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搞笑飞哥采风另一种意境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这个题目,其实是不准确的。事实上王夫人向贾母汇报,已经在待遇上给了袭人“姨娘”的地位,贾母回答是“原来这样。如此更好了。”并没有反对。
并且,王夫人提拔袭人,已经有“两年”了。两年来她一直不说,为什么这时候要说?因为刚刚撵走了芳官等人,尤其是撵走了贾母派给宝玉的晴雯,再怎么理由充分,总不会让人很愉快。于是王夫人赶快说出提拔袭人之事,以讨好贾母,缓和气氛:你看,我虽然撵走了晴雯(你看中的),但我提拔了袭人(也是你看中的),我只是教育丫鬟,并没有对你不敬。
贾母对袭人的印象也不坏。当初,她就是“生恐宝玉之婢无竭力尽忠之人,素喜袭人心地纯良,克尽职任,遂与了宝玉”。
贾母对袭人的定位,是一个忠诚的婢女,而对晴雯的定位,是“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准备让晴雯做宝玉的“屋里人”、姨娘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定位?这涉及到贾母的欣赏品味:她一向不怎么喜欢“木头似的”“没嘴的葫芦”类型的晚辈,而欣赏聪明伶俐的黛玉、宝琴、王熙凤等人——宝玉说她对李纨“大嫂子倒不大说话呢,老太太也是和凤姐姐的一样看待”,其实是对李纨品性的嘉奖,而不是性格的投契。
另一个考虑,就是对宝玉喜好的考虑。无可否认,宝玉也喜欢聪明伶俐的类型。如果不是袭人“云雨情”在前,晴雯的性格也实在有点招架不住,宝玉未必会选择袭人作为“同死同归”的终身伴侣。
贾母宠爱宝玉,到了溺爱的程度。所以在为宝玉择媳、挑选“屋里人”的事情上,她也兼顾了自己与宝玉的双重喜好。只是袭人的“云雨情”瞒得太好,——贾母也未必真的不知道,至少在怡红院里,这是公开的秘密。但是与宝玉发生过关系的并不止袭人一个,贾母显然没意识到袭人在宝玉感情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因为不知道,所以没考虑过让袭人做“屋里人”;也同样因为不知道,所以一直把晴雯当成“屋里人”的后备人才。毕竟,宝玉虽然与贾母感情深厚,却也不是事事汇报的。尤其是自己的感情生活。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 此帖被厨爹在2025-07-01 12:4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