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0阅读
  • 1回复

[红楼梦]王熙凤一向清高自傲,为何穷小子贾芸用15两银子,就“拿下”了她 [1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2190
金币
74404
道行
37009
原创
2316
奖券
4676
斑龄
133
道券
1011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2439(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7-11
— 本帖被 527801728 执行加亮操作(2025-07-09) —



在整部《红楼梦》这部旷世名著中,曹雪芹先生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个鲜活、独具特色的人物。无论是气质柔弱、才情出众的林黛玉,还是桀骜不驯、风流倜傥的贾宝玉,亦或是温和贤淑、端庄得体的薛宝钗,每一个角色都深深刻印在读者的心中。然而,若要说整部小说中最引人注目的角色,那非王熙凤莫属。她曾是贾府的主心骨,风光无限,整座府邸的大小事务都由她一手操持。然而,当命运发生逆转,她不仅身处困境,最后还以一个无人问津的身份死于荒凉的乱坟岗,实在让人唏嘘不已。王熙凤的跌宕人生,不仅展示了她个人命运的浮沉,也折射出贾府最终衰败的宿命。今天,我们便来细细探讨这位《红楼梦》中充满传奇色彩的女子。



王熙凤出生在显赫一时的王家,作为家中的长房嫡女,她的出身可以说是注定了她与众不同的命运。王家作为当时的豪门望族,王熙凤从小便在富贵荣华的环境中长大,享受着金碧辉煌的生活。古代大家族之间的联姻如同家常便饭,王熙凤的婚姻自然也不例外。她嫁入了贾府,恰好符合了门当户对的标准,虽然她的婚姻并非出于爱情,但她却很快凭借聪明机智、圆滑的处事方式赢得了贾母的青睐。



在嫁入贾府后,由于丈夫贾琏繁忙于公务,贾母便把整个贾府的事务交由王熙凤打理。虽然王熙凤在王家时也曾协助母亲处理一些家务,但那时她并不真正掌控家中的大权。第一次独立管理一个庞大家族,她的压力不小,但凭借着聪慧和果敢的性格,她很快便把贾府一切事宜安排得井井有条,甚至将家中各项事务处理得比任何一位长辈都要出色。随着她在贾府的地位越来越高,王熙凤的眼光也变得越来越远大,她不仅迅速积累了管理经验,还逐渐树立了自己的威信,成为了贾府不可忽视的存在。



然而,曾经身居高位的王熙凤也有过不为人知的失意时刻。曾经威风八面的她居然被一个身世微薄、身份低微的小人物所轻易收买。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要了解这其中的经过,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贾府中的一位旁支子弟——贾芸。虽然名义上贾芸也算贾家的一员,但由于其出生在旁支,加上父亲早逝,他从小便生活困苦,与贾府的中心人物们相比,地位极为卑微。



如果把贾宝玉与贾芸作对比,二人之间的差距显而易见。贾宝玉是贾府的唯一嫡长子,备受宠爱,而贾芸则早早便失去了父亲的庇护,生活艰难。贾芸的地位在贾府众人之中可谓微不足道。在《红楼梦》第24回中,就有一幕能体现出两人身份地位的差距。某日,贾宝玉与堂兄贾琏闲聊,忽然走进一位衣着简朴、行色匆匆的男子,他看见贾宝玉后便跪地行礼。此人正是贾芸。尽管贾芸年纪比贾宝玉大,但因辈分关系,贾宝玉应当是他的叔叔,二人算得上是有些许交情。



或许是心情不错,贾宝玉随口调侃道:“你如今的模样,倒真是与我有几分相似,眉清目秀,若不知情,恐怕会有人以为你是我的儿子。”这话看似轻松无意,实则是贾宝玉的调侃,而贾芸却把这番话听得心头一紧,立刻跪下说道:“从今往后,您便是我贾芸的亲爹,我就是您的亲儿子。”谁能想到,贾宝玉的几句玩笑话竟然让贾芸获得了“儿子”的身份,这也让贾芸能够频繁地以“拜见贾宝玉”的名义出入贾府。虽说生活依旧艰难,但至少因着贾宝玉的身份,他的日子有了些许好转。



有一次,贾芸发现贾府正在修建花园,而这一事件的背后有着更深的背景——皇宫中,贾元春被皇帝册封为贤德妃,并特准回家探亲。贾府为了迎接这次难得的盛事,开始动用家族的全部力量准备迎接。贾芸意识到,若能借此机会在贾府谋个差事,自己的生活就能大大改善。为了谋取这个机会,贾芸决定通过送礼来打动王熙凤,而当时正逢端午节,王府里忙碌无暇,贾芸便寻机将香料作为礼物送到王熙凤手中。



