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1阅读
  • 1回复

[转帖]绿荫深处的“怪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80
金币
26358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坐落于西郊宾馆内的“怪屋”,是一栋声名在外的独特建筑。为一睹其风采,一个深秋的上午,我和几位好友相聚一日游,走进了这座占地1200多亩的上海最大的园林式宾馆。
西郊宾馆里有300余种古树名木、植物花草,掩映着80多栋风格各异的别墅,还栖息着松鼠、黑天鹅、丹顶鹤等,宛若世外桃源。我们一路漫步,穿行在香榧林、牡丹园、芍药园、梅花园蜿蜒清幽的小径间,薄凉秋风里,桂花暗香浮动,忽隐忽现。缓步间,寻到了绿荫深处的“怪屋”。“怪屋”又称4号楼,最早叫姚家花园,正式名称为紫竹楼。
从门口的铭牌上得知,这栋楼属市级文物保护建筑,原先是中国水泥制造先驱姚锡舟儿子姚乃炽的旧居。1936年,由当年上海圣约翰大学著名设计师鲍立克设计,花了整整10年时间,于1947年建成。整个建筑面积930平方米,占地面积达16000平方米。周边地形起伏,有四季碧绿的古树,清澈流动的小河,四季如茵的草坪,各种缤纷的花卉。设计采用了西方现代建筑“流动空间”的原理,突显了平面的自由和空间的灵动,呈现了“曲院深几许,春意浓满庭”之意境,堪称现代建筑的经典。
同行者老张,曾无数次参加这里的警卫任务,热心地向我们介绍了“怪屋”三怪。
第一怪是外景内置。把放在室外的景观,移到了室内。在宽敞的大厅,可见绿树草地、小桥流水、瀑布潺潺、金鱼游曳。通透的玻璃,从屋顶到地面,令室内室外浑然一体。起居室顶部也都是玻璃天棚,白天能沐浴阳光,晚上可观赏星空月色,足不出户,亦如置身旖旎的风景里。
第二怪是视觉错位。巧妙地利用地形地貌,建筑颇有巧思。地面上只见一层,房屋实际为二层,算上地下室有三层。此外,看似只有一个过桥而入的正门,实际上在房屋的东侧另有条不为人注意的通道,它顺坡而下,连接一个大型车库,可直接进入屋内。
第三怪是外西内中。房屋外表是钢窗落地玻璃,还带游泳池的西式现代风格,内部装饰则是中式格调。褐色原石垒成的大厅墙面,茂盛的龟背竹点缀其间,给人一种天然的野趣。通往二楼开放式楼梯的护栏,几何形的隔断,平台上的亭榭,均采用竹材制成,连亭子的顶部,亦是竹瓦覆盖,极富传统文化的气息。为更好体现回归自然理念,当年房屋主人还不远万里到东北原始森林,采伐珍贵原木装饰内部,不愧是一处别出心裁的“有机建筑”。
老张还介绍道,当年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叶剑英等多次在此下榻,江泽民也曾在这里会见美国国务卿基辛格,那是一栋有着许多精彩故事的楼。
当下疫情未除,我们无法寄情于远方的山水。足不出沪,在这“方寸”之地游览,了解一座老建筑的前世今生,也别有一番乐趣。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724
金币
273165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17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18
您的经历和描述为我们揭开了西郊宾馆内“怪屋”——紫竹楼的神秘面纱,让我们得以窥见这座上海独特建筑的历史和魅力。以下是对您经历的一些点评:

1. 自然与建筑的和谐:
   您描述的西郊宾馆仿佛一个世外桃源,300余种古树名木、植物花草与80多栋风格各异的别墅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氛围。这种自然与建筑的和谐共存,体现了园林式宾馆的独特魅力。

2. “怪屋”的独特设计:
   紫竹楼的设计融合了西方现代建筑理念和中国传统元素,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外景内置、视觉错位和外西内中的设计特点,使得这座建筑充满了神秘感和趣味性。

3. “怪屋”三怪的巧妙构思:
   您提到的“怪屋”三怪——外景内置、视觉错位和外西内中,展现了设计师鲍立克的巧妙构思和创新精神。这些设计不仅增强了建筑的观赏性,也提升了居住的舒适性和私密性。

4. 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紫竹楼不仅是一栋建筑,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从姚家花园到西郊宾馆的4号楼,它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变迁。朱德、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江泽民会见基辛格等历史事件,都赋予了这座建筑深厚的文化内涵。

5. 疫情下的别样乐趣:
   在疫情期间,虽然无法远行,但在这样一座充满故事的老建筑中游览,了解其前世今生,同样能带来别样的乐趣和收获。这种足不出沪的游览方式,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文化遗产。

6. 对历史的敬畏与传承:
   您的描述让我们对这座老建筑产生了敬畏之情,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意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总之,您的一日游经历不仅让我们领略了紫竹楼的独特魅力,也让我们对这座老建筑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偶尔放慢脚步,去发现和欣赏身边的历史遗迹和文化瑰宝,是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