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这句话出自《红楼梦》,生动地描绘了贾府的豪华生活。虽然贾府并非像薛府那样的商贾之家,但其家境的显赫依然令人惊叹,足见其非凡的财富积累。
根据原著的描述,宁荣二府的辉煌与家族前辈的功勋息息相关,这也能从焦大的口中听到一些线索。正是这些深厚的世代基业,才支撑了贾府如今的盛况,成为荣华富贵的象征。
在贾府中,金银珠宝、华丽的装饰品和衣服几乎是每个主人的必需品,显然无一不体现出其显赫的地位。即便如今,年轻一代似乎都没有出色的成就,贾府的经济也屡屡捉襟见肘,但依然可以用刘姥姥的一句话来形容:“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她曾对凤姐说过,“他们富贵人家,拔一根汗毛都比平常人家粗。”这话,实际上隐约揭示了贾府曾经的辉煌。
不过,这种富贵并非仅仅表现在主人的生活上,连府中的丫鬟们也生活得极为奢华。她们穿金戴银,享有较高的待遇,几乎无须担心生计问题。那么,这些丫头们的生活究竟有多好呢?
贾府中的丫鬟可谓数不胜数,仅那些有名的就有几百人,未被注意的也有两百多人。这样的数量,仅仅是府中的丫鬟数量,实际上,贾府中的家庭成员还包括大量的婆子和小厮。这种规模,可以类比为一个大型的私人企业,而这些丫鬟和婆子,组成了贾府庞大的管理体系。
这些丫鬟们并不全是普通的佣人,她们的地位和待遇在贾府中也有着复杂的区分。难道每个丫鬟都能像袭人、晴雯那样有特殊待遇吗?显然并非如此。因为贾府庞大的家业,哪怕是些许的琐碎事情,也需要人手来处理。因此,这些丫头们的工作也分为两类:一类是伺候主子的,另一类则是处理日常杂务的。
那些机灵讨喜的丫鬟,往往被选为主人身边的侍女,而一些外表出众的丫鬟,也可能被选为姨太太。然而,贾府的管理还是比较严格的,尤其是王夫人不允许漂亮的丫鬟靠近宝玉。原因很简单,王夫人担心宝玉会因为这些美丽的丫鬟而分心,毕竟宝玉一向喜爱女子,尤其是在众多的美丽女子面前。
从晴雯被逐出大观园这一事件便可看出,王夫人对宝玉身边女子的严格把控。那些伺候主子的丫鬟们,无疑是贾府中地位较高的,她们不仅能接触到主人,还能获得相对较高的待遇。因此,这些丫鬟们的身份在整体丫鬟群体中自然更为尊贵。
此外,关于丫鬟的待遇,最有趣的一个细节就是惜春的丫鬟司棋的故事。司棋曾因为一个蒸蛋而大闹大观园厨房,这一事件显示了她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与厨房中的厨娘相比,她明显有着更高的地位和待遇。而那些低级别的丫鬟和婆子,则是贾府的最底层,身份地位几乎可以等同于奴才。
然而,即使是贾府中最普通的丫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过得相对安稳。很多丫鬟之所以进入贾府,正是因为家庭贫困,连温饱都成问题。她们的父母希望通过卖女儿为婢的方式获得些许经济支持。当然,在《红楼梦》中,也有像香菱这样的特殊案例,她原是甄家的千金,但因早年被拐卖而成了贾府的奴婢。
尽管如此,能够成为贾府的丫鬟,至少比那些从事青楼工作的女子更为幸运。在封建社会,这对于很多贫苦女子来说,已经是一个相对较好的选择。许多读者认为,贾府的衰败与这些丫鬟们的开销过高密切相关。光是支付这些丫鬟的工资,已经成为贾府的一项沉重负担。
那么,这些丫鬟和婆子的工资究竟是多少呢?根据《红楼梦》的描写,贾府的丫鬟们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袭人、晴雯等为代表的高级丫鬟。这些丫鬟的工资一般为每月一两银子。袭人当年因家境贫困而被卖入贾府,但随着她在贾府的逐步成长,她的家庭不仅逐渐富裕,还为她筹足了赎身钱。
这类高级丫鬟的待遇显然比普通丫鬟要好得多。举个例子,刘姥姥曾提到,“二十两银子可以让一家人生活一年”,这就能反映出高级丫鬟的收入相当可观。
第二类丫鬟是以莲花为代表的中等丫鬟。莲花就是《红楼梦》中司棋派去厨房拿鸡蛋羹的小丫鬟。她的工资大约为一千钱。尽管工资不如高级丫鬟那样丰厚,但这些中等丫鬟往往能够获得主子的赏赐,所以年收入也相当不错。
至于第三类丫鬟,她们的工资大约为五两银子。书中并未详细描述这些丫鬟,但根据前两类丫鬟的收入标准,可以推测出她们的收入水平。
《红楼梦》中的贾府奢华无度,但也正是这种奢华最终导致了家族的衰败。最后,贾宝玉在失去一切后,提着最后一盏琉璃灯孤独前行,这一幕,不仅是对贾府昔日辉煌的讽刺,也暗示着财富和权势的短暂与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