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恒山下的惊喜小城——山西浑源
神秘的历史与独特的地理
浑源县隶属于山西省大同市,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因浑河发源于县境内而得名。它历史悠久,有着2300年厚重的历史文化,自古就是沟通内蒙、河北的枢纽以及屏障京津的门户,也是晋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与普通四方形城垣的古城不同,浑源县城的城垣如龟状的八边形,街道多弯曲斜街,似蛇行一般,所以有“龟城蛇街”之称,龟与蛇合体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北方守护神“玄武”,加上境内的北岳恒山是古中国北部疆域边界的象征,使得浑源极具神秘色彩。
丰富的文物古迹
悬空寺
悬空寺位于浑源县永安镇南七里,始建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它“悬挂”于壁立千仞的恒山主峰对面、海拔1600米的翠屏山之上,上方是危危巨石,下方是悠悠深谷,唐峪河从深谷前流过。从悬空寺最高处的殿阁底部到下方河谷的高度约为90米,相当于现代城市小区里30层楼高。诗仙李白游悬空寺后挥毫写下“壮观”二字,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其著作《徐霞客游记》中称赞悬空寺为“天下巨观”,著名文物专家郑孝燮题词“悬空寺玄、绝、奇、险,百来百看不厌”。悬空寺全木结构,以前甚至都没有立柱,全靠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廊栏连为一体的榫卯结构,充分展现了古人的力学智慧。
永安寺
永安寺位于浑源县城东北鼓楼北巷,被称为“大寺”。它最早建于金代,因火灾被毁,元代初期在废墟上重新建造,后经历元代3次增建规模一度空前繁华。现存的永安寺主要为三进院落,从南到北分别是山门、天王殿、传法正宗殿以及东西侧殿和钟鼓楼。传法正宗殿是在1315年增建后的遗存,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庑殿顶,殿顶中部以黄色琉璃瓦覆盖。殿内支柱排列沿袭金代做法,减去前槽金柱,扩展建筑物的内部空间,殿内明间增设天花和藻井,制造精巧。传法正宗殿四壁还满布明代壁画,壁画分为135组895尊人物,色泽基本完好,绘有儒、释、道三教人物百余,是明代壁画中的上乘之作。殿檐下挂有木匾,上书“传法正宗之殿”六个大字,是元初著名书法僧人雪庵和尚绝品手书。
圆觉寺
圆觉寺被称为“小寺”,以其800多年的金代密檐塔闻名。现存建筑不多,但中间的这座古塔就足以让人惊叹。整座砖塔分为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基座高约4米,虽为砖塔结构建筑,但基座却效仿了木结构建筑的斗拱艺术,并雕刻有精美的图案,显得古朴大气。塔身为9层,其中第一层的四面各有一扇小门,这些小门仅有一扇门是真的。
栗毓美墓
栗毓美是浑源县本地人,他用各种办法使河南黄河五年无灾,百姓念其恩德为他修祠造庙,拜为河神。1840年,栗公积劳成疾病逝任上,道光皇帝特地为他在家乡浑源修了一座陵墓。大门两侧有两座碑亭,立有汉白玉的巨碑,刻有道光皇帝的祭文。朱门双开,有一条宽阔的神道,两旁分列着石羊、石虎、石马以及文臣武将。墓丘由汉白玉围砌,墓前是森森的松柏,墓内有室,室内有碑,碑上有他的好朋友、两广总督林则徐写的墓志铭。
特色美食
当地还有不少特色美食,比如浑源有名的小媳妇凉粉,是用土豆做的,口感韧而滑,加的辣椒油香而不辣,还搁了豆腐干和蚕豆,相当有特色。5块钱一张的馅饼也很实惠,皮薄馅多汁水也多,猪肉大葱馅调得很香。
总之,浑源这座小县城虽然名气不大,但无论是神秘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建筑风格,还是丰富的文物古迹和特色美食,都能给人带来诸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