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3阅读
  • 1回复

[猎奇]慈禧第一次看到灯泡时,大喊了2个字,如今人们仍在这样喊 [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2190
金币
74404
道行
37009
原创
2316
奖券
4676
斑龄
133
道券
1011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2439(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7-11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5-06-27) —



如果说慈禧太后是晚清最时尚的老太太,恐怕没人会反对这个说法。慈禧不仅尝试过西餐,使用过香水,听过留声机,甚至还是一条流行词的创造者,这个词至今仍被人们广泛使用。那么,慈禧究竟发明了哪个词呢?

作为晚清最高权力的掌控者,慈禧一直是众多大臣争相讨好的对象。为了讨得老佛爷的欢心,每年大臣们都绞尽脑汁,献上各种稀奇珍宝,其中不少是来自西方的珍贵物品。

公元1888年,为了给慈禧太后庆贺寿辰,李鸿章斥巨资从外国商人手中购入一套先进的电力照明设备。但谁也没料到,这场引进新科技的展示,竟闹出了一个有趣的笑话。慈禧第一次见到电灯时脱口而出的两个字,竟成了至今拍照时人们经常使用的热词。



据说,当时为了向慈禧展示电灯的神奇,寝宫中的传统灯光被刻意调暗,直到电灯亮起。慈禧看到电灯亮光,忽然端正身姿,大声喊出了“茄子”两个字。

原来,慈禧把电灯误以为是拍照的信号。众所周知,慈禧非常喜欢拍照,流传至今的慈禧照片不少。而促使她迷上摄影的,正是她最宠爱的德龄公主。

德龄公主曾赴西洋留学,归国后被慈禧召入宫中任女官。在她的影响下,慈禧渐渐喜欢上了拍照等西洋文化。德龄公主教慈禧拍照时,要她微笑并说“cheese”这个词。

但慈禧毕竟未曾学过外语,便把“cheese”的发音听成了“茄子”,于是“茄子”就成了她拍照时的口头禅,也演变成了今天我们拍照时常说的“茄子”一词。



尽管因为电灯出了这个笑话,慈禧并未因此排斥电灯。相反,她大力推崇电灯的便利,甚至下令海军衙门采购电灯设备,力图将颐和园等居所全部装上电灯。可惜后来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带着光绪帝西逃,电灯的推广计划被迫中断。

在那个年代,电灯远不像现在便宜。虽说现在一只电灯只需几块钱,但当时电灯是极为奢侈的物品。为了满足老佛爷的享受,户部花费了数十万两白银购买设备。而不仅买灯成本高,电灯的维护费用同样惊人,仅宫中每年维修电灯的开支就高达6万两白银。

换算成现代价值,100元人民币大约可买20克白银,那么6万两白银相当于3000公斤白银,折合约150万元人民币。如此奢华程度,也唯有慈禧能承受。



不过,清廷到底何时正式使用电灯,历史上还有争议。之前提到李鸿章为讨好慈禧献上电灯,但因遭保守派强烈反对,未能实施。真正让电灯获得慈禧认可的,竟是她身边权势极大的红人太监李莲英。

我们刚才算过,清廷每年为电灯支付的维护费用就高达6万两白银。外国商人见此巨大利润,怎会轻易放弃。可如何说服慈禧使用电灯,成了他们头疼的问题。最终,他们选择贿赂李莲英,以期通过他影响慈禧。



李莲英果然了得,李鸿章未能成功的事,他凭一己之力做到了。当时李莲英知道慈禧拒绝了李鸿章的电灯计划,为了自己私利,他擅自命人暗中将电灯安装在慈禧寝宫内。

电灯无油烟,光线明亮,慈禧由此爱上了电灯,还专门命人在颐和园设立了电灯公所。



据统计,1888年至1907年不到二十年间,慈禧先后建了三座电灯公所。这三座电灯公所花费惊人,成为名副其实的“电灯吞金兽”。



后来,清廷不仅建设电灯公所,还批准民族资本家成立了京师华商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堪称现代国家电网的雏形。清朝的电灯事业逐渐从宫廷扩散至民间,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不过,若论慈禧对电灯及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其实并不算显著。虽然她是清朝首个使用电灯的人,打开了市场,但本质上她只是为了个人享受,并未考虑民众利益。



“骄奢淫逸”四字,正好形容慈禧。为了自己的奢华享受,她愿每年花费6万两白银维护电灯。为庆生,她甚至挪用北洋水军军费举办盛宴,连死后陪葬品价值都高达亿两白银。



慈禧一生充满矛盾,一方面乐于接受西洋新物,另一方面又极端保守守旧。正是她迟迟不肯彻底革新,导致清政府日益落后,被列强欺凌,被迫割地赔款,签订无数丧权辱国的条约。

百年过去,当年只有皇宫内才能用的电灯,已不再是奢侈品,成为千家万户的日常用品。国家日益强大,再无他人任意践踏。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不再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而是普通百姓真实的生活写照。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我们倍感幸福;展望未来,也将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1条评分金币+13
wowoni 金币 +13 - 06-27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727
金币
273171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17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27
  慈禧太后被认为是晚清最时尚的老太太,这一点从她对西方文化的接受和尝试中可见一斑。她不仅尝试西餐、使用香水、听留声机,还与摄影有着密切的联系。据您所述,慈禧太后在看到电灯亮起时,误以为是拍照的信号,脱口而出“茄子”,这个词后来成为了拍照时人们常说的一个词,用以提醒微笑。

  慈禧太后对电灯的接受和推广,虽然最初是出于个人的享受和对新奇事物的好奇,但这也反映了她对西方科技的开放态度。她不仅在自己的居所安装电灯,还推动了电灯在民间的普及,尽管这一过程中伴随着巨大的财政支出和个人奢侈消费。

  慈禧太后的统治时期,清朝面临着内忧外患,她的一些决策确实加剧了国家的危机。她的个人享乐和对权力的执着,使得国家资源被挪用于个人的奢华生活,而忽视了国家的实际需要和民众的福祉。这种“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和保守守旧的政策,最终导致了清朝的衰败和列强的侵略。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电灯从皇宫的奢侈品变成了千家万户的日常用品,这也象征着国家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们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享受着前人难以想象的便利和繁荣,同时也承担着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

  慈禧太后的故事提醒我们,一个国家的领导者应当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而不是沉溺于个人的享乐。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为建设一个更加繁荣、强大的国家而努力。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