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演员那尔那茜助教身份争议及教育公平质疑事件,综合多篇报道的核心信息梳理如下:
一、核心争议:助教身份真实性
上戏官方否认
上海戏剧学院人事处工作人员明确表示:从未聘任那尔那茜担任助教,其身份仅为通过内蒙古定向委培政策录取的学生46。校方称相关报道中的助教说法不实
多方证据反驳校方说法
本人陈述:那尔那茜在多次采访中自称2012年从挪威留学后,曾在上戏担任助教,并以此身份参与《封神》剧组面试。
导演佐证:《封神》导演乌尔善在采访中提到,因其“在上戏担任一年助教”的背景邀请她加入剧组。
亲属及公开记录:其堂哥曾公开宣传她“回国即被母校聘为助教”;网友亦发现上戏官网2016年动态中将其列为“15级表演课专业老师”。
二、教育公平质疑焦点
高考录取合规性
定向委培政策滥用:那尔那茜被指以北京户籍学生身份,通过内蒙古定向委培通道考入上戏(2008年)。该渠道录取分仅179分,远低于普通考生400-500分的分数线。
被疑“特权操作”:网友举报其存在“空挂学籍”“人籍分离”“高考移民”等问题,父母背景被指与上戏管理层关联密切(网传父亲为央视领导、母亲为上戏教师)。
委培协议违约争议
定向委培生按规定需返回生源地工作,但她毕业后未履约赴内蒙古,反而违约留学挪威,被质疑占用贫困地区教育名额16。
留学归国后未按协议补偿损失,直接以艺人身份出道,引发“浪费国家资源”的批评。
三、事件升级与舆论反应
校方回应矛盾
上戏仅否认助教身份,但对录取合规性、违约处理等关键问题拒绝回应,被质疑“避重就轻”。
舆论压制争议
相关热搜遭撤除,讨论帖文被删除,疑似团队控评。
网友要求彻查其高考资格及校方是否包庇特权。
公众诉求
呼吁教育部门介入调查其高考资格、委培违约追责流程,并要求上戏公开当年委培生录取细则。
四、事件影响与待解疑问
争议点 现状
助教身份真伪 校方否认,但本人、剧组、亲属多方证实,矛盾未解
高考录取合规性 低分录取、跨省政策套利嫌疑严重,未获官方澄清
违约留学责任 未履行委培协议,是否被追责成谜
校方公正性 拒绝对话、删帖控评,加剧公众质疑
总结
事件本质已超越明星个人争议,直指教育特权与制度漏洞。公众核心诉求为:
彻查那尔那茜高考资格及校方录取程序;
公开委培违约追责机制及结果;
推动教育公平政策透明化,杜绝“世袭罔替”。
目前当事人及校方均未就实质问题回应,事件仍在发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