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0阅读
  • 2回复

[奇观]四川宝藏小县城!明清龙桥,宋代石刻,太惊喜了[5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724
金币
273165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17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2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5-06-29) —

之前在泸州的时候,提过市区下面有许多宝藏小县城,比如建于西汉建元六年,拥有2100多年历史的泸县。

作为千年古县城,这里光国家级的文保单位就挂了七、八块牌子,放在文物大省可能不算啥,但搁在四川地界,这数量妥妥的能排进前列。

泸县有自己的高铁站,从泸州出发,高铁15分钟15块。
成都过来也就个把小时,在县城里晃悠建议直接拦出租,价格不贵,公交有是有就是不太方便。


周末过来访古,走这条线最省事:玉蟾山—宋代石刻博物馆—龙脑桥。
要是开车来的,倒不妨往方洞镇方向踩踩油门,看看川南第二大宅院的高大碉堡和雕花门楣长什么样。

若是时间充裕的话,最后可以绕到奇峰镇,看两座横贯在田野上的“人工天河”。
这些六七十年代修成的渡槽,当年用钢筋水泥的脊梁骨撑起了半个县的粮仓。

玉蟾山摩崖石刻
门票:20元
地址:泸县龙脑大道与建设街交叉口东
玉蟾山离博物馆不远,门票二十,不算贵。自驾的话能直接开到半山腰的景区门口,坐公交也方便,往返泸县客运站有车。

之所以取这山名,因为远看山势起伏就像只蹲坐的蛤蟆。
山石奇崛,水色清秀,沿石阶往上走,林深叶密,高大的树冠遮天蔽日,很是凉快,爬到高处还能望见泸县的轮廓。

当然啦,玉蟾山最为人熟知的,还是它那四百多尊摩崖造像,它们大多是明朝永乐到天启年间所刻,零星几处是清朝补的刀。

我知道在四川一说起摩崖石刻,多数人准想起重庆大足和安岳那些尖子生。
其实这里的阵仗也不小,这些石刻不端着架子,造型各异,透着股别致的趣味,像被岁月磨出包浆的老物件,倒比那些正襟危坐的更有看头。



里面最抢眼的是五米多高的千手观音,站跟前得仰着脖子看,三十六条胳膊各持法器,后头密密麻麻的千手像孔雀开屏,望上去十分的震撼。


往下走两步就是九龙浴太子,巴掌大的石刻藏着九条镂空龙,小巧精细,据说山雨一来,水槽漫了,就能看见九龙吐水的奇景。

有意思的是,这山还收留过不少名人。
野史说建文帝逃在“靖难之役”后,曾逃难至玉蟾山,饿得前胸贴后背时被当地农妇救了,如今山上有尊端碗的造像,说的就是他出家后的模样。


黄庭坚题的“玉蟾”和杨慎写的“金鳌峰”还杵在崖壁上,另外东北角山腰上还刻着蒋兆和的不朽之作—《流民图》。


宋代石刻博物馆
门票:0元
地址:泸泉路泸县博物馆
泸县这趟行程里,最让我惦记的还得是这个地方。
顺着玉蟾街道文博路摸过去,坐高铁过来转公交或者打车都行,公交下车后还得走两步道儿。

进门不花钱,门口扫个码填信息就能进。
展馆分两层,一楼三个展厅摆着四神、武士、伎乐、侍从这些主题的石刻,刻的栩栩如生。



二楼专讲龙文化,除了盘踞在墓门楣额上的昂首螭龙,甚至连龙脑桥的龙头都搬过来了。
龙须鳞片根根分明,整个馆里就三两个游客,对着石刻发半天呆也没人催。




我上次见这么多南宋石刻还是在宁波东钱湖旁的南宋石刻公园里,但论数量、论雕工,还得是这儿,一万四千多件文物,光国家一级的就有120件。


问这些宋代石刻怎么来的?答曰:墓里。
冷知识,泸县里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宋墓群,还被列为2002年全国重要考古发现之一。
至于泸县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宋墓石刻?这与泸县在南宋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有关。

别看现在是个小县城,两千年前这里可是川滇黔交界的水陆码头。
长江支流穿城而过,三条省界的货都在这儿集散,当年也算西南地界排得上号的军事要塞。

唐宋乱世那会儿,北边打得头破血流,中原大户看到这边水土安稳,便纷纷拖家带口往这儿跑。
到了南宋朝廷南迁,当官的阔佬们更是扎堆落户,生前住大house还不行,死后还要请手艺好的石匠给自己修阴宅,这才留下满山遍野的石头雕刻。


龙脑桥
门票:0元
地址:泸县玉蟾街道办龙桥村村龙桥文化生态园
泸县这地方,“中国龙文化之乡”的牌子不是白挂的,有关龙的东西有很多,比如龙桥、龙舞、龙雕什么的,很是丰富。

