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5阅读
  • 2回复

[智能应用]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健康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80
金币
26358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近日,一组“清华学生戴头套看演出”的照片在网络引发热议。谜底揭开后令人眼前一亮,这是国内首个真实剧场神经美学实验,通过脑电设备捕捉观众欣赏舞剧《咏春》时的神经活动。当科技以如此具象的方式介入艺术场域,不仅打破了公众对“实验室研究”的想象,更揭示了数字时代科学与人文交叉融合的新潜力。
从“观后感”到“脑反应”的认知“破界”,依托的正是清华生物医药工程学院神经工程实验室的脑机接口技术,捕捉大脑电信号,将“不可见”的神经活动转化为可量化的数据和机器指令,实现“意念操控”。脑神经实验依托脑机接口技术,捕捉审美体验中的生物电活动规律,“用科学解读艺术”的尝试,将人机之间的行为交互上升到认知交互,实现人机深度融合,是脑机接口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特征。
我国高度重视脑机接口领域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脑机接口”被列入未来高端装备十大创新标志性产品,多省市也提出开展脑机接口基础研究,推动成果转化和广泛应用。近年来,我国在脑机科学领域取得丰硕成果,2025年上半年,成功开展侵入式和半侵入式的脑机接口临床验证试验,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相关技术的国家。当前,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如脊髓损伤、渐冻症康复)、消费(脑控游戏)、教育(注意力监测)等场景已实现产业化应用,初具市场规模。据分析,2025年国内脑机接口市场规模突破38亿元,预计2027年将超55亿元,年均增长20%。
作为连接生命科学与信息技术的前沿探索,脑机接口实验的社会价值已远超出科研范畴,在医疗健康、教育革新等多个重要维度,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赋能体系。
在医疗健康领域,脑机实验正重塑疾病治疗与康复的边界。通过解码大脑电信号,这项前沿技术将意念转化为治疗指令,为渐冻症、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恢复肢体功能,重建对生活的掌控感。在康复治疗中,脑机接口化身智能“康复师”,精准捕捉神经信号,加速受损功能重建。这种技术延伸至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治疗时,为突破传统药物治疗的局限性提供了新路径。而在老年认知干预中使用该技术,可使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海马体萎缩速度延缓。从疾病治疗到功能重塑,为无数患者打开通往健康的新大门,构成了“科技治愈生命”的立体图景,让医疗从疾病治疗转向生命质量的全面提升。
借助脑机接口技术,让因材施教从理念落地为实践。脑电监测设备实时捕捉学生学习时大脑皮层活跃度、注意力周期等神经活动,帮助教师精准掌握个体认知特征,定制学习方案:为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的学生设计分段任务,为语言能力强的学生拓展阅读,实现“因人而异”教学。在职业技能培训中,脑电分析识别学员差异,如空间定位或手部控制短板,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强化脑区、神经反馈肌肉训练等个性化方案,提升复杂技能学习效率,为不同学员打造最适合的技能成长路径。通过神经信号分析优化技能培训方案,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方式,为应对智能化时代的人才需求提供教育范式创新。
我们也要看到,我国脑机接口设备的技术成熟度和产业链仍有所不足,相关行业处于发展早期阶段,行业标准亟待建立。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社会伦理与隐私保护方面的争议,如何平衡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监管要求等仍是难题。
对此,需要按照“科学引领、分步实施”的原则完善我国脑科学发展整体方案和政策体系。在专项政策、创新载体、先行先试等方面加强对突破性制度的创新研究,促进脑机融合产品创新、上市与商业化应用。在脑机融合等先进治疗方式的临床研究与技术转化中探索机制改革创新,鼓励脑机相关产品通过创新医疗器械通道优先开展审批,加快产品审评审批进度。探索伴随脑机接口科技发展而引发的相关伦理、数据安全等问题,制定可操作性强的神经伦理指南,为政策制定提供明确的伦理监管框架和应对策略,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健康良性发展。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80
金币
26358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27
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健康发展
脑机接口产业作为连接生命科学与信息技术的前沿领域,近年来在我国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推动该产业健康发展,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我国脑机接口产业发展现状
技术突破
近年来我国在脑机接口的侵入式、半侵入式和非侵入式技术上实现了多点突破。2025年上半年,成功开展侵入式和半侵入式的脑机接口临床验证试验,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相关技术的国家。例如复旦大学团队研发的“三合一”脑脊接口技术、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研制的“北脑一号”、华东理工大学基于混合现实的脑机接口系统等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产业化初具规模
当前,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消费、教育等场景已实现产业化应用,初具市场规模。2024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为32亿元,同比增长18.8%,2025年国内脑机接口市场规模突破38亿元,预计2027年将超55亿元,年均增长20%。产业集聚发展趋势明显,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构成错位发展结构。

