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6阅读
  • 2回复

[保健养生]江苏女子突发脑出血走了,医生:吃降压药时候,没注意这6点![1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20
金币
263391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1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0:24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07-10) —
拯救生命的药片,怎么成了催命的炸弹?
那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周二早晨,江苏无锡的刘女士像往常一样,匆匆吞下降压药,赶着去上班。谁能想到,这竟成了她与家人的最后一面。
下午三点,她突然倒在办公室,被紧急送往医院,诊断为重度脑出血。抢救室外,家属崩溃的哭声让整个医院走廊都笼罩在悲痛中。


作为一名在神经内科工作20余年的资深医生,看到这样的病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每一次,依然痛在心头。难道降压药真的这么危险?不!问题不在药物本身,而在于我们对它的认知和使用方式。
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超过2.7亿,占成年人口的27.9%。而更令人震惊的是,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每年约有2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其中约有30%与高血压用药不当直接相关!
北京协和医院的一项追踪研究表明,45.6%的高血压患者存在不规范用药行为,其中15.3%的患者因用药不当导致血压波动过大,增加脑出血风险高达3.8倍!


王阿姨,58岁,高血压史6年。她一直认为"药吃多了伤肾",常常自行调整药量。有时血压高就多吃点,低就少吃点,甚至感觉好了就停药。
今年春节,她因为担心降压药与酒精相互作用,在一次家庭聚餐前自行停药。当晚,她突发剧烈头痛,被送往医院时已出现意识障碍。CT显示:重度脑出血,出血量超过30ml。
尽管经过紧急手术和精心治疗,王阿姨最终落下了偏瘫后遗症,生活无法自理。


这绝不是小概率事件!每天在急诊室,都能看到类似的悲剧发生。医生看着这些本可避免的悲剧,心里有苦说不出!
降压药服用的6个致命误区
很多患者认为血压降下来就万事大吉,可以停药了。这简直是在生命上赌博!
高血压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控制。正规服药后血压降下来,不是药物不需要了,恰恰是药物起效了!擅自停药,就像把拉住气球的手突然松开,血压会迅速反弹,甚至比原来更高!


专业建议:遵医嘱长期规律服药,不可自行停药。如需调整,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血压控制稳定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考虑减量,但几乎不可能完全停药。
"今天早上没时间,中午再吃药吧",这种想法太危险了!
降压药有其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很多药物设计为24小时平稳释放。如果服药时间不规律,会造成血液中药物浓度忽高忽低,导致血压波动,增加脑卒中风险。


血管就像一个气球,突然的高压就像用力过猛地往气球里打气,很容易"砰"的一声爆炸!
专业建议:固定时间服药,最好设置手机闹钟提醒。如确实偶尔忘记,记起后如果距下次服药时间超过6小时,应立即补服;如果不足6小时,则等下次正常服用即可。
很多患者不知道,降压药与某些食物或药物同时服用,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危险反应。某些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与葡萄柚汁同服,会使药物浓度骤增,导致血压急剧下降;而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则会降低某些降压药的效果。


有研究显示,超过38%的高血压患者存在不合理联用药物的情况,其中12.7%的患者出现过明显不良反应。
专业建议:服用降压药期间,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包括中药和保健品。特别注意避免自行服用感冒药、止痛药等非处方药。饮食上应避免大量摄入甘草、葡萄柚等可能影响药效的食物。
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用药风险!


很多患者服药后立即起床活动,不知道这是在冒极大风险。据统计,6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中,约有20%存在体位性低血压问题。
服药后30分钟至2小时是药物浓度达峰时间,此时突然从卧位或坐位站起,可能导致血压骤降,引起眩晕甚至跌倒。
专业建议:服药后避免立即进行剧烈活动。从卧位起身时,先坐在床边1-2分钟,确认无不适感后再缓慢站立。早晨起床或夜间起夜时尤应注意,最好扶着稳固物体起身。


血压控制不是"一锤子买卖",需要动态调整!
季节变化、情绪波动、饮食改变都会影响血压。夏季气温高,血管扩张,血压往往较低;冬季则相反。固执地保持同一剂量,无异于闭着眼睛开车。
中国高血压联盟调查显示,只有约36%的患者会根据季节变化调整用药,而67.8%的患者从未因季节变化咨询过医生。


专业建议:定期测量血压并记录,发现血压持续偏高或偏低超过2周,应咨询医生调整剂量。特别是季节交替时期,更需密切监测。理想情况下,家庭自测血压应控制在135/85mmHg以下。
清晨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发时段,这不是危言耸听!
研究显示,约40%的脑卒中和15%的心肌梗死发生在早晨6-10点。这与人体生物钟调控下的血压"晨峰"现象有关。普通降压药可能无法覆盖这一危险时段。


