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新型举国体制的独特优势,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能够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提供有力支撑。
1.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新型举国体制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通过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协同发力,凝聚和集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社会资源共同攻克重大科技难题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其特征是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并综合运用行政的和市场的诸种手段,尊重科学规律、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这一体制能够高效统筹政府、市场与社会多元主体的磅礴力量,“集中力量办大事”,从而在很多领域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新型举国体制的一个重要优势是强大的统筹能力。人工智能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关乎国家战略发展,新型举国体制能够站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构建科学的资源配置机制。通过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有效避免各地盲目跟风、重复建设的资源浪费现象,形成协同创新格局,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近年来,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实施的重大科技专项、“揭榜挂帅”等机制,正是这一优势的生动体现。
新型举国体制能够有效聚合资源。人工智能研发需要巨额投入、长期坚持,新型举国体制通过政府引导基金、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能够有效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建设国家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创新资源;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实现技术攻关与产业转化的良性循环。这种“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协同模式,正在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新型举国体制能够助力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既带来重要发展机遇,也伴随着伦理失范、安全失控等潜在风险。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伦理准则和行业标准,能够为技术创新划定安全边界;建立多层次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确保技术发展始终行驶在正确轨道上;参与国际合作与规则制定,有利于加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这种发展与治理并重的制度设计,充分彰显了人工智能治理的中国智慧。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竞争日趋激烈。在这场关乎未来国际格局的科技角逐中,我国立足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已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大模型研发应用、智能制造升级等领域取得系列突破,部分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也要清醒看到,在一些领域,我们仍面临“卡脖子”问题,这更加凸显了健全新型举国体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面向未来,我们要进一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独特优势,既要保持战略定力,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又要增强战术灵活性,创新科研组织模式。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释放创新活力、激发技术潜能,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实现新的跨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2.坚持科技自强与创新为民有机统一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凸显。人工智能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谁能把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经济发展机遇,谁就把准了时代脉搏。必须坚持创新为民的价值导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
人工智能正加速落地,赋能千行百业。创新为民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逻辑起点和价值追求。人工智能的终极意义在于其能否真正转化为增进人类福祉的现实力量,因此其发展必须始终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坐标。在服务国家战略层面,人工智能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和“倍增器”。在赋能社会治理领域,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手段,有利于强化数字治理,以智治实现善治。此外,人工智能已深入到医疗、教育、交通、养老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解决民生难题提供了创新方案。近年来,我国陆续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等,有效提升人工智能治理能力,防控人工智能发展风险,让人民共享人工智能发展成果。
科技自强与创新为民,是驱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必须坚持二者的有机结合,确保人工智能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增进人类福祉的变革性力量。
3.以制度创新增强发展动能
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科技实力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制度创新是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的关键,是影响技术演进方向与发展速度的重要变量。应以系统性思维构建适应技术特性的制度框架,在政策引导、治理规范与国际协作三个维度协同发力,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
完善政策体系。当前,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必须主动谋划、把握方向、抢占先机,以更具前瞻性的政策设计来破解“卡脖子”难题。如,在财税支持方面,建立“长期稳定+精准滴灌”的资助机制;在金融创新方面,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等新型融资工具,破解中小科创企业“融资难”困境;注重发挥政策工具的“组合拳”效应,形成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全链条支持体系。
当前,全球技术革命迅猛发展,但人工智能治理体系相对滞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数字治理,发布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等,倡导“以人为本”“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和“智能向善”的宗旨,强调促进人工智能技术造福于人类,为人工智能治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贡献中国力量。各国应进一步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构建开放、公正、有效的治理机制,携手打造公平、安全、可持续的人工智能未来。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既是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引擎。随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提高,中华民族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有能力引领人类生产力变革。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让人工智能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