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巩义:历史厚重的小城
巩义概述
巩义市地处中原腹地,南依嵩岳,北濒黄河,东瞻河南省会郑州,西望九朝古都洛阳。它历史悠久,早在30万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是华夏文明发祥地的核心地区之一、河洛文化的摇篮,也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
北宋皇陵——历史的见证
规模与布局
北宋皇陵位于巩义市西村镇、芝田镇、回郭镇和市区,埋葬了除钦、徽二帝之外的7位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宋太宗赵炅的永熙陵、宋真宗赵恒的永定陵、宋仁宗赵祯的永昭陵、宋英宗赵曙的永厚陵、宋神宗赵顼的永裕陵、宋哲宗赵煦的永泰陵),加上赵匡胤之父赵宏殷(追谥为宣宗)的永安陵,俗称“七帝八陵”。同时,围绕八陵还葬有皇后陵、皇室宗亲墓、名将勋臣墓,形成了一个面积达156平方公里的帝王陵墓群。在一个县域集中营造这么多皇帝陵墓,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文化价值
巩义宋陵是中国现今保存最完整的两大帝王陵墓群之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形象地称为“地上的露天石雕博物馆”。这里地面石刻尚存1027件,总面积189.04平方公里,是我国现存面积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陵之一。宋陵与村居、农田早已融为一体,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一代代农民在这里耕耘,孩子们在石像生的注视下长大,每一次夕阳都在宋陵间投下泛黄的斜晖。
杜甫老家——诗圣的起点
诞生之地
坐落于南瑶湾村笔架山下的几孔窑洞,是中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出生的地方。“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儿时的杜甫也像其他调皮小朋友一样,喜欢爬上树去摘枣吃。他的一生从这里出发,留下众多佳作名篇,构成了一部诗史。
景区特色
杜甫故里是一处人文式文化互动体验景区,同时又是一处古色古香、赏心悦目的园林式游览景区。景区以笔架山和杜甫诞生窑为核心景观,采用室内展示与户外景观相结合的方式,途径杜公祠—瞻雪阁—上院—壮游园—三友堂—怀乡苑—万汇园一线,系统介绍杜甫的生平经历,以及杜甫思想的成熟和变化过程,演绎了一个真实而又全面的诗人杜甫。
其他文化瑰宝
巩县石窟
巩县石窟位于巩义市河洛镇寺湾村,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是北魏皇家开凿的大型石窟之一,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其中飞天、帝后礼佛图构图完美,保存完整,是北魏石刻艺术的代表,在雕刻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双槐树遗址
该遗址的三重环壕,显示出聚落布局上的高规格和整体规划,是早期都邑城市形态的源头和肇端;一门三道结构,开创了高级别国家礼仪建筑的特殊造型,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民族经典思想
康百万庄园
河洛水路运输历史中诞生的河洛康家,如今的康百万庄园是华北黄土高原堡垒式建筑的代表。遍布庄园的砖雕、木雕、石雕等艺术构件,刀法细腻、工艺纯熟、形神兼备。其家族兴盛400多年,有“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之说。
常香玉相关印记
行走在河洛镇南河渡村,一架名为香玉剧社号的米格–15喷气式飞机模型特别引人注目,这是常香玉家国情怀最具代表性的体现,常香玉故居也在这里。
巩义这座小城,古今贤能辉映,文人的笔墨、商人的算盘、艺人的水袖,共同构成了其厚重的文化底蕴,散落在巷陌间的非遗瑰宝更是这片土地生生不息的血脉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