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到底有没有钱?这个问题一直是红楼梦迷热议的焦点。
如果她有钱,林黛玉住在贾府,那么她的钱究竟是在她身边,还是被贾母代为保管?又或者,贾琏或其他贾府的人是否有可能偷偷侵吞了她的财产?如果她没有钱,那就更奇怪了——林家虽然不是世袭贵族,但作为一个列侯之家,林如海身为巡盐御史,家底和薪俸不应微薄。黛玉却坚称自己一无所有,衣食住行完全依赖贾府提供。那么,林如海去世前,是否把家产全数挥霍一空,或者用于慈善,资助贫困百姓了呢?
01 林家没有钱的可能性
我个人更倾向于认为,林家并不富裕。那些认为林家富有的人,往往基于几个因素:林家四代都担任列侯,林如海的官职虽然不再是世袭,但家产理论上应得保留。确实有“家无三代富”之说,但林家不同于贾府,文化修养深厚、礼义传承,且子孙贤良,不像贾府的后代一味追求奢华,过度纵欲。
林如海是前科探花,被皇帝任命为巡盐御史。巡盐御史,曾是古代掌握盐业、能牵动民生的官职,是个“肥差”。大家看过一些清宫戏,都会知道盐是国家的关键控制商品,盐商如果得罪了盐官,那简直就是在和命运抗争。为了打点这些盐商,钱是少不了的。
然而,我们不得不问,既然林如海掌握如此重要的权力,他真的是一个贪污腐败之人吗?这一点很值得怀疑。古代的文人,尤其是正直的知识分子,往往自视清高,提倡“清贫”——只有保持贫穷,才能体现出“士”的高洁品格。孔子之所以赞美颜回,就是因为颜回安贫乐道,生活简朴却能够快快乐乐地求学。这种“贤者”的气度,是古代读书人所追求的。
如果林如海真有贪污之嫌,那他不可能成为《红楼梦》中的正面人物。毕竟,正面人物多半会被塑造成高风亮节的形象,历史上那些受人尊敬的名人也很少会背负“贪污腐败”的骂名。就像贺知章辞官时,虽然带着巨额财产回乡,但人们记住的却是他骑着毛驴孤单回家的情景。而清代著名清官孙嘉淦,辞官时确实是两袖清风,回乡的路上甚至装满了石头,结果乾隆皇帝听闻后,竟然把石头换成了黄金,以表敬意。
02 《红楼梦》作为文学艺术作品
然而,我们不能仅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红楼梦》是文学,是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品。即便其中有作者的个人经历,但它始终是一部虚构的小说,不能与实际历史混为一谈。小说中的人物、情节虽然有些真实性的影子,但它更多的是一种虚幻的艺术表现。
林黛玉原是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经过神瑛侍者的甘露滋养,转世为人。她并非凡尘之人,而是有着仙气的存在。因此,她初到贾府时,便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她如一位天上的仙女,带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她的弱柳扶风的模样,也让众人很早就意识到她的健康状况似乎有些脆弱。大家好奇她常吃什么药,而黛玉淡淡地答:“我从会吃饭起,就吃药,现正吃‘人参养荣丸’。”人参,是能够成仙的草药,黛玉天天吃,怎么可能没有仙气呢?
到了晚餐时,虽然摆满了一桌美味佳肴,但作者并没有详细交代她具体吃了什么,只是提到她喜欢在饭后喝茶。贾母也知道她胃口不大,但为了让她适应,便特意为她准备了最上等的茶叶。黛玉虽然对食物不甚挑剔,但她对茶叶却有着独特的品味,甚至凤姐还曾送给她新罗进贡的上好茶叶。她懂得欣赏茶,甚至妙玉也邀请她与宝钗一起享受“体己茶”。
除此之外,黛玉的饮食习惯与普通人也不太一样。她常不吃五谷,而是喝茶、吃燕窝粥,这些都与她的“仙女”身份相符。她的日常饮食,完全不符合常人对食物的需求,而是完全与世俗无关,展示出她作为“世外仙姝”的非凡气质。曹雪芹通过她的食欲安排,巧妙地将她塑造成了一个仙女下凡的形象。
如果林家真的富有,那么这种财富也只可能体现在书籍和文化的传承上。在潇湘馆中,除了书桌上的笔墨纸砚,满屋的书籍便成为林黛玉财富的象征。正如刘姥姥所说,潇湘馆就像是宝玉的书房,书籍对于黛玉来说,可能是她唯一的“财产”。书籍在古代是极为珍贵的,尤其是在纸张昂贵、印刷成本高的年代。林如海去世时,黛玉带回家的,除了一些书籍和书法用品,也包括了不少珍贵的藏书,甚至赠送给了身边的人。林如海显然是一个藏书家,而古代的藏书家往往财力雄厚,能够收藏如此庞大的书籍。
03 贾琏与林家的财产
关于林黛玉到底有没有钱的问题,许多人的争论源于贾琏的一句台词。当时宫里的太监向贾琏借钱,他便抱怨:“昨儿周太监来,张口一千两。我略应慢了些,他就不自在。将来得罪人之处不少。现在要是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这里的“再”字,令人产生了贾琏曾经获得过“财”的联想。有人猜测,林如海去世时,贾琏曾受贾母托付,带着黛玉回家奔丧,途中可能偷偷拿走了林家的财产。也有读者认为,贾府当时修建大观园时,贾琏所带回的财物,可能就是来自林家的财富。
但我们不能忽视一个事实,那就是元春的省亲早已定下,皇帝下旨要求各位妃子的家中修建省亲别苑。这一盛事无论如何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来支撑,即便贾府财力有限,还是可以通过借贷来完成这一工程,因此修建大观园的资金,不可能仅仅依赖林家的财产。
贾琏的话语中“再”字,未必真是在强调过去曾得过财,可能只是他习惯性地用语而已。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常会说:“要是我再中一百万就好了”,这只是表达一种愿望或想法,并不代表实际发生过类似事件。
04 黛玉是否意识到林家财产的去向?
如果真如一些读者所说,贾琏私吞了林家的财产,那么聪明的黛玉岂能不察觉一二?她生活在贾府,每天冷眼旁观,一定早已看出贾府的财务状况。林如海生前常给她写信,难道从未提起家产的事?如果家产真的被贾琏私吞,黛玉绝不会一点线索也没有。
总之,关于黛玉是否有钱的问题,其实并不是《红楼梦》想要探讨的核心问题。小说的重点在于人物性格的塑造、爱情的纠葛以及社会阶层的剖析,而对于黛玉是否拥有巨额财富,作者并没有给予过多的交代。因此,作为读者,我们无需过多纠结于这些细节,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