尤其是龙桥,始于宋盛于明清,据说全县散落着181座龙桥(其中47座为国保单位),镇水的、驮路的、雕花的应有尽有。

龙灯桥

济众桥
最亮眼的莫过于县城北郊九曲河上的龙脑桥了。
它与赵州桥、卢沟桥并称“中国三大古桥”,也是中国最大的龙雕石板梁桥,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有六百多年历史,目前是靠前的第四批国保单位。


600多年前,九曲河水总冲垮木桥,当地人索性就拿青石换了木头。
还往桥墩雕上了龙王麒麟、狮子白象,鳞翅流云,栩栩如生,到了清朝,乾隆爷专门点过这桥的名,下旨让官府好生看管。


另外我还注意到龙嘴内放有石珠,据说一颗重达50KG,作用是当水流湍急时,会冲击石球发出声响以示过桥的人们注意。

为了这桥,当地还专门修了一座龙桥文化生态园,目前参观免费、 停车免费。
进来之后大概走一公里,就能见到龙脑桥,整个园区很大,分布着一些小景点,看的出来规划挺大,现在有些荒废了。

屈氏庄园
门票:0元
地址:泸县方洞镇石牌村
川南的乡野里藏着不少旧时大户的宅子,多是明清到民国年间修的,有名的像是成都大邑县的刘文彩庄园,再就是泸县这里的屈氏庄园。

具体位置是在方洞镇的石牌坊村上,这地方离泸县城区17公里,不要门票,但是交通不太方便,可以自驾或者打车前往。

清朝嘉庆年间,屈应选卸了清州府知事的官帽,揣着银票回乡置地。
选宅基时还请了风水先生,五仙山作屏,濑溪河为带,硬是把庄稼地修成了福地。


有钱人既要住得舒坦,也得防着乱世。
1912年,因为川南土匪横行,孙子屈恒升愣是在宅子四角加修了四座碉楼,每座碉楼三层高, 墙上布满机枪眼,生生把宅子修成了军事要塞。

如今庄园内共有房屋180多间,共置有内外大小花厅、天井48个。
并配有戏园、佛堂、内花园、外花园、水池、冰亭、钓鱼台、网球场、跑马道等设施,另外有九道拐等暗道机关以及地下粮库、地下银库等等。



屈氏乃泸县大户,巅峰时有土地3500多亩,主要分布在泸县、隆昌、荣昌三县的10多个乡镇,每年收租粮达63万多公斤。

奇峰渡槽(国八)
门票:0元
地址:泸县奇峰镇
奇峰是个镇子,离泸县城区二十多公里。
所谓渡槽,说白了就是架在半空中的输水管道,水往低处流是常理,可这地方偏偏水在低处,田在高处

其实古人早就玩过这套,西汉年间的“飞渠”,听着像什么玄乎手段。
其实就是凿木为槽引水过谷,到了建国初期,木头石头加钢筋水泥,搭出来的渡槽方方正正。

中国至今现存大约10900座渡槽,有名的像是河南林县的红旗渠、广东罗定的长岗坡渡槽以及泸县的奇峰渡槽了。

泸县这地界自古靠天吃饭。
六零年代闹春旱又逢冬旱,稻田干得冒烟,原本该绿油油的秧苗蔫成了枯草,当时只能用木水车抽水,或是围田囤水。

于是奇峰渡槽应运而生,它包括1975完工的胜利渡槽和1978年完工的华丰渡槽,修成了要用水,拧开闸门就行,老乡们蹲在槽墩下抽旱烟,半空中水柱子哗哗淌。

华丰跨距最大,跨拱最高,这庞然大物沉默地穿过稻田与屋脊,可惜水渠层离地几十米,人上不去。

而胜利渡槽则更接地气一点,作为三通结构,水走天上,人走腰间,河走桥底。
老乡赶集不必绕道,扛着扁担穿过石拱廊道,春风穿堂而过,捎带着渠水的凉意。


———————
在从龙脑桥去往屈氏庄园的途中还会经过喻寺镇。
这里藏着泸县唯一一座明代木构建筑—即始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的圆通寺(国八),感兴趣的可以停留看看。



1条评分金币+20
huozm32831 金币 +20 - 06-29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724
金币
273165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17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29
泸县:千年古县的宝藏之旅

泸县,这座拥有2100多年历史的千年古县,位于四川省泸州市。这里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如果你对历史和文化感兴趣,泸县绝对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交通便利
泸县有自己的高铁站,从泸州市区出发,只需15分钟的高铁车程,票价仅15元。从成都过来也只需一个半小时左右。在县城内游览,建议直接拦出租车,价格不贵且方便快捷。虽然有公交车,但线路不太方便。

周末访古路线推荐
如果你计划周末来泸县访古,以下是一条推荐路线:

