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新首都揭秘:多个项目创世界之最、非洲之最
基本概况
埃及新行政首都是埃及 2030 愿景的核心项目,自 2015 年启动建设,位于开罗以东 45 公里处,坐落在开罗与苏伊士运河之间的荒漠地带,占地约 700 平方公里,计划容纳 600 万人口。
多项创纪录项目
绿河公园
绿河公园绵延 10 公里,占地 440 公顷,宛如城市的生态绿肺,人均享有 15 平方米绿地,还有 35 公里人工景观河穿行其间,两岸设置了滨水步道与休闲广场。
大埃及清真寺
新建成的大埃及清真寺是新行政首都的宗教地标,以独特现代伊斯兰风格呈现,它也是非洲最大的清真寺,位于城市中轴线南端,可容纳数万人。
标志塔(Iconic Tower)
位于新首都金融区的标志塔是非洲第一高楼,高度达 385.8 米,由中国建筑集团承建,是中央商务区(CBD)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建筑彰显了埃及的经济雄心。
大型体育场
新城中有一座可容纳 9.3 万座位的体育场,同样展现了埃及在体育设施建设方面的规模与实力。
城市规划与主要区域
中央轴线布局
城市以一条数公里长的中轴线为骨架。南端是大埃及清真寺,北端延伸至占地广阔的人民公园与总统府建筑群。轴线中央的巨型广场被现代主义风格的门廊环绕,议会大厦的三尖形设计直接俯瞰这一核心区域,参议院则隐于其后
主要功能区域
政府区:是新城的核心,围绕中央轴线布局了众多重要政府建筑,如总统府、议会大厦等。
中央商务区(CBD):位于政府区以西,由中国建筑集团承建,是新行政首都项目一期工程的核心区。除了标志塔,还包含 10 座办公楼、5 座住宅楼、4 座大型酒店。此外,埃及政府已批准一栋名为 Oblisco Capitale 的摩天大楼项目,该建筑由 IDIA 设计,高达 1000 米,建成后将更为瞩目3。
南部区域:建有巨型军事总部(含 10 座八角建筑)以及可容纳 9.3 万人的大型体育场(由 SHESA 设计)。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设计方面
这座城市因非人性化的设计饱受质疑,尤其不适合步行。缺乏遮荫的设计在日均 35℃的高温下,让步行体验变得很差,摄影师约翰·布拉斯伯格探访时感叹步行几乎是一种折磨。
风格方面
新城中的建筑,其巨型混凝土结构、锐利的几何线条与宗教符号的结合,被概括为新法老主义与未来主义的混搭。这种风格既呼应了埃及历史中的集权传统,又试图通过现代技术展现国家崛起的姿态,但过度的象征性却让空间显得冰冷而疏离。
发展现状方面
尽管主要政府建筑已竣工,但新行政首都仍是一座半空之城。金融区入驻率低,住宅项目多为富人群体制订,普通市民的迁移意愿尚未被激发。这座耗资数百亿美元的新都,要真正替代开罗成为国家心脏,仍需较长时日。
资金方面
新城建设需约 580 亿美元的投资,引发民众强烈质疑。批评者(包括塞西的反对者)认为,在国家面临经济困境、高通胀和外债压力的背景下,此类巨型项目加剧了财政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