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奇葩村名大盘点
生僻字类村名
石石矍村
石石矍(读音 què)村位于澄迈县老城镇,是海南冯氏渡琼后的第一个定居点,被称为“海南冯氏第一村”。村名中的“石矍”是生僻字,古代的《康熙字典》、当今的《现代汉语词典》等都不收录。其得名源于村北沿岸之海盛产秀石,受海浪拍激会发出“礐礐”声,村民呼“礐”为“石矍”,故得名石石矍村。如今村里这种发出“礐礐”声音的奇石难寻踪迹,但村名却保存了下来,如此独特的生僻字村名,使用至今,十分奇特。
易误解类村名
付马村
付马村位于东方市四更镇西北部。此村本名“附马”,听起来像“驸马”,容易让人误解为皇帝的女婿“驸马”。实际上,“附马”原义为“以马代步”,后人为简化而改“附马”为“付马”。据说宋代之后,这一带为屯兵驻地,众多战马在昌化江下游饲养,付马村毗邻屯兵驻地,村民多为屯军养马。村里还曾有不少家道殷实的人家养马代步,村子东南面 6 公里处的“马岭”,便是当年放马的地方,现在村子东边还有跑马道和练马场的遗址。
霸气类村名
皇帝村
皇帝村位于儋州市海头镇东南角,是一个背靠山丘、前有水田的小村庄。其得名与海南历史上的符南蛇起义有关。明代符南蛇领导的黎族起义影响巨大,传说他手下有多达十万的兵马,起义虽以失败告终,但符南蛇被后人视为土皇帝,村子也因此得名皇帝村,且一直沿用至今。如今,在进入皇帝村的路口,仍可看到符南蛇故居的石牌。
王炸村
王炸村位于昌江十月田镇。此村名并非扑克牌斗地主游戏中牌型最大的“炸”,村名来自一种树的音译。《昌江县志》记载,因该村长着茂盛的厚皮树,以黎话汉字译音得名王炸村。该村几经迁移后,现分成两个自然村,分别是王炸村和王炸新村。
奇特寓意类村名
洗脚水村
洗脚水村位于儋州市那大镇北郊。村子因村前过去有一条小溪,水不深,恰好到脚跟,村民路过踏入小溪,如同洗脚,因此被称为洗脚水村。此外,20 世纪 60 年代末,这里的田地曾作为培养优良水稻的良种场,村子又得名良种场。
什么东村
“什么东”是当地黎语的音译,“什”指的是水田,“么”指的是“换”,“东”指的是“锣”,村名直译是“以水田换锣”,大意是“通过敲锣来保护水田”。这种命名来源于古老的生活方式,当地人在遇到洪水、火灾等紧急情况需要保护水田时,会敲锣来传递信息,这种生活方式深深印刻在村民的脑海中,最终成为村子的名字。
如果去海南旅游,这些奇葩的村名可能真会让导航“犯难”,但也为旅途增添了不少趣味。游客在欣赏海南美景的同时,还能探寻这些村名背后的故事和历史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