1. 玉蟾山
   - 门票:20元
   - 地址:泸县龙脑大道与建设街交叉口东
   - 简介:玉蟾山因远看山势起伏像只蹲坐的蛤蟆而得名。山上有四百多尊摩崖造像,大多是明朝永乐到天启年间所刻。其中最抢眼的是五米多高的千手观音,三十六条胳膊各持法器,后头密密麻麻的千手像孔雀开屏,十分震撼。此外,还有九龙浴太子等精美的石刻。

2. 宋代石刻博物馆
   - 门票:免费
   - 地址:泸泉路泸县博物馆
   - 简介:博物馆分两层,一楼展示四神、武士、伎乐、侍从等主题的石刻,二楼专讲龙文化。泸县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宋墓群,这些石刻大多来自宋墓。博物馆内有120件国家一级文物,数量和雕工都非常出色。

3. 龙脑桥
   - 门票:免费
   - 地址:泸县玉蟾街道办龙桥村村龙桥文化生态园
   - 简介:龙脑桥与赵州桥、卢沟桥并称“中国三大古桥”,是中国最大的龙雕石板梁桥,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桥上雕有龙王麒麟、狮子白象等图案,栩栩如生。

其他推荐景点
- 屈氏庄园
  - 门票:免费
  - 地址:泸县方洞镇石牌村
  - 简介:屈氏庄园是川南第二大宅院,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庄园内共有房屋180多间,配有戏园、佛堂、内花园、外花园等设施。四角还建有碉楼,具有军事防御功能。

- 奇峰渡槽
  - 门票:免费
  - 地址:泸县奇峰镇
  - 简介:奇峰渡槽包括胜利渡槽和华丰渡槽,建于六七十年代。这些渡槽横贯在田野上,是当时农业灌溉的重要工程,见证了泸县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途中推荐停留点
在从龙脑桥去往屈氏庄园的途中,还会经过喻寺镇。这里藏着泸县唯一一座明代木构建筑——圆通寺(国八),始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感兴趣的游客可以停留参观。

结语
泸县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无论是访古探秘,还是休闲度假,这里都能满足你的需求。希望你在泸县的旅行中能有所收获,留下美好的回忆。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06-29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80
金币
26358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6-29
四川宝藏小县城的石刻与龙桥之美
在四川,有不少藏着明清龙桥和宋代石刻的宝藏小县城,其中泸县就极具代表性。

泸县明清龙桥群
龙桥历史与数量
泸县的龙桥最早可追溯到北宋治平年间,明清两代建造最为盛行。截至2024年数据显示,现已发现的泸县龙桥有179座,这里拥有中国唯一的明清龙桥群,境内明清龙桥数量多且保存完好,堪称古桥建筑之一大奇观。

代表龙桥——龙脑桥
龙脑桥是泸县龙桥中最为出名的一座,它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泸县玉蟾街道龙桥文化生态园内。龙脑桥的桥墩除龙首外,还雕有狮首、象首、麒麟首等传统瑞兽,造型优美,气势雄伟。明代雕刻工艺以“粗大明”著称,在龙脑桥上体现为大而不失其犷、细而不失其纤,既注重力感和气势的表现,又留意于细节的刻画,古朴浑穆,气象雄奇,是中国古代桥梁艺术与雕刻艺术的瑰宝。

泸县宋代石刻
宋代石刻博物馆概况
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于2018年初正式开馆,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展陈面积5000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140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550件,包括一级文物120件、二级文物145件、三级文物285件,尤以宋代石刻内容丰富、雕刻精美、技艺精湛,成为展陈的主题和重点。

宋代石刻体现的生活场景
在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中,石刻上有正在开门的小姑娘、举办婚礼的新婚夫妻、执扇的伺宴侍女、手持利剑的武士等,每座石刻都雕刻精美,从一个侧面再现了宋代的世俗生活。常见宋人的器用有镜子、交椅、执壶、温碗、香盒、各式兵器等,墓主人将生前器用带入地下,体现了古人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这些石刻兼具美学艺术价值和音乐舞蹈艺术价值,能让人们窥探南宋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

博物馆镇馆之宝
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高浮雕青龙石刻”,长217厘米、宽66厘米、厚17厘米。龙头回首朝向龙尾,龙眼圆睁,嘴张开,露出牙齿;龙身细长,刻满鳞甲,背呈脊椎状;四足粗壮有力,踏于祥云之上;左侧后足处刻有一枚火焰宝珠,丰富的细节让青龙形象生动,呼之欲出。

此外,四川安岳县也是一个有着丰富石刻资源的小县城,全县有200余处历代石窟,10万余尊造像遍布乡村,大多是宏伟的唐代造像和精美的宋代造像,仅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达10处,扮演着上承云冈石窟与龙门石窟,下启大足石刻的特殊地位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06-29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