政策环境优化
我国高度重视脑机接口领域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脑机接口被列入未来高端装备十大创新标志性产品。北京、上海先后发布脑机接口产业培育与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技术攻关、场景应用与产业集聚目标。

面临的挑战
技术层面
我国脑机接口领域仍面临诸多技术瓶颈。非侵入式设备受制于微弱脑电信号与大脑复杂神经活动的干扰,脑电信号的采集和解码精度等问题仍需突破。侵入式设备在生物相容性、长期稳定性等方面仍存在难点痛点,与发达国家尚存在一定差距。

人才层面
脑机接口涉及神经科学、材料工程与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整个产业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验都需要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支撑。目前仅天津大学开设了脑机接口专业,高端人才储备不足,跨学科培养体系待优化。同时,美国实施技术封锁,限制脑机接口领域对华技术交流,加剧高端人才获取难度。

产业层面
脑机接口产业的临床试验成本、车间建设成本和研发成本较高,单一产品从投入到落地至少需要数亿元人民币,投资回收期较长,较高的门槛导致国内企业数量相对较少。近3年产业投融资规模逐步下滑,不利于产业集聚和快速发展。

伦理监管层面
虽然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24年相继发布《脑机接口研究伦理指引》和脑机接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方案,但尚未出台对应法律文件和具体细则,对输入输出接口、脑信息编解码等关键技术尚未形成统一规范。在数据隐私保护方面尚未有相关监管框架,对于脑电数据的归属权及使用边界仍存在模糊地带。

推动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强化关键技术攻关
加大对脑机接口技术研发的投入,集中力量突破非侵入式设备脑电信号采集和解码精度、侵入式设备生物相容性和长期稳定性等技术瓶颈。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整合资源,协同创新。

大力培育复合型人才
优化跨学科培养体系,在更多高校开设脑机接口相关专业,加强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建立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同时,积极吸引海外高端人才,打破技术封锁带来的人才获取困境。

建立健全融资机制
政府可以设立专项产业基金,为脑机接口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开发适合脑机接口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如长期低息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脑机接口产业投资,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加快构建标准体系
制定可操作性强的神经伦理指南,为政策制定提供明确的伦理监管框架和应对策略。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文件和具体细则,规范输入输出接口、脑信息编解码等关键技术。建立健全数据隐私保护监管框架,明确脑电数据的归属权及使用边界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729
金币
273176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17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6-27
  近日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的“清华学生戴头套看演出”事件,实际上是国内首个真实剧场神经美学实验。这个实验通过脑电设备捕捉观众在欣赏舞剧《咏春》时的神经活动,展示了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新方式。这项实验基于清华大学生物医药工程学院神经工程实验室的脑机接口技术,能够捕捉大脑电信号,将神经活动转化为可量化的数据和机器指令,实现意念操控。

  脑机接口技术不仅改变了我们对“实验室研究”的传统认识,还揭示了数字时代科学与人文交叉融合的新潜力。我国高度重视脑机接口领域的发展,将其列为未来高端装备十大创新标志性产品之一。2025年上半年,我国成功开展了侵入式和半侵入式的脑机接口临床验证试验,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相关技术的国家。

  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消费、教育等多个领域已实现产业化应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到2027年,国内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超过55亿元,年均增长20%。这项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重塑了疾病治疗与康复的边界,为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恢复肢体功能提供了新途径。在教育领域,脑电监测设备帮助教师精准掌握学生的认知特征,实现因材施教。

  尽管脑机接口技术前景广阔,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成熟度和产业链仍有待提升,行业标准亟待建立。此外,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社会伦理与隐私保护方面的争议。为此,我国需要完善脑科学发展整体方案和政策体系,在专项政策、创新载体等方面加强对突破性制度的创新研究,促进脑机融合产品创新、上市与商业化应用。同时,探索伴随脑机接口科技发展而引发的相关伦理、数据安全等问题,制定可操作性强的神经伦理指南,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健康良性发展。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