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阅读
  • 2回复

[猎奇]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促使吴国消失,那么最后越国是怎么消失的呢?[1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1505
金币
375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28
斑龄
197
道券
1055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34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7-11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5-07-09) —

在勾践卧薪尝胆多年后,越国终于击败了吴国,成功分割了吴国的领土。此后,越国正式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风光一时无两。然而,随着勾践的去世及其后继君王的昏庸无能,越国逐渐走向衰败,昔日的辉煌慢慢消逝。
那么,越国究竟是如何灭亡的?它在历史上存在了多久?又曾经历过哪些波澜壮阔的故事呢?
公元前473年,勾践率军彻底消灭了吴国,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屈辱与忍耐。灭吴后,越国召集中原几个强国举行联盟会议,将吴国战败所得的土地分割给这些盟友。比如,淮河流域的部分地区划归楚国,吴国此前占据的宋国土地归还宋国,泗水以东约百里的土地则赠予鲁国。越国以慷慨分配战利品赢得众国的认可,因而被推举为中原地区的盟主,成为春秋时期最后的霸主。
在勾践在世期间,越国迅速崛起,保持了强势的霸主地位。然而,公元前465年勾践去世后,越国开始经历变革。他的儿子鹿郢继位,虽然鹿郢励精图治,使国家更加富强,百姓安居乐业,越国国力一度达到鼎盛,但风雨欲来。

公元前458年,鹿郢驾崩,他的儿子不寿继位。不寿的执政风格不同于其父祖,主攻内政整顿而非外扩征战。在当时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这种务实的内政政策让越国逐渐积累了军力和粮食储备,经济愈发繁荣,百姓生活安定,国家安然无恙。
回顾越国历史,从勾践去世到不寿统治结束这十七年间,是越国真正的盛世。此时越国不仅稳固了霸主地位,内部发展也颇为迅速,堪称一段相当辉煌的时期。

然而,公元前448年,不寿惨遭其子朱勾弑杀。朱勾弑父的事件不仅震惊朝野,还为越国后期频繁的宫廷内乱埋下了祸根。尽管朱勾继位时遭遇质疑,但作为国君,他仍掌控大权,并在位期间取得不少功绩,尤其在扩张疆土方面表现突出。公元前414年和公元前413年,朱勾先后出兵吞并滕国与郯国,为越国的版图扩张做出了重要贡献。

公元前411年,朱勾去世,其子不光继承王位。虽然不光能力平庸,但他趁齐国内乱(公元前404年)之机对齐国发动进攻,获得一定战果。然而,这场战争却成为越国命运的转折点。
当初朱勾吞并滕郯之举已触及楚国利益,不光又冒然攻击齐国,激怒了楚国。楚国遂向越国发动报复,越国逐渐吃力不支。更糟的是,齐国内乱平息后,齐楚联合攻打越国,形势更加严峻。
与此同时,吴国旧贵族趁越国内忧外患之机发动叛乱,企图复兴吴国。此时距吴国覆灭已有百余年,但越国对吴国旧贵族始终未能完全掌控。显然,越国多位君主治理手腕仍显不足。
吴国旧贵族难以归顺,部分原因是吴国领地离越国都城遥远,治理困难。越国国王因此迁都,从琅琊搬到苏州,试图加强对边远地区的控制。
除了内乱,越国还面临齐楚两国的夹击和排挤,不得不宣布退出中原争霸舞台,这为后来更大灾难埋下伏笔。迁都苏州后,越国内部疑神疑鬼,王室兄弟豫趁机构陷国君不光,造成恐慌,不光竟然亲手杀害了三个儿子。直到豫又诬陷太子诸咎时,不光才幡然醒悟,但已为时过晚。

诸咎担心父亲听信豫的谗言,决定铤而走险,起兵杀父,自己登基称王。但诸咎得位不正,难获民心,最终被越人所杀。
诸咎被杀后,越国陷入更深的内乱。吴国旧贵族乘机拥立错枝为新王,试图操控越国朝政,成为吴国势力的傀儡。这一举动激怒了越国贵族,卿大夫寺区率兵讨伐(公元前373年),杀死豫,攻占吴国旧地,废黜错枝,拥立不光的儿子之侯为王。

在寺区的领导下,越国迎来了短暂的十年和平。但公元前363年,寺区弟弟内讧,杀死越王之侯,立弟弟无颛为王。经过多年的混乱,越国国力严重消耗,国家四分五裂,满目疮痍。
公元前343年,无颛去世,其弟无疆继位。无疆尚有些能力,逐步夺回部分失去的实权,并计划通过对外战争巩固地位。他试图以战争树威望,彻底掌握权力。
然而,无疆的军事才能平平,未能成功。反而因同时攻击齐国和楚国,陷入多线作战的困境。他试图联合楚国攻打齐国,但楚国违约未出兵,使他心生不满。
此时,齐国借机离间,联合越国攻楚(公元前306年)。本应警惕齐国阴谋的无疆却轻信谗言,导致越国陷入楚齐夹击的惨败局面,无疆也在战乱中被杀。

