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6阅读
  • 2回复

[猎奇]开平王常遇春去世后后代结局如何?两儿皆结局成谜,外孙被囚15年[11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1505
金币
375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28
斑龄
197
道券
1055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34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7-11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5-06-26) —

万历十七年的状元焦竑曾如此评价明朝初期的开国功臣,他认为这些猛将数量众多,其中最为勇猛的当属开平王常遇春,而仅次于他的是傅颖国公傅友德。确实如焦竑所言,明朝建立之初的那些大将,无论如何评价,常遇春的勇猛是无出其右的。他自称可指挥十万大军,横扫天下,因此人们习惯称他为“常十万”。

常遇春与太祖朱元璋同样出身贫寒,少年时期他便不甘心一生碌碌无为,决定投身武艺。然而家境贫困,常遇春并未能够得到太多资助,他只能通过做一些杂活来换取学艺的机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常遇春不仅练就了一身非凡的臂力,且骑射技艺精湛,各种兵器皆能熟练运用。逐渐地,他展现出不凡的武艺和胆识。

后来,常遇春加入了绿林大盗刘聚的队伍,参与劫掠活动,虽然生活充实且刺激,但他深知这并非长久之计。1355年,他决定主动投身朱元璋的旗帜下。当时,常遇春已经听闻太祖的为人仁义,且有宏图伟业,在和州的一次战斗中,他也偷偷观察过太祖,见识到太祖的为人宽厚,士兵们无不将其视为兄长,亲切有加。常遇春心中顿时生出一股崇敬之情,决定与朱元璋结为盟友。
随着时间的推移,常遇春凭借过人的勇猛和才能,迅速在朱元璋的军中脱颖而出,首先在衢州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随后又参与了九华山战役、采石矶之战等一系列关键战役。1356年,常遇春随军攻占应天(南京),在这场战斗中,他再度立下了头功,最终被提拔为元帅。
在随后的战斗中,常遇春屡屡建功,尤其在击败陈友谅、北伐元朝残余势力的战斗中,他表现得尤为突出,逐渐成为朱元璋手下最为勇猛的将领之一,地位仅次于大将军徐达。然而,命运弄人,洪武二年,常遇春在北伐回京途中,突然在柳河川去世,消息传到京城,朱元璋深感悲痛,亲自为他举行祭奠,追封常遇春为开平王,并将他安葬在钟山之下。

在明朝的功臣庙中,常遇春的位次仅次于徐达,可见在朱元璋心中,他的地位非同一般。那么,常遇春去世后,他的后代又有着怎样的命运呢?

常遇春的妻子是蓝氏,蓝玉的姐姐。1355年,常遇春的长女常氏和皇太子朱标几乎同时出生,太祖朱元璋得知皇太子降生之时,正好在率兵攻打集庆(南京),因而兴奋异常,便与常遇春约定,如果常遇春的妻子生下的是女孩,便将他们的家庭结为亲家。不久,蓝氏果然生下了一个女孩,常氏因此成为了太子朱标的未婚妻。

虽然常遇春去世时,常氏才仅十五岁,但太祖依然遵守当初的承诺,不久后便将常氏册封为皇太子妃,嫁给了朱标。当时,常氏年仅十七岁,而婚姻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人却也逐渐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朱标对太子妃宠爱有加。在洪武七年至洪武十一年间,常氏为朱标生下了两子两女,包括嫡长子朱雄英、第三子朱允熥,以及江都公主和宜伦郡主。

然而,常氏在短短五年内多次怀孕并坐月子,身体逐渐受损,最终在洪武十一年去世。当常氏去世时,朱标的另一位妃子吕侧妃已经为他生下了第二子朱允炆,于是吕侧妃被扶正为继太子妃,朱允炆也因此成为嫡长子。原本按照皇太子的继承法则,嫡长子朱雄英应该是未来的皇帝,但可惜的是,朱雄英不幸夭折,最终朱允炆继承了太子之位。

洪武十五年,朱雄英突然去世,朱允炆因此成了太子,并且随着太祖病重,逐渐成为明朝的实际接班人。洪武二十五年,太祖去世,年仅十五岁的朱允炆被封为皇太孙,三十年后,建文帝继位。虽然朱允熥是皇太子朱标的庶长子,但他却未能继承皇位,反而被朱棣篡位,在靖难之役中被囚禁,直至去世。

常遇春的庶长子常茂,在父亲去世后也得到了太祖的厚待,成为了开国六公爵之一。然而,常茂的行为并不端正,他曾结交奸臣胡惟庸,多次为个人私利行事,甚至不尊重自己的岳父冯胜,导致冯胜愤而上奏太祖。最终,常茂因不法行为被贬至龙州,然而他依旧无法悔改,直到他因病“去世”传来了消息,甚至有说法称他并未真正死去,而是秘密隐居在桂林。

常遇春的次子常升,虽然不因战功获得爵位,但却成为了太祖的信任对象,并多次随军外出练兵。然而,常升与蓝玉案有关,可能因蓝玉案被牵连,最终遭到处决。也有说法认为常升在建文四年与魏国公徐辉祖共同参与了抗击燕军的战斗,但最终未能幸免。

随着时间推移,常遇春的后代的命运愈发曲折。在永乐年间,常遇春的曾孙常玄振被封为怀远侯,爵位一直传承了五代,直至嘉靖年间,他的子孙仍在官场上活跃。然而,常遇春家族的辉煌逐渐消退,最终他的后代开始过上了隐居生活。

