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游济南趵突泉后记
今日有幸能速游济南趵突泉,虽行程匆匆,却收获了满满的震撼与感动,心灵仿佛被这澄澈的泉水洗涤,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趵突泉公园坐落于济南市中心,踏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进入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历史韵味的世界。这座以泉为主的特色园林,面积达 158 亩,园内处处是泉,处处皆景。
还未见到趵突泉的真容,便已听闻那如隐雷般的泉声,仿佛在召唤着我。当我终于站在泉池边,眼前的景象让我为之惊叹。三窟并发的泉水,从地下奋力涌出,水涌若轮,声震四方。泉水清澈见底,能清晰地看到泉底的沙石和游动的鱼儿。在阳光的照耀下,水面波光粼粼,水汽袅袅,宛如仙境一般。据资料记载,趵突泉已有二千七百年的历史,历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诸如曾巩、苏轼、张养浩、王守仁、蒲松龄等都曾在此留下美文,今日我能亲身站在这里感受这份历史的厚重,实乃人生一大幸事。
泉池西侧的观澜亭建于明朝天顺五年,亭内石桌、石凳,可供游人休息赏泉。西墙上嵌刻的“观澜”二字为明代书法家所书,“第一泉”石刻则是清朝同治年间书法家王钟霖的墨迹,亭西的趵突泉石碑,是明代山东巡府胡缵宗的手笔。抚摸着这些古老的石刻,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络,感受到前人对这泉水的赞美与敬仰。而泉东池北岸的蓬莱社,又称望鹤亭茶社,康熙、乾隆两个皇帝都曾在这里临水静坐,品茗赏泉,还将南巡中携饮的北京玉泉水全部换成趵突泉水,“润泽春茶味更真,不饮趵突水,空负济南游”之说果然名不虚传。我也忍不住买了一杯用趵突泉水泡的茶,轻轻抿上一口,那淡淡的茶香与泉水的甘甜在口中交融,令人心旷神怡。
最南端的泺源堂,三间两层,歇山飞檐,建于北宋年间。挹厦柱上,刻有元代文学家、书法家赵孟頫的著名诗句:“云雾润蒸华不住,波涛声震大明湖”。字体雄浑有力,诗句传神,与波光水影交相辉映,更为之添彩。殿后面的娥英祠,是世人为赞颂舜的两位妃子娥皇、女英而建,院内的双御碑,记载着康熙三临、乾隆二临趵突泉的题词诗文,标示着趵突泉的非凡地位。
在趵突泉以南石湾泉处的白雪楼,是为纪念明朝文学家、后七子领袖李攀龙所建。原楼虽已不存,但 1996 年在原址上重建了与白雪楼连为一体的戏剧大舞台。这里常年举办以京剧为主的各种戏剧演出,可惜此次行程匆匆,未能欣赏到精彩的表演。
公园西邻的万竹园,是一处独具风格的私人庭园。它占地 18 亩,以 13 个不同院落组成,园内有望水、白云、东高等名泉。这座园林在北方四合院的基础上,揉合了江南古典园林的特点和风格,曲廊环绕,院院相通,楼、堂、亭、庑参差错落。园内的木雕、石雕、砖雕堪称三绝,1993 年被收入《中国传统民居图集》,无论从园林艺术还是从历史文物来说都是一份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纪念馆也设在此园内,陈列着 200 余件字画、文物,让我对大师的艺术成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次速游,虽因时间有限未能细细品味每一处景观,但趵突泉的壮丽与历史文化的厚重已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它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更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瑰宝。我想,我会再次来到这里,用更多的时间去感受它的美,去探寻它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来到济南趵突泉,领略这大自然的神奇与历史文化的魅力,让这份珍贵的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