无疆未立太子,去世后越国陷入继承混乱。其子争夺王位,无暇抵御楚国进攻。越国大片土地被楚国吞并,少数无疆后人逃往浙江南部和福建,建立了闽越国和东越国。
此时越国已土崩瓦解,无法再参与战国争霸。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闽越国和东越国归顺秦朝,成为郡县,原越国君主成为秦朝官员。
秦朝二世而亡,诸侯纷乱,闽越和东越后裔趁机起义。公元前202年,闽越旧部重建政权,拥立无疆后裔无诸为王。公元前193年,东越旧部被汉惠帝封为东海王,越国似乎短暂复兴。

但两个小政权经常冲突,至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借机灭亡闽越和东越,彻底将越地纳入汉朝版图。至此,越国政权真正终结。
从越国兴衰史来看,其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内部不团结。无论是早期的弑父夺位,还是后期的连年内乱,都极大削弱了国家实力,导致了最终的覆灭。
1条评分金币+13
wowoni 金币 +13 - 07-09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724
金币
273165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17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7-09
越国的兴衰历程确实波澜壮阔,其灭亡的原因和历史跨度可以总结如下:

1. 越国的灭亡原因:
   - 内部不团结:越国历史上多次发生内乱,如弑父夺位、兄弟相争等,导致国家力量削弱。
   - 外敌入侵:越国在战国时期面临楚国和齐国的夹击,特别是在无疆时期,越国被楚国大量吞并土地。
   - 政治腐败:越国后期君主昏庸无能,政治腐败严重,无法有效治理国家。
   - 军事失败:无疆时期越国多线作战,最终导致国家覆灭。

2. 越国的历史跨度:
   - 越国从勾践灭吴(公元前473年)开始崛起,到无疆去世(公元前306年)后国家土崩瓦解,大约存在了167年。如果从越国建立算起,其历史则更为悠久。

3. 越国波澜壮阔的故事:
   - 勾践卧薪尝胆:勾践被吴国俘虏后,卧薪尝胆,最终灭吴复国。
   - 越国成为霸主:勾践灭吴后,越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后的霸主。
   - 内乱频发:从朱勾弑父开始,越国内乱不断,宫廷政变频繁。
   - 越国的扩张与收缩:朱勾时期越国扩张疆土,但后来因外战失败而逐渐衰败。
   - 越国的分裂与灭亡:无疆去世后,越国分裂,最终被楚国吞并。

越国的兴衰历程反映了古代诸侯国之间的权力斗争、内部矛盾以及外部压力对国家命运的影响。从辉煌到衰败,越国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80
金币
26358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7-09
越国的灭亡是内政腐败、权力斗争与外部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原因:

一、内政腐败与权力内斗
勾践晚年埋下隐患
勾践灭吴后虽成春秋霸主,但晚年宠信奸佞,导致朝政腐败、民生凋敝1。其去世后,继任者缺乏治国能力,加剧了内部矛盾。
血腥的宫廷政变
朱勾弑父(越王不寿)篡位,开启越国恶性政变先例;
后续四代君主更迭皆伴随弑君或政变(如诸咎弑父、错枝被废等),造成持续内乱。
📉 二、战略失误与国力衰退
迁都削弱扩张能力
为控制吴地,越国从琅琊(今山东沿海)迁都至苏州。此举虽巩固了对原吴国领土的控制,却使越国远离中原争霸中心,丧失向北扩张的机会。
无效的对外战争
朱勾及其子翳频繁发动战争(如吞并滕国、郯国),但消耗巨大却未显著扩大疆域,反致民力枯竭。
⚔️ 三、外部压迫与楚国吞并
战国格局下的弱势
春秋末至战国初,中原诸国通过改革崛起(如楚国吴起变法),而越国因内耗停滞不前,国力被反超。
楚国的致命一击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趁越国内乱出兵,大败越军;
越王无彊战死,楚国吞并越国核心领土,残余势力退至南方分裂为东瓯、闽越等小政权,越国名存实亡。
💎 总结:亡国根本原因
越国亡于**“内乱未止,外患已至”**:

内因:统治集团腐败、继承制度失控引发百年内斗,彻底瓦解国力;
外因:迁都战略失误 + 战国强邻(尤其楚国)的碾压性优势。
▶︎ 其兴衰印证了**“治国在德不在力”**——勾践靠隐忍复国,子孙却因失德亡国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