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会问:女人究竟要等到几岁才能不再关心男人?你是五十岁的年纪,还是已经六十岁了?事实上,这一问题并没有办法简单地用年龄去界定,关键在于—女性何时才会真正地为自己而生活?

青年时期的男人就是天空
年少时,多数女孩为了爱而心跳。当时男人是她们的全部。一个温暖的微笑可以使她心情愉悦一整天,而一句真挚的承诺则能让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他人。她能做得了饭、洗得了衣服、操得了家务、忍得住性子只为了家庭和睦。当时“想念”、依赖、崇拜、一切感情都在围绕着他。她想只要他存在就无所畏惧。

人到中年以后,他就是岸了
但日子一长,人生就能把许多事情都看得清清楚楚。那“天”有时刮风下雨乃至雷鸣闪电。孩子成长后拥有了属于他的人生,而他为了这个家也奉献了半辈子,但他发现男人已经成为人生最“风雨”的人。
女人开始懂了,“靠山山就倒下了,依靠大家就跑下去了”。与其期待男人为你的天空,倒不如你为他的天空撑着。她再也不因为男人冷言冷语而心烦意乱,再也不胡思乱想男人迟到。她初具生活圈,与友人共舞共游品茶,产生了爱好,学习书法,学习乐器,活灵活现。
这个阶段的“不想”,不再是怨恨,而是一种清醒。她知道一个男人能否陪着你一起走,并不是看他付出的多少,而是看你同意与否。要是他赶不上你,女人们就只有一个人先离开了。

年老的时候,伙伴就是港湾
这是否意味着年老的女性已经不需要男性?也没有,仅仅是需求的变化。
她再也不用依赖男人来供养自己了,也不用受别人的摆布了。她真想找个伙伴,找个可以陪着她聊聊家常看看落日的朋友。一个生病了就会滴水而不会埋怨自己小心情的男人。一个能够理解她寂静、赞赏她头发花白的男人。
正如那句老话说的,“愿一个人的心与白”。在青春里,我们所向往的,只是一颗热情的心灵;老去,我们期盼着相濡以沫,脚踏实地。
女人何时“不想”男人?
事实上正是当她发现自我、懂得生命的价值、再也不用向男人寻求存在感。所谓的“想不想”状态,并不是由年龄决定的,而是一种内心的感受。
在这种状态下,女人们并不淡漠冷酷,反而活得很彻底,很坚强。她选择和男人在一起就锦上添花了;她选择了独来独往,同样可以活出诗意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