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7阅读
  • 1回复

[纯水]老人帮儿女带娃时,常做自以为聪明,实则很掉价的几件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1505
金币
375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28
斑龄
197
道券
1055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34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7-11

白岩松在节目里说过:“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做正确的事,结果却适得其反。”这话用在老人帮儿女带娃这件事上,再贴切不过。不少老人想着帮孩子分担压力,带娃时总爱按自己的老经验、老法子来,还觉得自己特聪明。
可实际上,有些做法在儿女眼里,真的挺“掉价”。老话说“好心办坏事”,说的就是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儿,老人帮儿女带娃时,常做自以为聪明,实则很掉价的几件事

一、“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多”:固执己见,硬把老经验当真理 好多老人带娃,最爱把“我当年就是这么把你养大的”挂在嘴边。我邻居张奶奶就是这样,非要用自己的老法子带孙子。夏天怕孩子着凉,愣是给裹着厚衣服,结果孙子热出了痱子。儿媳说了几句,她立马不高兴:“我带大三个孩子,还能不知道咋养?你们年轻人就会瞎讲究!” 还有些老人,在喂饭这件事上特别“执着”。我表姐的婆婆,追着孙子喂饭能追半个小区,一边喂一边念叨:“多吃点才能长个儿!”表姐说现在讲究自主进食,婆婆却反驳:“等孩子自己吃,早饿瘦了!”老话说“时代不同了,方法也得变”,可有些老人偏不,觉得自己的经验就是金科玉律,听不进半点新观念,最后搞得亲子关系紧张,儿女心里也憋屈。 就像撒贝宁调侃的:“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老黄历该翻篇就得翻篇。”带娃的方法跟着时代在进步,老人要是太固执,非把老经验强加给儿女,不仅让孩子遭罪,还容易伤了一家人的和气,这不是费力不讨好嘛! 二、“都是为了孩子好”:大包大揽,把孙辈宠成“小祖宗” “隔辈亲”本是人之常情,可有些老人宠起孙子孙女来,简直没了底线。我家亲戚的爷爷,孙子要啥给啥,零花钱随便给,玩具堆满屋。孩子吃饭挑食,他就追着喂;孩子犯错,他还护着:“孩子还小,懂什么!”结果孩子越来越任性,在幼儿园抢小朋友玩具,还动手打人。老师找家长沟通,爷爷却觉得老师小题大做。 还有些老人,怕孩子磕着碰着,这也不让干,那也不让碰。我同事的妈妈带外孙,连下楼玩沙子都不许,说“脏”。孩子想自己穿鞋,她立马冲过去帮忙:“你弄不好!”时间长了,孩子啥都不会干,一点自理能力都没有。老话说“惯子如杀子”,可有些老人就是听不进去,总觉得“就这一个宝贝,宠着点怎么了”,却不知道,过度溺爱不是爱,是害了孩子。 董卿在《朗读者》里说:“世间一切,都是遇见。而教育,是一场爱与信任的遇见。”老人帮儿女带娃,不是替孩子包办一切,而是在适当的时候放手。要是一味地大包大揽、过度宠溺,最后养出个“小霸王”,儿女能不着急上火吗? 三、“我这是为你们省钱”:省吃俭用,却给孩子吃变质食物 不少老人过惯了苦日子,带娃时总想着给儿女省钱,可有时候,省着省着就过了头。我楼下的李奶奶,买菜专挑便宜的,有时候菜叶子都黄了还买回家。剩菜剩饭热了又热,非要给孙子吃,还说:“浪费粮食遭天谴!”结果孙子吃坏了肚子,上吐下泻,去医院花的钱比省的多多了。 还有些老人,给孩子买衣服、玩具,只图便宜,不管质量。我朋友的爸爸,在地摊上给孙女买了个塑料玩具,结果孩子玩的时候,塑料碎片划伤了手。朋友说了他几句,他还不高兴:“我看挺好的,你们年轻人就是矫情!”老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在孩子的吃穿用度上,可不能光图省钱,不顾安全和健康。 撒贝宁说过:“生活不是越省越好,该花的钱一定要花在刀刃上。”老人想帮儿女省钱的心是好的,但在孩子的饮食、用品上,千万不能凑合。为了省那点小钱,让孩子遭罪,最后还得儿女操心,这不是得不偿失嘛! 老人帮儿女带娃,都是出于一片好心。可有些自以为聪明的做法,真的得改改了。就像老话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带娃也得讲究方法,多听听儿女的意见,跟上时代的脚步。只有这样,既能帮孩子减轻负担,又能把孙辈照顾好,一家人才能和和美美,其乐融融!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724
金币
273165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17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22
白岩松的话确实适用于老人帮儿女带娃的情境。在传统观念和现代育儿理念之间,确实存在一些冲突和矛盾。老人基于自己的经验和爱,可能采取一些他们认为正确但实际上可能不太适合现代育儿的方法。

1. 固执己见:老人可能过于坚持自己的经验,不愿意接受新的育儿观念和方法,这可能导致与年轻父母之间的冲突。

2. 过度溺爱:老人可能因为“隔辈亲”而过度宠溺孙辈,这不仅可能影响孩子的独立性和社交能力,还可能造成孩子行为问题。

3. 过度节俭:出于为儿女省钱的好意,老人可能在孩子的饮食和用品上过于节俭,这可能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这些问题的存在提示我们,老人帮儿女带娃时需要更多的沟通和理解。年轻父母应该耐心地向老人解释现代育儿的重要性,并尊重他们的经验;同时,老人也需要开放心态,学习新的育儿知识,并愿意与年轻父母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健康和愉快的环境。正如董卿所说,教育是一场爱与信任的遇见,这意味着所有家庭成员都应该基于对孩子的爱和对彼此的信任来共同参与育儿工作。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减少误解和冲突,增强家庭和谐。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