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9阅读
  • 2回复

[水浒]难怪武松要离开梁山,你看杨志是被谁杀人灭口,只有宋江笑而不语 [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20
金币
263391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1
— 本帖被 527801728 执行加亮操作(2025-07-09) —
《水浒传》的结局是悲剧,准确的说,整个故事都是各种悲剧的集合体,只是那结局格外让人意难平。
倒不是说梁山征方腊一节死伤惨重,有近七成的兄弟死在那征方腊的过程中,这事儿固然是惨,但战争中有牺牲本就是正常的,若一直都像征辽、田虎、王庆之时那般未损一名头领,反倒显得有些扯淡。
真正让笔者意难平的,还要数梁山兄弟分道扬镳的设定,宋江被赐毒酒之后,朱仝、呼延灼、关胜等人依旧做着他们的大官,全然没有为大哥报仇的想法,而更讽刺的是早在那之前,武松就已经脱离了梁山。


(武松、杨志剧照)
曾经的武松可是对宋江最铁的存在,可他为何要在征方腊之后与宋江撇清关系?
或许这背后还藏着一段有趣的故事。
一、曲终人散
抵清溪,登昱岭,涉高冈。蜂巢剿灭,班师衣锦尽还乡。堪恨当朝谗佞,不识男儿定乱,诳主降遗殃。可怜一场梦,令人泪两行。
兄弟的离别确实是让人泪两行,可武松和宋江的离别,倒给人一种双方都把对方给看透了的感觉。
毕竟书中是这么写的:“当下宋江看视武松,虽然不死,已成废人。武松对宋江说道:‘小弟今已残疾,不愿赴京朝觐,尽将身边金银赏赐,都纳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己作清闲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册,休写小弟进京。’宋江见说:‘任从你心。’武松自此只在六和寺中出家,后至八十善终,这是后话。”
宋江觉得武松成了废人,没心思留他,这说得通,可武松断了一臂,本该与宋江一同归朝,接受封赏,享受余生才是,他为何偏偏要离开宋江?


(武松、宋江剧照)
当初宋江接济他十两银子,他就感激涕零,哪怕是菊花大会上,听到那招安的曲调时他有百般不爽,最终还是被宋江一番话给劝服了,终归是追随宋江走南闯北。
难道兄弟之间只能共苦不能同甘?
当然不是,武松向来是个十分通透的人,他此时选择离去,或许与另外一位兄弟的离世有关。
笔者所指即是杨志。
二、杨志之死
说来杨志可以算是书中最倒霉的存在,起初押送生辰纲被晁盖等人给劫了,自己因此丢了官职不说,还直接成了罪人。
落草之后在二龙山好歹是二把手,后来却因三山聚义而加入梁山,又要与曾经害得自己一无所有的人称兄道弟,当真是憋屈。
而他的结局更是让人看不懂,征方腊都已经结束了,他却突然暴毙。


(杨志剧照)
原著第一百一十二回中提到:“宋江便叫铁面孔目裴宣把众将均分。除杨志患病不能征进,寄留丹徒外,其余将校拨开两路。
接着到了原著第一百一十九回时,书中便提到杨志已经病死了。
其实没人知道杨志是怎么病死的,在此前的剧情中,也没铺垫杨志是个体弱多病之人,很难想象这么一位猛汉,怎么就稀里糊涂的病了,甚至还是不治之症,很难不让人怀疑,他是遭遇了什么黑手。
如果真有这么一个黑手,又会是谁?
答案或许很简单,正是梁山的老大哥宋江,而这件事,还得从晁盖之死说起。
三、幕后黑手
尽管人人都知道宋江是梁山之主,但读过原著的人就会知道,梁山前后共有过三位寨主,第一位是那“白衣秀士”王伦,后来他被林冲杀死,接着便由“托塔天王”晁盖上位,晁盖这人虽是仗义,但没什么头脑,他因一时冲动前途讨伐曾头市,继而中箭而亡,宋江才成了第三任寨主。
不过当初晁盖之死是颇为蹊跷的,甚至有不少人认为,晁盖极有可能是死于自己人手中,因为这哥们不死,宋江就没法上位。
当然,这里有个前提,即是宋江有心上位。


