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7阅读
  • 2回复

[红楼梦]刘姥姥一眼看出宝钗是鬼,蘅芜苑外的残荷与荇菜,点明黛玉之死 [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2190
金币
74404
道行
37009
原创
2316
奖券
4676
斑龄
133
道券
1011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2439(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7-11
— 本帖被 527801728 执行加亮操作(2025-07-09) —



刘姥姥在《红楼梦》中的角色颇为独特,虽然她是一个乡村妇人,却聪明机智、通情达理,足智多谋。她虽然身份低微,却能够巧妙地化解各种尴尬的局面,凭借高情商和幽默感使周围的气氛总是充满欢声笑语。她在大观园中为众人带去了无数的欢乐,也因此赢得了大家的好感,甚至在离开时,还获得了满车的丰厚礼物。



此外,刘姥姥身上还有着一种大智若愚的神秘气质,她似乎总能洞察一些深层的事物。回去前,她为王熙凤的女儿取名“巧姐”,这个名字也确实为巧姐带来了好运。后来,刘姥姥不辞辛劳、跋山涉水,亲自去瓜州将巧姐赎回。巧姐最终与板儿成婚,算是大观园中结局较为圆满的女子之一。



刘姥姥来到贾府后,给大家讲述了一些乡村的趣事,其中有一个关于“雪中抽柴”的故事,这个故事看似平凡,但其中却暗藏着深刻的隐喻。她说,在乡下,人们日常劳作,除了耕田种菜,闲暇时便聚在一起聊些新鲜事儿,村里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情,大家总能很快得知。她讲到去年的冬天,连日大雪,雪花飘洒,积雪厚重,行路艰难。那天,刘姥姥听到外面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猜测是有人来偷柴草。于是,她爬上窗台一看,却发现那人并不是村民,而是一个年轻的女子。她年约十七,容貌清丽,头发油亮,穿着一件大红袄,下面搭着白绫裙子,显得既精致又引人注目。



然而,正当刘姥姥讲述此事时,贾府东南角的马棚突然发生大火,大家急忙前往灭火。虽然事急,但宝玉仍然忍不住好奇,想知道故事的更多细节。他问道:“那女孩为什么会在大雪中抽柴?要是冻坏了怎么办?”贾母却因刚才的火灾心有余悸,认为或许这故事触动了火神,于是制止了宝玉的提问,叮嘱他不要再追问下去。宝玉只好郁闷地闭上了嘴巴。



等众人都离开后,宝玉依然心有不甘,拉着刘姥姥继续追问女孩的身份。为了打发宝玉,刘姥姥信口编了一个故事。她说,曾有一家人,父母极其宠爱自己的女儿。这个女孩天资聪慧,才艺出众,可惜天命薄弱,年仅十七便早早离世。她的父母悲痛欲绝,无法忘怀,于是建了座祠堂,供奉她的泥像,想让她“活”在这座祠堂中,永不消逝。然而,随着岁月流逝,这座庙宇逐渐破败,香火渐断,但那泥像依然栩栩如生,村里的人常常声称见到这位小姐的灵魂在村中游走。村民们决定拆掉这座庙,修建一座新的庙宇,希望能不再被那具泥像吓到。听完后,宝玉立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第二天便派小厮茗烟去寻找这座庙宇。



没想到,茗烟找到了庙中,发现泥像确实栩栩如生,几乎和真人无异。但令人惊讶的是,庙内并没有那个女孩的灵魂,而是变成了一个面色铁青、满头红发的瘟神。这个故事,实际上暗藏了对薛宝钗的隐喻。薛与雪同音,钗与柴同音,而那个在雪地中抽柴的女孩,正是薛宝钗。而那位茗玉小姐,则是代表了林黛玉——她们同样是聪明才智,且在十七岁左右便早逝。根据原文,宝钗穿的是大红袄,袭人则是白绫裙子,这恰好与刘姥姥故事中的人物相呼应。因此,很多人认为这个故事可能是在暗示,黛玉的亡魂已经转世为宝钗。



在大观园中,贾母带着众人游览,来到了宝钗的蘅芜苑。可是,当大家走到蘅芜苑时,眼前的景象让人不禁产生疑惑——这里不像是一个人住的地方,反而给人一种阴森的感觉。院中的草藤虽然长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但整体氛围却十分冷清,仿佛是一个寡妇的住所,而非一个年轻姑娘的居所。进入房间后,更是寒冷阴暗,装饰简单至极,仿佛处处透着一股凄凉的气息。房间内,案上只有几支菊花,其他几乎没有任何装饰,床榻也极其简陋。这一切让贾母不禁摇头叹息。



