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3阅读
  • 4回复

[日记]——毗陵重游 (2-1) [76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2190
金币
74404
道行
37009
原创
2316
奖券
4676
斑龄
133
道券
1011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2439(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7-11
— 本帖被 527801728 执行加亮操作(2025-07-07) —





多年以前我到过江苏常州两次,一次是专程到常州的武进看春秋淹城遗址,后一次是携妻儿到常州看中华恐龙园,并去了红梅公园及文笔塔。尽管我也知道常州是宋代苏轼的终老地,却以为常州只是苏轼自海南儋州贬谪回归后途径常州而卒,并没有想到要在常州寻访苏轼遗迹。前不久偶然知道常州是苏轼视为“毗陵我里,殆是前缘”的第二故乡,遂有到常州寻访苏轼遗迹的意念。2025年5月25日晨,我从上海站乘坐高铁前往常州,开启一日行。



到常州站时近上午9时,出站行至博爱路地铁站坐一站到文化宫地铁站,出站不远就看到维护中的常州基督教堂。基督教自1902年传入常州,这座教堂初建于1916年,系美国传教士霍约翰牧师筹资兴建,名为“恺乐堂”,较为狭小。2001年拆除旧堂进行原地翻建扩建,仿哥特式建筑风格。



教堂旁是清代武进阳湖县学遗址,中西文化和建筑紧邻倒也奇特。



常州曾有一府二县,“一府”为常州府,“二县”为武进、阳湖二县,清雍正四年(公元1762年),清朝实行大县分治,武进县划出东南境设阳湖县,武进与阳湖共用县学,采取左学右庙形制。



穿过常州市天宁区工人文化宫,来到文化宫院内的武进阳湖县学遗址前。武进阳湖县学现仅存一组建筑:大成门及门前的泮池、石桥和主体建筑大成殿。



大成殿为砖木结构建筑,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飞檐翘角,脊饰鳌鱼。据说县学遗址已是常州市天宁区工人文化宫常州“道德讲堂总堂”所在地。大成殿后是网球场地。



县学遗址大门紧闭,无从参详内部景致,只能外观。



武进阳湖县学遗址附近就是前后北岸,明清两代常州文人学士居此者甚多。这片不大的区域被称为“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还有些明清乃至民国时期建筑,有点建筑还是弥足珍贵的楠木建筑。前后北岸老建筑有些已较为破败乃至坍塌,有的已经修缮利用。



前北岸的管干贞故居是抬梁式建筑,据说梁柱粗大,柱下加阴沉木柱础。可惜大门紧闭,未能一观。管干贞(公元1734-1798年),号松崖,是常州画派的著名画家,喜工诗文,擅画花鸟,尤精于着色牡丹。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89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贵州道御史、内阁学士、工部侍郎、漕运总督(从一品官),居官清廉。



西邻的赵翼故居似仅存一间房,大门紧闭,只能绕道屋后看看木构房屋模样。



赵翼(公元1727-1814年),字耘松,一字云崧,号瓯北,清代著名史学家、诗人。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以举人中明通榜,用为内阁中书,入直军机处。其代表作《论诗·二》:“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在读大学时就已闻之,此次重游常州,才知其故居在兹。



前后北岸东首还有座将军府,建于清道光年间,原为道台府,后房屋易主,辗转至曾任国民党浙江省军管区中将副司令的蒋超雄,故又称将军楼。现存砖木结构建筑三进,房屋高大轩敞。





东墙的一座石库门头砖雕精美。



找到了前北岸苏东坡纪念馆。此处原为“孙氏馆”,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苏东坡从海南岛儋州回归到常州,借居于此,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四十三天,是年七月廿八病殁,享年66岁。东坡仙逝后,孙氏馆屡易其主。后人因东坡曾在此手植紫藤,题名“藤花旧馆”。当然,苏东坡终老地藤花旧馆早已非原貌,据说馆内有三间保存了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楠木厅。



苏东坡纪念馆东侧还有座清代建筑风格的东坡书院。可惜与藤花旧馆一样,大门紧闭,只能外观。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曾先后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颖州、扬州、定州、惠州、儋州等地为官或谪居,却对未为官的常州情有独钟视之为故里,令人感喟。自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第一次途经常州到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终老常州孙氏馆,整整30年间曾14次到常州(包括路过停靠),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还在常州府属县宜兴黄土村买下了一处田庄,并写下《乞常州居住表》上书宋神宗“臣先有薄田在常州宜兴县,粗给饘粥”“欲望圣慈特许于常州居住”。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十一月,苏轼离开儋州,朝廷准许其“在外州军任便居住”,苏轼一路北上“此行决往常州居住”。翌年六月中旬到达镇江在给学生章援的回信中写道:“今且速归毗陵,聊自憩;此我里,庶几且少休,不即死。”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六月十五日夜抵达常州城并在顾塘桥畔孙氏馆安顿下来,并在此度过了人生最后的48天。临终书写遗嘱给弟苏辙:“即死,藏我于嵩山下,子为我铭。”次年五月,苏轼灵柩离开常州被家人运往河南,安葬于嵩山南麓的汝州郏县。



