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5阅读
  • 2回复

[红楼梦]贾母送给薛宝琴一件野鸭毛做的斗蓬,为什么不给林黛玉呢?[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1505
金币
375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28
斑龄
197
道券
1055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34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7-11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十二正钗集齐大观园,比之前更热闹了。这一回,薛宝琴隆重登场,贾送给她一件斗蓬,很多人都会疑问,为什么不给黛玉呢?我们先来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
事有凑巧,邢夫人的哥哥和嫂子,带着女儿岫烟,进京投奔她。凤姐的哥哥王仁,恰好也进京。两家碰到一起,便结伴同行。走到半路,船靠岸的时候,又遇到了李纨的寡婶,带着两个女儿也上京。三家碰到一起,叙旧后,一路同行,好不热闹。
薛蟠的堂弟薛蝌,听说王仁进京,也带了妹妹薛宝琴,随后赶过来了。此时的宝琴,已经许配都中梅翰林之子为婚,这次进京,为了待嫁。

曹雪芹真是大手笔,寥寥数笔,便描绘了这么多人,他们各怀心事,或为了生计投奔亲戚,或为了前途奔波,或以探亲为由避祸,或为了嫁得好夫婿,主动上京,给夫家施加压力。
这一回,人最齐全。李纨年纪最长,迎春、探春、惜春、宝钗、黛玉、湘云、李纹、李绮、宝琴、邢岫烟,再加上凤姐和宝玉,一共十三个人。除了李纨,其余的不过十五岁,十六岁,十七岁,相差无几,很快便熟识起来。
一次,大家正在一起说笑,宝琴来了,披着一领斗篷,金翠辉煌,不知何物。宝钗眼尖,先看到了,便问宝琴,这件衣服哪儿来的?她应该知道不是自家的。宝琴说,因为下雪,老太太找了这件衣服送给她。
香菱凑上来瞧了一眼,怪不得这么好看,原来是用孔雀毛织的。香菱虽然一知半解,但也知道贾母送给宝琴的衣服,价格不菲。见多识广的湘云,纠正了香菱的说法。原来,这件衣服是用野鸭子头上的毛做的。野鸭子的头,能有多大?集齐一件衣服,得用多少野鸭子?这还是野生动物,捕捉没那么容易,集腋成裘,真不容易,可见其珍贵。

文中,湘云的原话:“哪里是孔雀毛,就是野鸭子头上的毛作的。可见老太太疼你了,这样疼宝玉,也没给他穿。”宝钗忍不住感叹,真是各人有各人的缘法。看来,人与人的关系,各有各的机遇。谁能想到,刚来不久的宝琴,便入了老太太的眼,这么疼他。
湘云,一如既往地心直口快,她提醒宝琴,你除了在老太太跟前,就到园子里来,这两处,顽笑吃喝,随心就行。到了太太屋里,也就是王夫人那里,只管和太太说笑,多坐一会儿,也不妨事。要是太太不在屋里,千万别进去,那屋里人多心坏,都是要害咱们的。
湘云一番话,引得大家都笑了。说着无心,听者有意。王夫人屋里,人多心坏,坏的人是谁?大家心知肚明。只是,赵姨娘再不堪,也是探春的亲娘,贾环再不争气,也是探春的亲弟弟。平儿投鼠忌器,还会大事化小,只为了照顾探春的面子。湘云可好,这几句话,何曾考虑过探春的感受?

湘云又瞅了宝琴半日,难道是宝琴太好看了?还是这件衣服适合她?湘云笑着说,这一件衣裳也只配她穿,别人穿了,实在不配。可真是够实诚的。说话间,琥珀来了,传贾母的话,让宝钗不要管紧了宝琴,宝琴还小着呢。让她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要什么东西只管要去,别多心。
这待遇,看起来比黛玉还好。难怪宝钗会说:“你也不知是那里来的福气!你倒去罢,仔细我们委曲着你。我就不信我那些儿不如你。”看起来虽是一句玩笑,却也有几分真实。
宝钗的心里,难免有些心酸,难免几分醋意。她小心翼翼,天天请安,事事上心,说话也是处处迎合,贾母待她和宝琴,可谓天壤之别。宝玉黛玉都进来了,宝钗犹自嘲笑。嘲笑些什么?书中未写,这一段留白,很有意思。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雪中的风景,有多美呢?赏雪的人,又有多美呢?众所周知,对古代服装颇有研究的沈从文,参与了87版《红楼梦》的服装顾问。据说,仅黛玉的服装,就有四十四套。这些衣服,是专门为黛玉设计,量身定做的。而书中的黛玉,她的衣服,只会更多,更精美。
还是这一回,大家一起赏雪时,黛玉穿了什么呢?宝玉屋里的小丫头,给他送来了红猩猩毡斗篷。李纨的丫头走来请黛玉,黛玉换上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头上罩了雪帽。
话说,黛玉的这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有多名贵呢?为了严谨,我查了一下资料,仅供大家参考。先说大红色,在古代,做成一件鲜艳的“大红”色衣服,非常困难,因为颜料贵重,要用红花等优质染料染成,才会不易褪色。
而“羽纱”,在清代,是一种进口的高级西洋织物,质地细密,宛如羽毛,因此得名。据说,“鹤氅”,可以“防雨雪”。羽纱,就已很昂贵,大红羽纱,就更不用说了。