在整个过程当中,贾芸展现了他高超的社交技巧与情商。他通过向王熙凤献殷勤、表达关心,并巧妙地送上了心意十足的礼物。这种机智的做法让王熙凤在疲于处理府中事务的过程中,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王熙凤心情一好,便答应了贾芸的请求,将一个小差事交给了他。正是这种恰到好处的情商,使得王熙凤逐渐被贾芸的精明和讨巧所打动。只不过,这一切都不过是王熙凤虚荣与权力心态的心理弱点被巧妙利用,最终贾芸以15两银子买通了她。



然而,任何故事终究有一个终章,贾府的辉煌也在随着时光的流逝而瓦解。随着王熙凤的堕落,贾府的倒台也是不可避免的结局。王熙凤被官府抄家时,甚至从她的房间中搜出了一大笔金银,显然她并未清廉自守。在这场大规模的倒台中,王熙凤的算计、权谋也没有为她带来最终的好结果。正如那句古话所说,“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至于贾芸,虽然他并没有真正享受到贾府的荣华富贵,但他在贾府衰败之际,依然选择了与贾府站在一起,尽全力救助贾宝玉、王熙凤等人。最终,正是他的无私营救,让他们脱险,虽然他未能改变他们的最终命运,但他的情义无疑是值得称道的。在《红楼梦》的悲剧氛围中,贾芸也许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做到真正“为人”的角色之一。



与此同时,贾芸对王熙凤身边的丫鬟小红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小红虽只是一个小小的丫鬟,但她的美丽和温婉打动了贾芸的心。两人悄然相爱,尽管《红楼梦》并未透露他们的最终结局,但这段恋情无疑是红楼一梦中的一段温馨插曲。



至于贾芸,作为贾府中的旁支人物,他在这场风起云涌的变故中,不仅展现了自己的智谋,还表现出难能可贵的忠诚与情义。在贾府的风云变幻中,他不仅是一个聪明的谋士,更是一个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人物。



1条评分金币+15
zhdf 金币 +1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06-28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80
金币
26358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7-01
王熙凤作为贾府掌权者,虽清高自傲却被贾芸以15两银子“拿下”,实则是贾芸精准把握人性与权力逻辑的经典案例。以下是关键原因分析:

一、礼轻意重的心理战术:击中凤姐核心需求
时机与选礼的精妙设计
贾芸借15两银子购置顶级麝香冰片,选择端午节前送礼12。此时贾府需大量香料筹备节礼,礼物兼具稀缺性与实用性,远超15两银子的表面价值。
“不求回报”的包装话术
贾芸未直接求差事,而是编造故事称香料是朋友所赠,强调凤姐“日夜操劳需保养身体”,将贿赂包装成晚辈关怀。此举既保全凤姐颜面,又暗示其劳苦功高,精准满足其渴望被认可的心理23。
二、凤姐的深层动机:权力逻辑与人才投资
对“可控人才”的笼络需求
凤姐虽手握大权,但需培养心腹巩固地位。贾芸作为旁支子弟无根基,且展露机变能力(如认宝玉为父),是理想可控对象。凤姐直言:“你有本事来讨好我,我就给你机会”1。
低成本试错与潜在回报
15两对凤姐微不足道(贾府一顿螃蟹宴需20两),却可换取贾芸效忠。凤姐后续仅指派种花等次要差事试探其能力,风险极低23。而贾芸将差事办得“妥妥帖帖”,验证了凤姐识人眼光1。
三、贾芸的底层能力:高情商破局
精准定位决策链
贾芸初求贾琏未果,迅速转向实权者凤姐,体现对贾府权力结构的清醒认知(剧版借仆人旺儿之口点明此关节2)。
话术层层递进
第一步:共情切入
以“婶婶日夜操劳”打开话题,避谈利益引发好感1;
第二步:抬高价值
夸凤姐“料理家事周全,换别人早累死”,满足其自傲心理2;
第三步:以退为进
讨差事时称“先给个小活,干好再派别的”,降低凤姐决策压力1。
四、凤姐清高表象的实质:利益至上
“清高”服务于权威塑造
凤姐的傲慢是管理手段(如严惩怠慢者),而非不食人间烟火。贾芸的“体面讨好”符合其维护体面与实利兼得的需求13。
利益交换的隐性契约
凤姐收礼后次日主动召见贾芸,实为默许交易。贾芸后续救凤姐于贾府危难(如营救宝玉、小红),证明其投资回报远超15两1。
结论:一场双赢的权力博弈
表面看是穷小子“拿下”当权者,实则是双方基于利益最大化达成的默契:贾芸以极致情商将15两转化为阶层跃迁的钥匙,凤姐则以微小成本收服得力干将。这一事件深刻揭露《红楼梦》中“礼”与“利”互为表里的生存哲学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