离开前后北岸,我步行前往天宁禅寺。



常州天宁寺与镇江金山寺、扬州高旻寺、宁波天童寺并称为中国禅宗四大丛林。常州天宁寺始建于唐永徽年间(公元650~655年),初名光福寺,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改为现名,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几经毁建,几度更名,享有“东南第一丛林”之誉。清乾隆曾三次到常州天宁寺拈香,并为寺题“龙城象教”匾额和楹联。





常州天宁寺内主要殿宇有八殿、二十五堂、二十四楼、三室、两阁等建筑,布局恢弘,殿宇高大,但多为近些年重修或新建,少了点古寺应有的古韵。





天宁寺建筑群中轴线后方的天宁宝塔就是前些年新建的,唐宋楼阁式风格,高153.79米,据说塔高为世界佛塔之最。











天王殿是一座重檐歇山顶结构古建筑,屋顶的“龙吻脊”两边各有一条巨型蟠龙,使用了清代御窑专制的72厘米大方块共30多块雕刻拼成,远眺犹如天龙飞舞。



离开天宁寺,到邻近的红梅公园。特意看了始建于唐昭宗年间的红梅阁,据传北宋道教全真道南宗始祖紫阳真人张伯端曾在此著经。南宋末毁于战乱,元代时得以重建,元贞元年(1295年)改名为玄妙观并在观之东北建起了飞霞楼,元末楼毁,明代在飞霞楼旧址建红梅阁。历经兴废,最后一次毁于太平天国时期,现存建筑为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重建。





阁前有一冰梅石柱,为元代天庆观牌坊石柱原物,今存其一。



前行是一座云鹤纹石坊,坊额上镌刻着“天衢要道”四字,为明崇祯时题款;两旁石柱楹联为“道有源头,立言立功立德;工无驻足,希贤希圣希天”,背面坊额镌刻“青云直上”。



红梅阁高17米,建于两米高的土台上,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下有回廊,斗拱翘角,气势壮观。四周原筑垣墙,现已改为石栏杆,更添一份古朴与雅致。





红梅阁参观门票5元,守门人告诉我阁内有清代建阁碑记石刻和紫阳真人石刻像等古迹。我进入阁内,见两层楼阁内布置成石艺盆景陈列,倒也野趣。



我在一处楼梯旁的墙上见到了镶嵌的张紫阳真人石刻像和“紫阳真人著经处”碑刻。张紫阳真人石刻像高0.95米,宽0.60米,镌刻于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像身束发长髯,宽衣广袖,背系葫芦箬帽。楼梯间光线暗淡,使得石像图案看大不清楚,拍了照片倒开看清。



石刻像上方的“紫阳真人著经处”石刻,为清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浣梧道人所题。张伯端(公元984-1082年)北宋天台人,于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在成都遇青城丈人刘海蟾(北派五祖之一),授以金液还丹之诀,遂改名“用成”,号紫阳山人,被尊为紫阳真人,道教奉为全真道南宗始祖,相传北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在常州红梅阁写下《悟真篇》,宣传内丹修炼,认为道、儒、释“教虽分三,道乃归一”,其三教合一的思想对道教的影响甚大。



古时的红梅阁,香烟轻袅,竹梅成荫,每当冬末春初,红梅怒放,景色宜人。清朝常州籍著名诗人赵翼有诗咏赞:“出郭寻春羽客家,红梅一树灿如霞;樵阳未即游仙去,先向瑶台扫落花。”如今的红梅阁处于热闹的红梅公园内却游人寥寥,似乎还保存着一份古朴与诗意。















离开红梅阁前往文笔塔。途经袈裟塔和纪念春秋三让王位的季扎的嘉贤坊、明代孙慎行行书碑。





文笔塔始建于南朝齐高祖萧道成建元年间(公元479-482年),属建元寺,俗称塔下寺,后改称太平寺塔,形似文笔,又称文笔塔。不过现在的文笔塔是1982年重建的新塔,七级八面砖木结构,高48.38米,塔基须弥座则为宋代遗存。

















登塔而眺,可瞰常州城远景。













离开文笔塔,来到池畔,看文峰塔影和天宁塔影及红梅公园景致,赏心悦目。



前往东坡园。途经延陵东路通吴门太平桥北逸见到一座太平兴国石经幢,为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遗物。