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在清晨时分比其他时间高出40%,这是血管病学界公认的现象。
专业建议:可咨询医生考虑长效降压药或特殊给药方案(如睡前服用某些降压药),以覆盖清晨高危时段。晨起后不要立即进行剧烈活动,可先喝杯温水,稍做舒缓活动后再开始一天的生活。
别以为高血压只是"老年人的专利"!
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35-44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已达20.3%,且呈上升趋势。年轻患者往往对用药依从性更差,自行停药、调药的比例高达58.7%。


一位32岁的程序员,因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被诊断为高血压,医生开了降压药。他觉得"年轻人吃什么降压药",随意服用,经常忘记。三个月后,他因突发脑出血被送进ICU,留下终身后遗症。
医生每次看到这样的年轻患者,心里都格外难过。曾经的生命之花,就这样凋零。
建立个人血压档案:每天固定时间测量血压,记录数值,发现异常及时就医。血压计不是装饰品,而是生命的守护者。


正确认识药物:了解自己服用的降压药名称、作用和可能的副作用。不要被网络谣言蒙蔽,科学认识药物的利与弊。
制定用药提醒:使用智能手机设置不同铃声的闹钟,或使用专门的服药提醒APP,药盒摆放在显眼位置,确保不会漏服。
与医生建立良好沟通: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及时咨询医生,不要自行判断。医患之间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长期的健康伙伴关系。


关注药物相互作用:每次就医或购买非处方药时,主动告知正在服用降压药。这看似小事,却能避免潜在的危险相互作用。
规律作息与管理压力:保持规律作息,学习有效的压力管理技巧。药物治疗只是高血压管理的一部分,生活方式同样重要。
1条评分金币+21
xian209 金币 +21 - 昨天 17:17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640
金币
272925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14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11:52
拯救生命的药片变成催命的炸弹,主要原因是患者对降压药的认知和使用方式存在误区。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 高血压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控制:很多患者错误地认为血压降下来就可以停药,这会导致血压反弹,甚至比原来更高,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2. 服药时间不规律:降压药需要定时服用以保持血液中药物浓度的稳定,不规律的服药会导致血压波动,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3. 药物与食物或药物的相互作用:某些降压药与特定食物或药物同时服用可能会产生危险反应,因此患者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

4. 体位性低血压:服药后立即起床活动可能导致血压骤降,引起眩晕甚至跌倒,特别是在65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中较为常见。

5. 季节变化对血压的影响:季节变化会影响血压,需要根据季节调整用药剂量。

6. 清晨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发时段:约40%的脑卒中和15%的心肌梗死发生在早晨6-10点,与血压"晨峰"现象有关。

7. 年轻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差:年轻患者往往对用药依从性更差,自行停药、调药的比例高,增加了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因此,正确使用降压药物、遵循医嘱、合理调整药物剂量、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至关重要。这不仅可以避免药物变成“催命的炸弹”,还能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20
金币
263391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10:25
关于江苏女子突发脑出血去世的消息,医生指出她在服用降压药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当之处。以下是需要注意的六个要点:

越多效果越好:王女士为了让降压更快一点,每次都会多吃一点药,结果血压是降了很多,但血压过低也会导致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血压降了自行停药:很多老人习惯以为高血压没有症状、血压平稳后就开始自行停药,等血压再次升高才开始吃药控制,这样吃吃停停反而不利于血压稳定,波动较大的血压对心脑血管的伤害更大。

降压药经常更换:有人说长期吃一种药物会产生耐药性,影响给药效果,因此降压药也要时常更新,但降压药不同于抗生素,只要能控制好血压平稳,无其他症状或并发症情况下,应该根据医生指导下继续用药,不能经常更换。

忽视定期监测:日常服用过程中,只要按医嘱定期用药,平时注意血液监测,定期复诊,出现不适可以及时反馈医生,调整用药方案,也可以大大减少副作用影响。

不合理膳食:日常饮食习惯和血压问题息息相关,建议膳食最好以多吃蔬果等高膳食纤维的食物为主,适量增加谷类、薯类、优质蛋白,减少糖油添加。

缺乏适度锻炼:运动在锻炼心肺功能的同时,也可以扩展血管,增加血液循环,帮助血压保持稳定,随着免疫力的提高,也能更好的帮助血压控制。

以上几点提醒我们在使用降压药时应注意合理用药,遵循医嘱,并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控制血压。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