再说白狐狸皮的里子,如果说狐皮是皮毛中的上品,那么,白狐皮便是极品了,有钱也没不到。野生白狐数量稀少,再加上生活在极寒之地,捕获的难度,不知道比野鸭子难多少倍。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要拼接多少白狐皮,才能做成一件鹤氅的里衬?
现代人穿皮草,谁不是把上好的皮毛,穿在外面,保暖尚在其次,看起来好看又华贵。这么名贵的白狐皮,穿在黛玉身上,竟然只是里子。羊皮小靴,又轻巧,保暖性又好。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又保暖,又轻盈。这种低调的奢华,足以证明,黛玉见惯了大场面,见识过足够多的珍品。
湘云说,宝琴的野鸭子毛做的斗篷,别人穿,都不配。同样的道理,黛玉的这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也只有她穿,才有“世外仙姝”的气质。
宝玉和黛玉,一同前往稻香村,黛玉那件大红羽纱的鹤氅,该有多飘逸?两个人,一身红色,踏雪而来,是怎样一道风景?以前忽略了这段文字,今天细读,才体会到曹雪芹的浪漫。

姐妹们穿的,都是一色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斗篷,唯独李纨,穿一件青哆罗呢对襟褂子,薛宝钗穿一件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羓丝的鹤氅;邢岫烟仍是家常旧衣,并无避雪之衣。
史湘云穿的什么呢?她身上穿的,也是贾母送的,是一件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发烧大褂子,头上带着一顶挖云鹅黄片金里大红尚烧昭君套,又围着大貂鼠风领。
所以,贾母这么疼黛玉,为什么把野鸭子毛做的斗篷给了宝琴,却不给黛玉呢?书中未写给黛玉,但也没说没给过她啊?再说,黛玉的好东西,还少吗?
第四十回,贾母带着众人游大观园,到了黛玉的潇湘馆,老太太看到黛玉的窗纱旧了,让把珍贵的软烟罗拿出来,给黛玉糊窗纱。这软烟罗,是银红的‘霞影纱’,连凤姐都没见过,可见其珍贵。被软烟罗惊艳到的凤姐,还想着用它做两床绵纱被。而老太太,却给黛玉糊了窗纱。
之前,王夫人拒绝喝黛玉敬的茶,贾母这么做,在王夫人、薛姨妈看来,或许是暴殄天物,但她老人家就是这么任性,这么好的东西,就是要给黛玉,凭你们怎么想。贾母维护黛玉的方式,真厉害,让人佩服。

有了好吃的,贾母也从未忘记过黛玉。有一次,老太太吃饭,把吃了半碗的粥给了凤姐,把一碗肉给贾兰送去,让人把一碗笋和一盘风腌果子狸给黛玉和宝玉送去。最珍贵的美味,她老人家留给了最心爱的两个玉儿。
贾母对黛玉的疼爱,如同春雨,润物细无声。黛玉的亲娘,贾敏,是贾母最疼爱的女儿。她出嫁前在贾府的黛玉,受宠的程度,连王夫人都羡慕嫉妒。这可是王夫人亲口说的,也不用远比,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象个千金小姐的体统。
贾敏嫁给了才貌双全的探花,贾母给她的嫁妆,会有多丰厚?书中并未提及,或许这又是曹雪芹的不写之写,让大家自己猜。贾敏的嫁妆,属于她的私人财产,林家无权支配。她去世后,这些嫁妆随着黛玉回到贾府,由贾母代为保管。所以,凤姐才会说,宝玉和黛玉,一娶一嫁,用不到官中的钱,老太太一个人就能解决。