石经幢为一对,分置于太平讲寺山门前,现今一座基本完好。



另一座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人砸毁,仅存几块残片。





较为完好的这座石经幢具有宋代石刻艺术风格,高4.6米,宽2.4米,由经幢基石、浮雕八力神、宝相花、八佛像、仰莲等须弥座及八棱形幢身、八角形缠枝牡丹花宝盖、浮雕斗拱、宝顶等叠成。座基为束腰须弥八角莲瓣型,高1.5米,幢身之上有宝盖,刻成仿砖木结构塔刹形状,盖顶部佛灰瓦鳞鳞,伸出檐头并有斗拱承托。经幢每面刻尊胜陀罗尼经,字迹已漫漶不清。经幢是禅宗佛寺独特的标志性建筑, 幢的本意是旌旗,陀罗尼经流行后, 常将经书写于幢上。

常州太平讲寺在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年—984年)改名太平兴国禅寺,从石经幢和文笔塔的位置看,当年的禅寺规模不小,而今这片区域已无古寺痕迹了。



东坡园外西首的一座古石拱桥引起我注意。



此桥位于古运河与市河交汇处,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重修,时称水平桥,亦称西龙桥,每当夕阳西下,桥身像彩虹一般倒影水中,故民间俗称“飞虹桥”。2003年12月,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飞虹桥条石拱圈、条石桥台,桥长38 米,宽5 米,单孔跨径11.9米。飞虹桥呈纵联分布并列式拱形石结构,桥梁以花岗岩条石为拱,有圈无眉,墙体以大小不一的青石叠砌,桥身的栏杆由金山石、护栏板由麻石凿成,制作工艺精巧。



落坡处设抱鼓,桥两边居中栏石内外各以篆体刻“飞虹桥”三字。





飞虹桥桥心无案,以块石方正排列,桥面由平行的麻石组成,中间有一甬道,麻石之间再铺以碎石。行走其上,颇有点古意。



东坡园是一处京杭运河与市河间一个三面环水的半岛和古运河中的半月岛,中间有一座明代古石桥相连。园内林木蔚秀,水石清奇,有古典园林风格。



走进东坡园,就是怀苏庭,庭中有块名为“雪浪”的湖石。相传苏轼曾在扬州得一块奇石,纹路皱折如长江风浪,洁白无瑕,遂名“雪浪石”,书斋也更名雪浪斋。常州东坡园内“雪浪”石当然非东坡旧物,而是一份追慕和敬意。



沿运河畔而行,来到东坡古渡。

2条评分原创+2金币+38
huozm32831 原创 +2 - 07-03
huozm32831 金币 +38 - 07-03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2190
金币
74404
道行
37009
原创
2316
奖券
4676
斑龄
133
道券
1011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2439(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7-1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7-02
常州的园林还是挺不错的,有机会到常州转转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724
金币
273165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17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7-02
  常州一日行:探寻苏轼遗迹与古城风韵

  在2025年的5月25日,你踏上了前往常州的旅程,目的不仅是重温旧日的记忆,更是为了深入探寻宋代大文豪苏轼在这座城市留下的足迹。此次一日行,不仅让你领略了常州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让你对苏轼与常州的不解之缘有了更深的理解。

  初识常州基督教堂

  你的常州之旅从常州站开始,近上午9时抵达后,你选择了地铁前往文化宫站。出站不久,便看到了正在维护中的常州基督教堂。这座教堂自1902年传入常州,经历了多次翻建,如今以其仿哥特式的建筑风格吸引着过往的行人。你感叹于中西文化的交融,在教堂旁,你还发现了清代武进阳湖县学的遗址,这让你对常州的历史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探访武进阳湖县学遗址

  穿过常州市天宁区工人文化宫,你来到了武进阳湖县学遗址前。虽然县学遗址大门紧闭,但你依然能够感受到其历史的厚重。你了解到,这里曾是武进与阳湖共用的县学,采用左学右庙的形制,如今仅存的大成门、大成殿等建筑,依然诉说着当年的辉煌。你站在大成殿前,想象着苏轼当年可能也曾在这里驻足,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感慨。

  漫步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

  离开县学遗址,你步入了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这里曾是明清两代常州文人学士的聚居地,如今依然保留着一些明清乃至民国时期的建筑。你特别提到了管干贞故居和赵翼故居,虽然都未能进入参观,但仅凭外观,你也能感受到这些建筑的古朴与典雅。你对于赵翼的《论诗·二》记忆犹新,此次重游常州,更添了几分亲切感。

  寻访苏东坡纪念馆

  终于,你来到了此行的重点——前北岸苏东坡纪念馆。这里原是孙氏馆,苏轼在生命的最后四十三天里借居于此。你站在纪念馆前,心中充满了敬意。虽然纪念馆和东坡书院都大门紧闭,但你依然能够感受到苏轼在这里留下的气息。你回想起苏轼一生的坎坷仕途,以及他对常州的深情厚谊,不禁感叹于他的豁达与超脱。

