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30多年前,探秘敦煌旧貌
历史背景
130多年前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当时的敦煌经历着复杂的历史变迁。它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见证了古老中华帝国和中亚地区无数的历史兴衰。但此时的敦煌已走向衰落,渐渐被人遗忘。
重要事件
藏经洞的发现
1900年,道士王圆箓在敦煌莫高窟发现了藏经洞。他夸张地描述发现过程为“忽有天炮响震忽然山裂一缝吾同工人用锄挖之,欣然闪出佛洞一所,内藏古经万卷”。然而,愚昧的王道士并未意识到自己挖出了亚洲最伟大的古代文化宝藏。
外国探险者的到来
英国人斯坦因出现,有人称他是那一代最惊人的探险者、考古学家,也有人说他是盗贼、骗子、丝绸之路上的魔鬼。他在中国搜集了大量文物,当他第一次展示这些文物时,当地官员反应平淡。
社会与文化状况
莫高窟的营造
那时莫高窟已有大规模的窟群,绵延一千六百多米的崖壁上,大小不一排列着七百三十五个洞窟。像彭金章这样的考古学者,后来对如此大规模窟群的由来及建造方式展开研究,而在130多年前,这些洞窟已历经了漫长的营造过程。
人口与文化交融
从历史发展来看,早在汉代,敦煌就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有中央派驻的屯田军,还有从山东、河南、河北南部、山西南部等中原地区迁徙而来的贫苦百姓。人口迁徙带来了中原的风土人情,甚至传播至更远的西方,使得敦煌逐步成为文化交融之都。130多年前的敦煌,依然保留着这种文化交融的特征,例如当地美食敦煌糊锅就是由河南胡辣汤演变而来。
经济与生活状况
虽然130多年前敦煌已不如往昔繁华,但它仍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存在。南北两座山脉融化的雪水在荒漠四周滋润出绿洲,人们在绿洲上筑起城市。商业活动虽可能不如鼎盛时期,但仍有一定的贸易往来。不过,像“天涯商旅”中提到的意外也时有发生,一次商旅所携带的信件最终没能被送到目的地撒马尔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