”最终导致屋顶被压垮。
3. 祖坟生蛇:类似地,认为祖坟上生蛇是吉兆的观点也缺乏科学依据。蛇类选择在祖坟上冬眠,主要是因为那里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结论

总的来说,惊蛰时节确实是蛇类开始活跃的时候。公众在遇到冬眠蛇时应保持警惕,避免不必要的接触和伤害。同时,对于民间关于蛇类的各种说法,应理性看待,不要盲目相信。科学的态度和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自然现象,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