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1阅读
  • 3回复

[猎奇]英明一世的李世民怎么死的?也和秦始皇、汉武帝、嘉靖等一样迷信[1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1505
金币
375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28
斑龄
197
道券
1055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34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7-11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5-06-28) —

秦始皇为了追求长生不老,命徐福带领三千童男童女,携带大量的粮草与衣物,远赴东海寻找传说中的仙山。这一命令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民力与财力,也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嘉靖帝则沉迷于修道炼丹,整整二十多年不上朝,致使朝政荒废,民生困顿。帝王们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一直被后人视为迷信与荒诞,也成为了历史的批判对象。

然而,如果你了解唐太宗李世民的死因,你一定会感到震惊。这个英明的帝王,居然也深陷修道追求长生的迷信之中,与秦始皇、汉武帝、嘉靖帝等一众帝王相似,最终也因盲目追求长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李世民的治理下,唐朝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开启了“贞观之治”的盛世,他的治国之道被誉为千古一帝的典范。李世民在农业方面提倡轻徭薄赋,尽力减轻百姓负担,使民众生活得以安宁;在民族政策上,李世民坚持各民族的平等互惠,促进了民族间的和谐与合作;在外交方面,他鼓励各国相互学习、借鉴,特设鸿胪寺专门负责处理对外事务,且每年从国库拨款接待外国使节。

在军事上,李世民亲自督促军队训练,选拔精兵良将,不仅击败了东 突厥的多次挑衅,还征服了吐谷浑等地方政权,广受西域各国尊崇,被誉为“天可汗”。李世民还完善了唐朝的三省六部制,重视法治建设,提倡科举制度,实行仁政,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常亲自审理死刑案件,甚至前往监狱探望囚犯,并允许死刑犯在临刑前与家人团聚。这一仁德之举,赢得了百姓的广泛认可。

然而,唐太宗李世民的死因却令人意外。根据史料记载,李世民死于突如其来的疾病,但并未明确指出具体病因。后来的历史学家分析认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病症可能与李世民服用了所谓的“长生仙丹”有关。

事实上,这位治国有方的帝王,晚年居然也相信了江湖术士的谎言,误信了长生不老的说法,服用了由一位印度僧人炼制的仙丹。据说,这位名叫那罗迩娑婆寐的僧人,曾声称自己活了200岁,外表却依然年轻,是因为他掌握了长生不老的秘诀。李世民信以为真,将其收留在宫中,让他为自己炼制仙丹。

然而,李世民当时正遭遇着一系列家庭和政治危机,心情沉重,再加上长期的病痛,身体状况逐渐恶化。在情绪低落和健康堪忧的情况下,他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服用了那罗迩娑婆寐所炼制的丹药。谁知不到两个月,李世民便因病情急剧恶化,在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猝然去世。

李世民自小聪慧,博学多才,尤其热衷于史书,曾批评过历代帝王追求长生的荒谬。年轻时,他也曾多次提到“生死有命,终须一死”的理智观点,认为死生乃是自然法则。但为何他在晚年改变了自己的信念,转而追求长生不老呢?

其中的原因,与他一生的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李世民年轻时即投身军旅,征战四方,立下赫赫战功,屡次攻克敌人,逐渐积累了声望与权力。唐朝建立后,他继续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屡次带领大军取得胜利。经过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成功登基,成为了唐朝的真正掌权者。在他的治理下,唐朝政治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国家逐渐强盛。

然而,这一切的成就背后,也隐藏着李世民长年征战与政事处理的身体损耗,战斗带来的伤病以及处理政务的繁重压力,逐渐摧残了他的身体。随着年岁渐长,李世民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心中对死后的恐惧和不甘愈发强烈。他渴望看到唐朝的繁荣继续下去,却发现自己的人生即将迎来终点。在多次寻求治疗无果后,他逐渐丧失了理智,最终开始迷信起了长生不老的术法。

可惜的是,他的信念最终没有拯救他,反而提前带走了他宝贵的生命。李世民虽然一度是盛世的缔造者,却未能躲过历史的讽刺,最终死于自己曾经嗤之以鼻的追求长生之术。

1条评分金币+14
wowoni 金币 +14 - 06-28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24
金币
263403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5(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28
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死因及晚年迷信问题,综合史料和学术研究,可总结如下:

一、李世民的死因
直接原因:
根据史料记载,李世民于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因「暴疾」突然去世。现代研究普遍认为,其暴疾与服用「长生仙丹」有关。这些丹药由印度僧人那罗迩娑婆寐炼制,含有大量重金属(如汞、铅等),长期服用导致慢性中毒。

史书记载的隐晦性:
因李世民晚年迷信炼丹求长生的行为与其早年英明形象反差过大,史官仅以「暴疾」笼统记载,未明言具体细节235。学者推测,这种「不光彩」的死法可能被刻意淡化。

二、晚年迷信炼丹的背景
健康与政治压力:
李世民早年征战积累的伤病在晚年加重,加之遭遇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的谋逆事件,身心俱疲,对丹药产生依赖。

长生不老的诱惑:
印度僧人那罗迩娑婆寐自称200岁,以「长生术」和丹药蛊惑李世民。面对衰老和死亡恐惧,李世民违背早年理性,将丹药视为「救命稻草」。

帝王群体的共性:
与秦始皇、汉武帝、嘉靖等帝王类似,李世民未能摆脱对长生不老的执念。尽管他早年曾批评秦始皇、汉武帝的荒谬行为,并主张「生必有终,皆不能免」,但晚年的脆弱性使其重蹈覆辙。

三、与其他帝王的对比
相似性:

迷信方术:均依赖炼丹术士,追求长生123;
政治困境:晚年面临权力交接危机(如汉武帝巫蛊之祸、嘉靖大礼议),加剧对死亡的焦虑。
差异性:

早年理性与晚年矛盾:李世民早年以史为鉴,强调民生与法治,晚年行为更具戏剧性反差;
丹药来源:秦始皇、汉武帝多依赖本土方士,而李世民受外来宗教影响(印度僧人)。
四、评价与启示
李世民的悲剧揭示了帝王权力与人性弱点的交织:

即便如「千古一帝」也难以超越对死亡的恐惧;
封建时代「君权神授」观念下,帝王易陷入超自然力量的迷信;
其早年功绩(贞观之治、民族融合)与晚年昏聩的对比,成为历史镜鉴。
若需进一步探讨其治国理念与晚年心态转变的关联,可结合三省六部制、仁政实践等展开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06-28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692
金币
273052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14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6-28
秦始皇和嘉靖帝对长生不老的追求确实被后人视为迷信和荒诞的行为,而唐太宗李世民的死因也与他们类似,显示了即使是英明的君主也未能免俗,陷入了对长生不老的追求。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确实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他在农业、民族关系、外交、军事和法治等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仁政也赢得了人民的广泛认同。

然而,李世民晚年的健康问题和政治困境使他开始迷信长生不老之术。他服用了由印度僧人那罗迩娑婆寐炼制的仙丹,希望能延年益寿。但这种丹药可能含有重金属毒素,反而加重了他的病情,导致他在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突然去世,享年仅58岁。

李世民年轻时曾批评过历代帝王追求长生的荒谬,但晚年却陷入了同样的迷信。这可能是因为他长年征战和处理政务导致的身体损耗,以及对死后的恐惧和不甘。他渴望看到唐朝的繁荣继续下去,却发现自己的人生即将迎来终点。在多次寻求治疗无果后,他逐渐丧失了理智,最终迷信起了长生不老的术法。

李世民的悲剧在于,他一度是盛世的缔造者,却未能躲过历史的讽刺,最终死于自己曾经嗤之以鼻的追求长生之术。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即使是英明的君主,也可能会因为对死亡的恐惧和不甘而做出非理性的选择。这也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脆弱性。

总的来说,秦始皇、嘉靖帝和唐太宗李世民等帝王对长生不老的追求,虽然被后人视为迷信和荒诞,但也反映了他们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权力的执着。这些历史教训提醒我们,即使是英明的君主,也可能因为人性的弱点而做出错误的选择。我们应该以理性的态度看待生死,不要陷入无谓的迷信之中。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06-28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jwth7871

UID: 498988

发帖
5449
金币
58
道行
220
原创
0
奖券
30
斑龄
0
道券
1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05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7-28
最后登录: 2025-07-09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06-28
千古一帝,也难以超越对死亡的恐惧。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