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7阅读
  • 1回复

[猎奇]袁崇焕结局有多惨?崇祯下令将其凌迟3000多刀,最后只剩一副骨架[1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1505
金币
375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28
斑龄
197
道券
1055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34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7-11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5-07-02) —

在明朝末期,努尔哈赤带领的后金军频繁进犯,造成了明朝的内忧外患。国内的起义不断,国家的政局动荡不安,明朝的命运岌岌可危。就在这个时刻,袁崇焕挺身而出,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领导明军成功阻止了后金军的进攻,并将其阻挡在明朝边境之外。然而,这位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最终却在崇祯皇帝的命令下遭遇了凌迟之刑。这令人不解,崇祯帝为何会如此狠心对待袁崇焕,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为国捧心的将领,走向了如此凄惨的结局?

袁崇焕以其非凡的战斗力著称,在与努尔哈赤领导的后金军数次交锋中,他以坚定的决心与出色的指挥,最终将后金军逼退,守住了明朝的疆域。当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继位,继续指挥后金军进攻明朝。到了崇祯二年,皇太极亲率数十万大军攻入明朝,形势再次危急。此时的袁崇焕正在军中练兵,得知后金军已经进入关内,他立刻指挥部队做好防守准备。

袁崇焕迅速在各个战略要地设置防线,并派兵守卫关键关口,崇祯皇帝听闻后大加赞赏,甚至亲自下令调动各地兵力来支援。尽管如此,后金军的攻势极为猛烈,多地还是先后失守,几位明朝将领也在战斗中阵亡。后金军进军京城的威胁越来越大,直指皇城,形势愈发严峻。袁崇焕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立即召集将领回援京城,准备全力保卫皇城。

当崇祯皇帝得知袁崇焕正在赶回京城的消息时,决定为这位久战沙场的将领设宴庆功,慰劳其多年辛劳。然而,袁崇焕因长途奔波,已精疲力尽,根本无力赴宴。他虽然想找个理由婉拒,却又不敢直接拒绝皇帝的盛情款待。毕竟,皇帝已经亲自安排了宴席,作为臣子,怎能轻易推辞呢?于是,他还是前去赴宴,心中充满了无奈。

之后,袁崇焕指挥明军驻守在京城外围,与后金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他精心布置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防线,使后金军陷入困境。面对明军四面夹击,后金军不得不选择撤退。袁崇焕见状,立即指挥部队展开追击,成功消灭了大量后金军士兵。接着,他派遣部队使用火炮炮击后金军营地,最终迫使后金军撤出京城。此次战役,袁崇焕获得了巨大胜利,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他迎来的却不是应有的奖励,而是来自皇帝的降罪诏书。

朱由检竟指责袁崇焕与后金军有勾结,这让袁崇焕感到莫名其妙。他认为自己只是根据当时的战局果断返回,协助保卫京城,怎么可能成了叛国的罪人?袁崇焕的冤屈引发了朝廷内外的广泛讨论。部分人认为,袁崇焕阻止了后金军的进攻,是对国家有功的英雄;但也有人怀疑,他是故意引后金军入关,假意击败敌军,借此赢得皇帝的信任,甚至有人猜测,他早已与后金军暗中勾结,企图为敌人所用,最终图谋篡国。

朱由检对于这些议论始终持中立态度,直到后来,后金军从中插手,才彻底让他对袁崇焕产生了疑虑。袁崇焕与后金军作战多年,皇太极深知其威胁,认定只有除掉袁崇焕,才能确保后金军入侵的胜利。皇太极的眼线向他传递了消息,称朱由检与袁崇焕之间已经结下了深刻的嫌隙,且正在酝酿将袁崇焕治罪。皇太极冷静思索后决定,借朱由检之手,彻底除去袁崇焕这个明朝的大敌,遂在外界散布关于袁崇焕与后金军勾结的谣言。

朱由检听到这些谣言后愤怒异常,根本不给袁崇焕任何解释的机会,立即将其逮捕。与此同时,曾经魏忠贤的余党看到了报复的机会,借机上奏,要求处死袁崇焕。指控他的罪名包括与后金军勾结、以及擅自处决毛文龙。毛文龙曾因不敬袁崇焕而被其杀害,但这一行为朱由检并不满,因而对袁崇焕的罪行更加愤怒。几项罪名合并后,袁崇焕被判处凌迟极刑,而他的家族也被流放至遥远的边疆,家产被没收。令人震惊的是,当时的官府在抄家时竟然发现,袁崇焕身居高位,却家徒四壁,甚至连多余的金钱都没有。

在《石匮书后集》一书中记载,袁崇焕的死刑在京城西市执行。凌迟之刑是一种残忍至极的酷刑,行刑者用刀慢慢割下袁崇焕身上的肉,经过三天三夜的折磨,袁崇焕终于死于非命。令人发指的是,京城的百姓竟然将他割下的肉拿去生吃,满怀怨恨地亵渎这位曾为明朝捧心力战的英雄。直至袁崇焕的尸体只剩下白骨时,百姓才停止对其的侮辱。

然而,袁崇焕的冤屈,直到乾隆帝时才得以平反。乾隆帝为他洗清了冤屈,世人才重新认识到袁崇焕的英勇事迹。一个为国捧心的英雄,竟然在生前遭遇如此不公的待遇,实在令人唏嘘。

1条评分金币+12
wowoni 金币 +12 - 07-02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664
金币
272976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14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7-02
  袁崇焕的悲剧是明朝末年政治斗争和误解的牺牲品。崇祯皇帝对袁崇焕的怀疑和最终的处罚,部分源于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和情报的误导。

  首先,明朝末年,朝政腐败,宦官专权,党争激烈。许多官员为了个人利益,不惜陷害忠良。袁崇焕虽然战功卓著,但也树敌不少。一些政敌趁机散布谣言,诬陷他与后金勾结,企图谋反。

  其次,皇太极为了消除袁崇焕这个心腹大患,故意制造假情报,通过间谍将谣言传入明朝朝廷。这些谣言称袁崇焕故意放后金军入关,与敌军暗中勾结。崇祯皇帝本就对袁崇焕有所猜忌,听到这些谣言后更加疑心重重。

  再次,袁崇焕擅自处决毛文龙的行为,也引起了崇祯的不满。毛文龙虽然有罪,但袁崇焕未经皇帝批准就擅自将其处死,这让崇祯感到袁崇焕权力过大,难以驾驭。

  最后,当时京城百姓对后金军入侵恨之入骨,将怒火发泄在袁崇焕身上。他们认为袁崇焕未能有效抵御外敌,导致京城陷入危机。因此,当袁崇焕被处以极刑时,百姓不仅没有同情,反而争相侮辱他的尸体。

  综上所述,袁崇焕之所以遭遇悲惨结局,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政治斗争、敌人诬陷、皇帝猜忌、百姓怨恨……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最终导致了这位民族英雄的悲剧。他的遭遇,也反映了明朝末年政治腐败、人心惶惶的社会现实。直到乾隆时期,袁崇焕才得到平反,恢复名誉。但他的悲剧,已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段令人扼腕叹息的往事。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