古老的故事里,后妈对待亲生那个孩子,在碗底偷偷藏了很多肉;不是亲生的孩子,在碗的表面,放了几块肉。碗底的肉,是真爱,表面的几块肉,是面子。真爱就是这样,从不张扬。
话又说回来,贾母送给宝琴的那件野鸭子毛做的斗篷,是送给客人的礼物,一方面是出于喜欢她的性格,一方面是为了贾府的面子。而黛玉,贾母处处维护,生怕她受了一点委屈,还在乎一件衣服?
大观园里,冬暖夏凉的好地方,是哪儿?黛玉的潇湘馆。每到冬天,姐妹们都爱去找黛玉,古代的大家闺秀,她们猫冬的方式,除了做针线,便是聊天、说笑,下棋、看书。有一次,宝玉听说宝钗、宝琴姐妹都去了潇湘馆,也跟着过去了。到了才发现,岫烟也在,好一幅“冬闺集艳图”!
老太太最疼宝玉了,冬天的怡红院,保暖措施一向很好。可是宝玉却说,林妹妹的潇湘馆,比他那儿还要暖和。真爱如流水,看似无形,却无处不在。贾母对黛玉,便是这样吧。

除了送给宝琴衣服,贾母还送给刘姥姥衣服。刘姥姥离开贾府前,向贾母道谢,告辞。鸳鸯送给她一个一个包袱,里面是老太太的几件衣服,都是往年间生日节下众人孝敬的,老太太从不穿人家做得,收着也可惜,却是一次也没穿过的。昨天特地找出来两套,让刘姥姥带回去,要么送人,要么留着自己在家穿。
送衣服,在古代也是一件常见的礼仪。贾母送刘姥姥衣服,是体谅她的不容易。而鸳鸯和平儿、凤姐的赠送,则是一片关爱之心。
鸳鸯把自己的两件衣裳包好,送给刘姥姥。平儿送给刘姥姥两件袄儿和两条裙子,还有四块包头,一包绒线。
凤姐送的,最实惠,她送给刘姥姥青纱一匹,一个实地子月白纱作里子,还有两个茧绸,作袄儿、裙子都好。包袱里还有两匹绸子,让刘姥姥年下做件衣裳穿。
在贾母看来,送宝琴一件斗篷,或许跟送刘姥姥几件衣服,没什么区别。给刘姥姥的衣服,为了实用;给宝琴的衣服,为了什么呢?梅翰林家的面子?薛家的面子?贾府的面子?或许都有吧。或者,我们想多了,老太太一高兴,便赏了,没有理由,有钱就是任性,当家就是任性。
所以,不要再问,为什么贾母不送给黛玉斗篷了?
对于黛玉,贾母的爱,是深藏在心里的,何需刻意表现出来?
1条评分金币+15
zhdf 金币 +1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07-08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33
金币
263425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5(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18:01
关于贾母为何送给薛宝琴一件野鸭毛做的斗蓬而不给林黛玉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衣饰与个人风格的匹配
贾母作为见多识广、眼光精到的老太太,深知衣饰与人的搭配必须合适才能相得益彰。薛宝琴美丽、活泼,且出身富商家庭,一身富贵之气,非常适合穿戴光彩夺目的凫靥裘(野鸭毛做的斗篷),这种服饰能够凸显她的气质4。而林黛玉则有着清丽雅致、超逸出尘的风格,如果让她穿戴这种最富人间富贵气的服饰,可能会显得不伦不类。

2. 贾母的审美偏好
贾母具有非常高的审美水平,她选择将凫靥裘送给薛宝琴,可能也是出于对这件服饰与薛宝琴形象的契合度考虑。湘云也曾指出,宝琴的这件斗篷别人穿都不配,可见这件服饰确实非常适合宝琴。

3. 对金玉良缘的暗示
贾母在《红楼梦》中对金玉良缘的态度复杂,她对薛宝钗并不特别青睐,反而在薛宝琴进京后表现出对她极大的喜爱,甚至有替她说亲之意。贾母此举可能是在暗示薛姨妈,她并未相中薛宝钗,从而打击金玉良缘的传言。

4. 保护林黛玉的策略
贾母对林黛玉的疼爱是毋庸置疑的,但她也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护黛玉。贾母对薛家的姑娘表现出异常的喜爱,使得那些惯会仗势倚人的奴才们不敢对黛玉有所非议,从而间接保护了黛玉。

5. 文学创作的艺术处理
最后,作为文学作品,《红楼梦》中的情节安排和人物设定往往蕴含着作者的艺术构思。曹雪芹可能有意通过这种细节描写,展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物质分配问题。

综上所述,贾母之所以送给薛宝琴一件野鸭毛做的斗蓬而不给林黛玉,可能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个人风格的匹配、审美偏好、对金玉良缘的态度、保护林黛玉的策略以及文学创作的艺术处理等。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zhdf

UID: 547953

精华: 3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7990
金币
2108
道行
5000
原创
0
奖券
6625
斑龄
145
道券
333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67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6
最后登录: 2025-07-1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7-08
你以为黛玉没有吗?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武当休闲山庄 是一个稳定,和谐,人性化的社区,适宜长期居住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