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颠覆性创新”的方向分析
催生颠覆性创新的领域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啸峰在浦江创新论坛上指出,当前智能革命、能源革命、健康革命、农业革命正在催生颠覆性创新,孕育出更多新赛道。依据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贝尔弗中心发布的《关键新兴技术指数报告》,美国在五个关键技术领域中占据领先地位,中国位居第二,中国在生物技术和量子技术上正在迅速缩小与美国的差距,竞争优势体现在药品生产和量子传感器工艺技术等关键领域。
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基础与体现
以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建立在数据、智能与新能源相结合的基础上。当前,汽车、服务、物流等领域的智能化程度正快速推进,智能机器人作为信息处理系统的终端执行者,正与智能装备、智能工厂一起,构成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型生产体系。新一轮产业革命将打造人机共融的生产方式和服务方式,即机器人与人在同一个空间自然交互,配合人的需求,学习人的技能。人机共融的智能制造模式、智能材料与4D打印技术,将推动大批量集中式生产转向高度灵活、个性化、数字化新生产模式。
部分具体领域的创新表现
新能源汽车领域
比亚迪汉EV新车型以其卓越的性能和颠覆性的技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在外观设计上,延续家族式设计语言,更注重线条流畅性和科技感,风阻系数更低,提升了车辆续航能力;在智能科技方面,搭载最新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包括自动驾驶、自动泊车、远程召唤等功能;安全性能也进行了全面升级,全方位保障驾乘人员安全。
能源存储领域
太蓝新能源的无隔膜固态电池明确量产,被行业寄予厚望,这显示了能源存储技术创新不断取得新进展6。
投资关注领域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李浩介绍,该机构今年继续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AI大模型、上游算力、AI Infra(基础设施)、数据获取,以及AI应用等方向。在信息领域,看好光子技术为基础的相关技术;在能源领域,寻找能够提升能量转换效率和能量密度的技术;在材料领域,重点关注材料的多元性能融合;在空间领域,持续关注智能化、高速化和具备战略意义的技术方向;在生命领域,关注延缓衰老和克制癌症疾病等重大前沿技术。
中国培育颠覆性创新产业的政策考量
潘啸峰认为,一方面要强化创新引领,持续提升新兴支柱产业关键共性和先进使用技术创新能力,重点布局和突破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人形机器人、前沿新材料等技术领域与方向,力争到2030年突破一批关键新兴技术;另一方面,打通科技与产业循环的通道,推动科技研发成果的转化,此外,要依托各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积聚,避免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