总体而言,常遇春的后代并未能延续其父的荣耀。尽管常遇春为大明江山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后代的结局却显得极为不幸,常茂的堕落、常升的早逝、朱允熥的悲剧,构成了这个家族命运的悲歌。
1条评分金币+13
wowoni 金币 +13 - 06-26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727
金币
273171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17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25
常遇春后代的命运

常遇春作为明朝开国功臣之一,其英勇事迹和卓越贡献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他的后代却未能延续这份荣耀,命运多舛,令人唏嘘。

常遇春的长女常氏

常遇春的长女常氏,自幼便与皇太子朱标订有婚约。在洪武七年(1374年),年仅十七岁的常氏被册封为皇太子妃,嫁给了朱标。常氏为朱标生下了两子两女,包括嫡长子虞怀王朱雄英、第三子吴王朱允熥,以及江都公主和宜伦郡主。然而,常氏在短短五年内多次怀孕并坐月子,身体逐渐受损,最终在洪武十一年(1378年)去世。她的去世使得朱标的另一位妃子吕侧妃被扶正为继太子妃,而吕侧妃所生的朱允炆也因此成为嫡长子,并最终继承了太子之位。

常遇春的庶长子常茂

常遇春的庶长子常茂,在父亲去世后得到了太祖朱元璋的厚待,成为了开国六公爵之一。然而,常茂的行为并不端正,他曾结交奸臣胡惟庸,多次为个人私利行事,甚至不尊重自己的岳父冯胜,导致冯胜愤而上奏太祖。最终,常茂因不法行为被贬至龙州。然而,他依旧无法悔改,直到他因病“去世”传来了消息。有说法称他并未真正死去,而是秘密隐居在桂林。

常遇春的次子常升

常遇春的次子常升,虽然不因战功获得爵位,但却成为了太祖的信任对象,并多次随军外出练兵。然而,常升与蓝玉案有关,可能因蓝玉案被牵连,最终遭到处决。也有说法认为常升在建文四年(1402年)与魏国公徐辉祖共同参与了抗击燕军的战斗,但最终未能幸免。

常遇春的曾孙常玄振

随着时间推移,常遇春的后代的命运愈发曲折。在永乐年间(1402-1424年),常遇春的曾孙常玄振被封为怀远侯,爵位一直传承了五代,直至嘉靖年间(1521-1566年),他的子孙仍在官场上活跃。然而,常遇春家族的辉煌逐渐消退,最终他的后代开始过上了隐居生活。

总结

总体而言,常遇春的后代并未能延续其父的荣耀。尽管常遇春为大明江山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后代的结局却显得极为不幸。常茂的堕落、常升的早逝、朱允熥的悲剧,构成了这个家族命运的悲歌。这些历史事件不仅反映了个人命运的无常,也折射出明朝初期政治环境的复杂与多变。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06-26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80
金币
26358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6-25
关于开平王常遇春后代结局的记载,其子女及外孙的结局可归纳如下:

一、长子常茂:流放后下落成谜
继承爵位与劣迹
常茂为常遇春庶长子,洪武三年(1370年)因父功受封郑国公,为明朝开国六公爵中唯一未凭战功获封者。但其骄纵不法,史载其"奸宿军妇、奸父妾,多行不忠不孝之事",朱元璋因常遇春之功多次宽恕。

流放与消失
洪武二十年(1387年),常茂随岳父冯胜征讨纳哈出时,因不服军令、破坏纳哈出投降仪式,引发冲突。冯胜弹劾其过失,朱元璋将其流放广西龙州。流放后,常茂与当地土官家族产生矛盾,最终下落不明,史书无后续记载。

二、次子常升:靖难之役中结局成谜
继承爵位
常茂被废后,常升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袭封开国公。
靖难之变中的生死疑云
建文年间,常升支持建文帝对抗朱棣。南京城破后,其结局有两种说法:
战死说:部分史料称其于靖难之役中阵亡。
隐踪说:未明确记载其被捕或处死,可能隐匿踪迹。
具体结局仍属历史悬案。
三、长女常氏:早逝引发皇位继承变局
太子妃身份与早亡
常氏嫁太子朱标为元妃,洪武四年(1371年)完婚时仅17岁。五年内连生两子两女(朱雄英、朱允熥及两女),因频繁生育损伤身体,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允熥出生后不久去世。

影响皇位传承

嫡长子朱雄英早夭(洪武十五年),次子朱允熥因生母早逝,失去嫡子优势。
侧妃吕氏(朱允炆生母)被扶正,朱允炆获嫡子身份,最终被立为皇太孙。
四、外孙朱允熥:囚禁15年后暴卒
身份与封爵
朱允熥为朱标与常氏第三子,建文帝登基后封吴王,封地杭州。

囚禁与死亡

靖难之役后,朱棣将其与弟朱允熞囚禁于凤阳,历时15年。
永乐十五年(1417年),谷王朱橞谎称蜀王之子为"建文君"意图谋反,朱棣为消除隐患,将朱允熥秘密处死(一说暴卒)。
五、其他后代
三子常森及次女、三女:未见于正史记载,结局不可考。
民间演绎:常茂在评书中被塑造为"孝义永安王",与史实反差极大。
总结:常氏家族悲剧根源
常遇春后代多因政治牵连遭遇不幸:

儿子:常茂流放失踪,常升或死于靖难;
外孙:朱允熥因前朝血脉被囚杀;
女儿:早逝间接导致建文帝上位。
常家兴衰印证了明初功臣家族在皇权斗争中的脆弱性,尤其靖难之变成为其家族命运的转折点。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06-26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