  天宁禅寺与天宁宝塔

  离开前后北岸,你步行前往了天宁禅寺。这座享有“东南第一丛林”之誉的古寺,虽然历经多次毁建,但依然保留着其宏伟的布局和高大的殿宇。你特别提到了天宁宝塔,这座近年来新建的佛塔以其唐宋楼阁式风格和高达153.79米的塔高,成为了世界佛塔之最。你站在天王殿前,仰望着这座雄伟的建筑,心中充满了敬畏。

  红梅公园与红梅阁

  随后,你来到了红梅公园,特意参观了始建于唐昭宗年间的红梅阁。这座建筑历经兴废,如今依然屹立在公园内,见证着常州的历史变迁。你走进阁内,看到了清代建阁碑记石刻和紫阳真人石刻像等古迹,感受到了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你站在红梅阁前,眺望着远处的景色,心中充满了宁静与惬意。

  文笔塔与东坡园

  离开红梅阁后,你前往了文笔塔。这座始建于南朝的古塔,虽然如今已是重建的新塔,但依然保留着其独特的韵味。你登塔远眺,瞰望着常州城的远景,心中充满了感慨。最后,你来到了东坡园,这里是一处三面环水的半岛和古运河中的半月岛,园内林木蔚秀,水石清奇。你走在园内的小径上,感受着苏轼当年的情怀与诗意。

  结语

  此次常州一日行,让你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了解。你不仅探寻了苏轼的遗迹,还领略了常州的历史文化底蕴。你感叹于苏轼与常州的深厚渊源,也感谢这座城市为你带来的美好回忆。你相信,这次旅行将成为你人生中难忘的一段经历。

1条评分金币+10
527801728 金币 +10 - 07-0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wfsnow

UID: 87804

发帖
2378
金币
25
道行
199
原创
33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839(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9-14
最后登录: 2025-07-11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07-03
第一张图,这张写实摄影风格的图片展现了一个宁静典雅的中式园林场景。画面主体是一座双层木质凉亭,其深色的木质结构搭配飞檐翘角,彰显出传统中式建筑的韵味,屋顶的精美雕刻更增添了几分精致。凉亭的石柱上刻着红色文字,成为画面的视觉亮点之一。周围环绕的绿树与石板地面营造出自然清新的氛围,晴朗的蓝天作为背景,让整个画面显得开阔而明亮。整体给人一种古朴典雅又充满自然气息的感觉。
2条评分原创+1金币+10
527801728 原创 +1 - 07-07
527801728 金币 +10 - 07-0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80
金币
26358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07-03
常州天宁寺作为中国禅宗四大丛林之一,其历史地位、建筑特色及游览信息可综合归纳如下:

一、历史地位与沿革
四大丛林之一
天宁寺与镇江金山寺、扬州高旻寺、宁波天童寺并称“中国禅宗四大丛林”,印证其在佛教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千年历史传承
始建于唐贞观、永徽年间(627–655年),初名广福寺,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更名“天宁寺”。
历经多次毁建:南宋德祐元年(1275)毁于战火,元、明、清多次重建;光绪二十二年(1896)冶开清镕禅师主持大规模重修,形成今日规模。

二、建筑与艺术价值
核心建筑群
天宁宝塔:高153.79米,13层八角形楼阁式风格,为“中华佛塔之最”。塔内融合福建木雕、扬州漆器等工艺,诠释佛教教义。
大雄宝殿:清代重建,高九丈九尺(约33米),殿内铁梨木柱高18.35米,为江南罕见。
玉佛殿:藏有12尊缅甸玉佛,为江南寺庙特色。
文化象征
乾隆帝三次到访题写“龙城象教”匾额。
与云冈、龙门、乐山、灵山、香港天坛大佛并立,构成佛缘世界地标。

三、游览实用信息
开放政策
免票范围:天宁寺白天免费开放(7:00–17:00),不含天宁宝塔。
登塔费用:天宁宝塔门票50元,学生/军人等优惠票25元。
交通指南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罗汉路1号。
公共交通:
公交:23路、53路、78路等至“天宁寺”站。
地铁:文化宫站1号口出,步行300米。

特色活动
春节“点罗汉”:按年龄数罗汉预卜运势,为本地传统习俗。
新年撞钟:12月31日举办撞钟祈福活动,含梵呗表演、宝塔光影秀。

四、文化影响与保护
国际交流:唐代起日本、朝鲜僧侣曾到此参学。
保护等级:全国重点佛教寺院、江苏省文保单位、国家4A级景区。
提示:最新动态(如节日活动、预约要求)建议通过“常州本地宝”公众号查询。历史沿革细节可参考寺院碑刻及官方文献。

综合了寺院历史、建筑艺术、游览政策及文化价值,信息源自多份权威资料,确保全面性与时效性。
1条评分金币+10
527801728 金币 +10 - 07-0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