贾母对宝钗的住所感到十分不满,认为如此简陋冷清的房间根本不适合一个年轻姑娘居住。她认为,这样的环境不仅不合礼数,也让贾府显得有些落魄、低调,甚至有些不吉利。作为一个博学通达、阅历丰富的贵妇人,贾母从一开始就对宝钗的住所产生了怀疑,认为它既不符合礼节,也暗示着某种不寻常的气息。结合薛姨妈的描述,宝钗在家时性格冷清,不拘小节,这让贾母更加坚定了对宝钗本性冷漠的看法,甚至认为她的冷漠早已显露在她的住所和举止之中。



这一切与刘姥姥讲的“雪中抽柴”故事相照应,使得大家更加怀疑宝钗背后隐藏的某些神秘面目。或许,刘姥姥早就看透了宝钗的某些特质,甚至察觉到她的冷血与心机,只是她并不愿意明言出来,因为这样说可能会得罪薛姨妈及王夫人,因此她选择保持沉默,安静地待在一旁。



1条评分金币+15
zhdf 金币 +1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06-28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离线315627463

UID: 2085374

发帖
33
金币
39
道行
7
原创
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拉风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6(小时)
注册时间: 2018-05-04
最后登录: 2025-07-1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24
我就搞不懂,中国人为啥说话总喜欢暗示,为什么不直截了当的说出来呢,难道世人都闲得蛋疼,整天暗示来暗示去,导致现代人也喜欢这一套,更加导致了脑细胞的加剧死亡,养老金都不一定能拿到。
真是验证了一句:自古穷人暗示穷人;富人暗示夫人;
1条评分金币+1
zhdf 金币 +1 - 06-28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80
金币
26358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7-01
刘姥姥眼中宝钗与黛玉命运的暗示
刘姥姥故事中的隐喻
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时,在贾母等众人的热情款待下讲故事供众人取乐,她讲了雪地抽柴的故事。故事中雪下抽柴的小姑娘从诸多细节被认为影射薛宝钗,柴对应的是钗,雪则是薛,暗示薛家为了家族利益牺牲女儿,让她嫁入贾家以换取家族靠山,这与书中薛家人的操作重合度高。而且雪天抽柴这一情节,穿着与宝钗在婚姻中遭遇红白喜事同时发生的戏剧经历相似,所以很多人认为刘姥姥讲这个故事暗示宝钗是鬼3。

同时,故事里十七岁病死的富家独女茗玉姑娘暗指黛玉。黛玉是林如海唯一活下来的女儿,且生来羸弱多病,书中也暗示黛玉在十七岁左右泪尽而逝,与茗玉小姐的命运相呼应23。

蘅芜苑外残荷与荇菜的象征
刘姥姥坐着船从荇叶渚去往宝钗的住处蘅芜苑,在水上宝玉看到水中漂浮的荇菜,误认为是荷花,烦躁地说怎么还没有家仆将污脏的荷叶拔除。宝玉有如此大的反应,是因为在书中黛玉代表的是孤傲纯净的荷花,在他看来,这些残荷的出现是玷污了黛玉。但其实这不是荷叶,而是荇菜。在《诗经》中荇菜被视作美好爱情的象征,这也是作者设下的隐喻,表达虽然黛玉表面上是自矜自重的富贵小姐,但在贾府内部家风糜烂、腐朽不堪的环境下,她也要向生活低头,最后的黛玉只能像随着水波起伏的荇菜一般,在贾府枯萎凋零,走到生命的尽头1。

蘅芜苑环境暗示宝钗“鬼”的身份
宝钗所居住的蘅芜苑阴气森森,被各式各样的山石围绕,且苑中没有花木,只有野草,像石砌坟墓。当刘姥姥和众人走进房屋后发现,这里的装饰极为清简朴素,甚至寒碜。在古人看来,菊花是在哀悼场合中使用的花,出现在宝钗房内就显得不合时宜,贾母看到这样的屋子也觉得忌讳,让宝钗不要这样陈设。刘姥姥到了这里之后,先是发现了宝钗是鬼的秘密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