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猝死高发,五件高危事需避开
热天猝死高发原因
夏季确实是猝死等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的高发季节。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70万人,平均每12秒就有1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1人死于脑卒中,且脑卒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夏季是其高发期1。河南一项研究对16年间医院急诊猝死205例分析发现,夏季猝死率为20%;湖北法医研究对1280个心脏猝死案例分析发现,夏季(6 - 8月)猝死发生率是15%3。
夏季气温升高,人体为了散热会使血管扩张,汗液大量排出,容易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研究表明,血液黏稠度每升高1个单位,脑卒中风险就会增加约16%。同时,高温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压波动。特别是当气温超过35℃时,脑卒中发病率可能比平时高出20%以上。此外,夏季人们常感口渴而大量饮水,却往往忽略了电解质的补充,导致血液渗透压失衡,清华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数据显示,夏季低钠血症患者比例比其他季节高出近一倍1。
五件高危事
贪凉猛吹空调,温差过大
许多人在炎热天气下进出冷气环境,享受秒冷的快感。然而,温差过大会导致血管突然收缩,使原本就黏稠的血液在狭窄的血管中形成栓子的风险大增。特别是对于本就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群,这种温差刺激更为危险。建议室内外温差控制在7℃以内,从室外进入空调房前可先在过渡区域停留几分钟,让身体逐渐适应温度变化1。
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
许多人在高温天气仍坚持户外运动或工作,殊不知这是脑卒中的重要诱因。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研究发现,在35℃以上高温环境中连续活动超过2小时,脑卒中风险增加约130%。特别是对于老年人、肥胖者以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这种风险更高。高温天气应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进行户外活动,必要时可选择室内麻将、棋牌等休闲方式放松身心1。
大量饮酒或冰镇饮料
很多人误以为夏季饮用冰镇啤酒可以消暑降温,实际上这是极其危险的行为。酒精会导致血管扩张,增加心脏负担,同时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加重脱水状态。武汉同济医院的数据显示,夏季每100例脑卒中患者中,有约32例在发病前24小时内有饮酒史。夏季解渴应选择温水或常温水,每天保证1500 - 2000ml的水分摄入。如需饮用含糖饮料,建议控制在250ml以内,并避免极冷饮品1。
情绪剧烈波动
夏季人们容易烦躁、易怒,情绪波动会导致血压升高、血管收缩。湖南省人民医院的一项研究表明,情绪激动后30分钟内是脑卒中的高发时段。保持平和心态,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对预防脑卒中至关重要1。
运动后不当处理
夏季高温时运动,如果运动后处理不当也容易诱发疾病。比如运动后立即大量饮用冰水,运动后迷走神经处于激活状态,使心率和血压逐步下降,而大量饮用冰水对消化道的刺激则可能会过度强化迷走神经的张力,导致血压和心率下降得过快从而诱发休克、急性心肌梗死。运动后应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要少量多次饮水,对于喜欢喝冰水的,也不能大量饮用,可以小口小口饮用。运动前后都要有一个过渡,开始前要做适当的热身运动,使心肺提前适应接下来的高强度运动状态。运动完后不要立即停下休息,要适当地做一些小幅度运动,如慢走或慢跑,帮助身体逐渐过渡到稍平静状态,等心跳和呼吸节律恢复到正常后,再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