(生辰纲剧照)
要证明这一点其实也不难,就说当初梁山三打祝家庄之时,林冲擒下了扈三娘,宋江就半路将那女子截走,尽管他没有将那女子霸占,但他擅作主张将扈三娘许配给王英,也算是越权了,毕竟如此一位美娇娘,不该由晁盖来处置吗?可见此时宋江就已经有了夺 权的野心。
之所以说晁盖之死有些蹊跷,也是因为他是在黑灯瞎火的情况下中的箭,没人只道那箭是谁射出的,毕竟后来宋江擒下史文恭之后,压根就没有审讯的环节,而是赶紧将那家伙处死,仿佛给人一种他想要“死无对证”之感。
不过如果是宋江 派人下的毒手,这人又会是谁呢?
自然就是前文提到的杨志了。
杨志落草就是因为晁盖等人截了他负责押送的生辰纲,那么对于此事,晁盖有歉意吗?
没有,甚至他还拿此事调侃了杨志一番,说是:“杨志举起旧日王伦手内上山相会之事,众人皆道:‘此皆注定,非偶然也。’晁盖说起黄泥冈劫取生辰纲一事,众皆大笑。次日轮流做筵席,不在话下。
他们在笑,杨志心中该作何感想?你是杨志,你能咽下这口气吗?
所以宋江找到杨志,两人一拍即合,杨志借机向晁盖复仇,而宋江则因晁盖之死得以上位,双方各取其所。
只是宋江上位后,始终担心这事儿迟早要泄露出去,只有死人才不会泄密,因此他便秘密派人处置杨志。


(宋江、晁盖剧照)
但杨志怕是早已将自己的所作所为说给了二龙山的两位兄弟听,比如他只要留下“兄弟,哪日我遭遇不测,多半是宋江杀我灭口,你等要提防此人”,那武松和鲁智深自然心领神会。
所以他们见杨志莫名死去,也就看透宋江的为人了,他们会在征方腊结束后脱离梁山,也就说得通了。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晁盖之死有蹊跷”的前提下才成立,若晁盖就是史文恭杀死的,自然也就不存在这事儿了,且当笑谈吧
1条评分金币+15
zhdf 金币 +1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06-28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20
金币
263391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27
关于杨志之死和武松离开梁山的记载,结合宋江的立场分析如下:
一、杨志的真实死因:朝廷冤案,与宋江无关
杨志死于北宋官场倾轧
考古发现的杨志墓志铭显示,靖康年间金兵围攻太原时,杨志随主帅王渊作战失败。王渊为推卸责任,诬陷杨志导致其被朝廷冤杀 。此事发生于杨志离开梁山后,与宋江无关。
史料佐证
《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北宋曾招安杨志抗金,但战争失败后杨志成为替罪羊 。朝廷事后虽为其平反,但人死不能复生。
二、武松离开梁山的根本原因:看透宋江与朝廷本质
对招安路线的彻底失望
武松与鲁智深早年就反对招安 ,征方腊后更认清宋江“封妻荫子”的执念与朝廷的腐朽本质。断臂重伤让他失去利用价值,宋江仅冷淡回应“任由你心” 。
现实羁绊的消失
武松在世间已无亲人(兄嫂亡故)、挚友孙二娘战死,唯一牵挂是重伤的林冲和圆寂的鲁智深,故选择在六和寺出家照顾林冲并陪伴鲁智深遗骨 。
梁山内部的清醒者
公孙胜、燕青、李俊等同样看穿宋江“忠义”表象下的功利心,提前脱离梁山得以善终 。
三、宋江“笑而不语”的深层逻辑
对杨志之死的无力干预
杨志死于离开梁山后的朝廷任职期间 ,宋江其时已接受招安且自身难保,并无干预能力。
工具化对待兄弟的体现
宋江对失去战斗力的武松冷漠以对 ,对杨志这类非嫡系将领更少关注。其核心目标是利用梁山资本换取官位,兄弟情谊仅限于“有用之人” 。
结论:两场悲剧的根源是腐朽体制
杨志之死:本质是北宋官僚体系的黑暗缩影(上司嫁祸、朝廷昏聩),与梁山无关 ;
武松出走:源于对宋江“用兄弟鲜血换乌纱”路线的绝望 ,杨志遭遇只是印证了体制的不可救药。
宋江的“笑而不语”并非因参与阴谋,而是暴露其功利本性——他对兄弟的命运早已漠然,只专注于自己的仕途幻梦

1条评分金币+1
zhdf 金币 +1 - 06-28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离线coolchick

UID: 860975


发帖
11541
金币
77
道行
1373
原创
1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5215(小时)
注册时间: 2010-05-11
最后登录: 2025-07-0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7-01
一堆地痞流氓的集合体,死光才是合理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