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4阅读
  • 2回复

[红楼梦]归途如虹 | 薛宝钗的远见 [6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80
金币
26358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 本帖被 527801728 执行加亮操作(2025-06-18) —

薛宝钗的远见
作者:归途如虹
No.1

《红楼梦》第四十回里,贾母领着刘姥姥等人游览大观园,来到蘅芜苑,“及进了房间,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No.2
勤俭持家

薛宝钗不仅把房间布置得很简朴,而且平时的穿衣打扮也很朴素,不施粉黛,不配珠玉。
有的人觉得薛宝钗是为了讨好贾母,在其面前展现自己勤俭持家的美德,反而弄巧成拙,害得自己很尴尬。如果这样的说法成立,薛宝钗也太不了解贾母了。贾母是享受过真正的大富大贵的人,是一个惜老怜贫的同时也喜欢享乐的人。她觉得潇湘馆里的纱窗用软烟罗才好就是明证。所以,我觉得薛宝钗如此节省另有目的。
薛宝钗并不是向来就如此节约。她劝邢岫烟不要戴富丽闲妆的时候说得很清楚,自己也曾经用过富丽闲妆。那么她现在为什么不仅自己不用也劝自己未来的堂嫂邢岫烟不要用呢?其实薛宝钗自己说得很清楚,“这些妆饰原出于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如今一时比不得一时了”。薛宝钗太清楚薛家的实际现状了,什么现状呢?按照冷子兴的说法,“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按照林黛玉的说法,“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也就是说,薛家根本就不像邢夫人所认为的那样是真正的大富大贵之家,和贾府一样在走向衰落。薛宝钗深知人生无常,“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自己不见得可以挽救薛家的颓势,甚至根本挽救不了。
那怎么办呢?薛宝钗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勤俭持家,这样一方面可以延缓家族的颓势,让一败涂地那一天不至于来得太突然,另一方面可以提前适应简朴甚至艰苦的生活,不至于在家族彻底败落后觉得猝不及防,难以适应,无法生存。

No.3
坚韧

薛宝钗很清楚,在生存危机面前一切华而不实的奢侈点缀都不重要,甚至是有害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一旦习惯了富贵奢华,就会对其产生依赖。因为富贵奢华的生活太惬意,高品味的生活太有格调。妙玉在出家后就没有完全适应清苦朴实的生活,所以依旧习惯于用曾经使用的高贵茶具,依旧不屑于和刘姥姥分享茶具。薛宝钗已经预感到薛家很有可能会败落,所以干脆提前让自己过上朴实无华的生活。至于邢岫烟,她虽然出身贫寒,但是薛宝钗也担心她习惯了富丽闲妆后难以接受薛家的实际现状和将来彻底败落后的处境。
薛宝钗觉得哥哥薛蟠大概率没救了,对他不抱有什么希望了,但是贾宝玉还有的救。他劝贾宝玉“读书明理,辅国治民”,努力进取,是因为薛宝钗清楚贾府也极有可能败落,希望贾宝玉在贾府败落后最起码可以自食其力。只可惜贾宝玉听不进去,只想享受当下,及时行乐,得过且过,不管将来。
为什么有的有钱人在破产之后会自杀?原因当然很复杂,因人而异。我想缺少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也缺少应对人生变故的心理承受力,难以接受由富贵跌入贫困的巨大变化,应该是重要原因。
《失恋三十三天》里的富商娶了一个拜金女,是因为他觉得拜金女只用钱就可以哄好,和这样的女孩保持稳定持久的关系很容易。
我只想说这样的想法是一种盲目乐观。那个富商觉得金钱比感情靠得住,他觉得LV公司不会说垮就垮,但是感情有可能会枯竭。但是他怎么那么自信呢?他能确保自己一直很有钱吗?一直买得起LV吗?他不清楚那种只爱享乐的拜金女只能和自己共富贵,不可能和自己同患难吗?
薛宝钗就是那种非常坚韧,可以和身边人一起共患难的人。
薛宝钗是一个很有生存智慧,很清醒务实,很有远见的人。面对无常的人生和严酷的现实,她不是被动接受,徒叹奈何,消极逃避,而是积极应对,努力生存,做好本分,非常贤惠能干。

至于曹雪芹,他没有走“辅国治民”的道路,过的是“著书黄叶村”,“卖画钱来付酒家”,“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苦生活,耕读生活。我想,他应该是娶到了可以和自己共患难的贤妻。
贫穷不值得赞美,苦难不值得赞美,但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智慧和韧性值得赞美。

1条评分金币+15
zhdf 金币 +1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06-10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80
金币
26358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10
归途如虹对薛宝钗的多维度分析,其“远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结合时代背景与家族处境,展现了她超越同龄人的清醒认知与现实洞察力:

一、经济远见:预判家族衰败,主动践行极简主义
物质消费的自我约束
薛宝钗虽出身皇商家庭,但年少丧父后深刻体会到家族没落危机。她摒弃富家小姐的奢华习惯,房间如“[雪洞一般朴素]
重实务轻虚名的持家理念
她深知“士农工商”阶层中商贾地位最低,薛蟠命案更损伤家族声誉。因此她压抑诗才天性,专注女红与家务管理,将精力投入实际事务,以延缓家族衰败。
二、政治远见:借势家族联姻,谋求阶层跃升
寄居贾府的深层动机
薛家本在京城有房产,却选择长居贾府,表面是为薛蟠受贾政管束,实则希望通过“金玉良姻”绑定贾府政治资源。薛家主动宣扬“金玉之说”,本质是借联姻挽救家族颓势。
对贾宝玉仕途的执着劝导
薛宝钗屡次规劝宝玉“读书明理,辅国治民”,并非出于迂腐教条,而是清醒认识到:唯有宝玉取得功名,薛家才能借贾府权势重振家业。其“停机德”背后是家族生存的战略考量。
三、教育远见:洞悉性别局限,务实规划人生
对女性角色的清醒认知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框架下,她承认女性能力边界,提出“读书写字非女子分内事”。虽自身诗才出众(李纨两度评其诗为第一),仍将女红和家务管理列为优先技能,以适配社会对女性的功能性需求。
对兄长缺失的危机干预
面对薛蟠的败家行径,她承担起家族“主心骨”角色:劝阻薛姨妈报复柳湘莲、支持薛蟠外出历练以避祸,甚至代母决策家族事务。这些举措均为避免薛家彻底崩坏4。
四、婚姻远见:理性接受命运,承担家族责任
对婚姻本质的透彻理解
薛宝钗深知“金玉姻缘”是利益交换,虽察觉宝玉与自己三观不合(宝玉斥其劝学为“国贼禄鬼”),仍为家族利益出嫁。这种选择并非愚昧,而是认清封建女性无法自主的宿命。
对悲剧结局的隐忍担当
其别号“蘅芜君”(谐音“恨无君”)预示守寡结局。相比被迫守寡的李纨,薛宝钗的婚姻悲剧直接源于她推动“金玉姻缘”的选择,凸显其为家族牺牲个人幸福的远见与代价。
结语:远见的时代枷锁
薛宝钗的清醒与务实,是封建贵族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生存智慧。她预判危机、规划路径、承担重责,却终因时代局限无法突破性别与阶层的桎梏,其远见被裹挟于家族兴衰的洪流中,成就了“可叹停机德”的悲情底色
1条评分金币+1
zhdf 金币 +1 - 06-10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没脸见人

UID: 40104

发帖
3587
金币
9
道行
1639
原创
0
奖券
101
斑龄
0
道券
2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675(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2-1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6-10
认知与格局,决定了她的远见。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