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3阅读
  • 1回复

[转帖]国际饭店情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80
金币
26358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font=ËÎÌå,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上海人都有国际饭店情结,上世纪70年代,举办婚宴都爱选这里。这里曾是远东最高楼宇,共有24层,地下两层,总高83.8米。曾有老上海风趣地说,每每走过南京路,要抬头看看高耸的国际饭店,帽子也掉了下来!而我虽从未走进国际饭店,但每次经过总是满满的自豪感,这是上海第一高楼,气派!直到90年代初,有记者朋友在国际饭店举行婚礼,我被邀请时好激动,能在国际饭店享用美餐,太过瘾了! 癸卯年元宵节,我终于一了多年夙愿——在国际饭店住一晚。

元宵节下午,我们和儿子儿媳自驾前往,黑色大理石的外墙那么熟悉和亲切。饭店右侧西饼屋购买蝴蝶酥的人们排了几十米长队,从黄河路一直拐到了南京路!

我们信步跨进旋转门,门楣上有个数字:1934。国际饭店建成于1934年,那年12月1日正式营业。

这天的国际饭店大堂前有一尊别致漂亮的几何造型元宵灯,以这节日主题喜迎宾客。踏上柔软地毯,整个大堂一览无余:左侧是前台,右角是一架黑色三角钢琴。多年以前来参加朋友婚礼的那天,我站在琴边或坐琴凳上佯装弹琴拍了许多照片,留下了美好印记。今天我同样站在琴旁定格下精彩瞬间,往日回忆齐上心头。

仰望挑空开放的半圆形二楼,金属栏栅交错相叠,仿佛在五线谱上跳跃的音符,层次感很强。两边对称的弧形楼梯,华丽大气。大堂休憩区里摆放着沙发桌几组合,灯光柔和,环境雅致,人们悠然享用着下午茶。精致、雍容、厚重,低调奢华,温馨浪漫!

办好入住,拿到房卡,我们进入房间。物件虽有些陈旧,带着岁月的痕迹,但是简朴洁净,玲珑紧凑,让人有种归家的放松感。拉开窗幔,杏花楼、功德林、长江剧场等招牌历历在目。房间的电视里正在介绍着国际饭店近百年历史:它曾经也叫派克饭店,因为百年前南京路叫派克弄。如今国际饭店四个大字下还标注着英文“PARK HOTEL”。

此时门铃响起,服务员送来了下午茶,我们喝了红茶,吃了蝴蝶酥等点心,外出去逛南京路。国际饭店现已晋升为四星级,它右侧是大光明影院,左侧是体育大厦和金门饭店。对面曾是30年代跑马场,现已是人民公园。

晚上,我们逛过南京路步行街,在新世界用过晚餐,在第一百货9楼看过“梵高星空艺术馆”,回到国际饭店。远远望去,暮色中的高楼半腰上,淡淡的橘红灯光掩映闪烁,如一层夕阳笼罩,沉静幽美。世事巨变,历经风雨的国际饭店,以平和素美的身姿静观一切,与繁华的南京路组成一道和谐的靓丽风景线。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727
金币
273171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17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07
  国际饭店:上海人心中的地标

  国际饭店,这座位于上海南京西路的地标性建筑,自1934年建成以来,一直是上海人心中的骄傲。它不仅是上海第一高楼,更是这座城市历史和文化的见证者。从上世纪70年代的婚宴首选,到如今的四星级酒店,国际饭店承载了无数上海人的记忆和情感。

  一、历史背景

  国际饭店建成于1934年12月1日,由金城、盐业、大陆、中南四大银行共同投资兴建。它原名“四行储蓄会大厦”,后改为饭店,并因位于Park Road(派克路,即今黄河路)而得名“Park Hotel”。国际饭店高24层,地下两层,总高83.8米,曾是远东最高的楼宇,被誉为“远东第一高楼”。

  二、建筑特色

  国际饭店的建筑风格仿美国早期摩天楼形式,立面强调垂直线条,层层收进直达顶端,高耸且稳定的外部轮廓,尤其是十五层以上呈阶梯状的塔楼,表现出美国装饰艺术风格的典型特征。所有材料均取之国内,底层到三层镶贴青岛崂山黑花岗岩饰面,4层以上全部镶贴棕色泰山面砖,显得非常典雅庄重。

  三、文化意义

  国际饭店不仅是上海的地标性建筑,更是这座城市的文化象征。它曾是名流汇聚之所,宋美龄、张学良、陈纳德等都是常客。1949年,陈毅市长在饭店接见了解放军团以上指挥员。1959年,郭沫若登上饭店屋顶欣然题诗两首。这些历史事件和名人轶事,为国际饭店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四、个人记忆

  对于许多上海人来说,国际饭店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上世纪70年代,举办婚宴都爱选这里。老上海们风趣地说,每每走过南京路,要抬头看看高耸的国际饭店,帽子也掉了下来!这种幽默的背后,是对国际饭店的深深喜爱和自豪感。

  五、现代体验

  癸卯年元宵节,作者终于实现了多年夙愿——在国际饭店住一晚。从黑色大理石的外墙到大堂内的几何造型元宵灯,从旋转门上的“1934”到大堂休憩区的下午茶,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精致、雍容和厚重。房间虽有些陈旧,但简朴洁净,让人有种归家的放松感。晚上,在南京路步行街漫步,回到国际饭店时,暮色中的高楼半腰上,淡淡的橘红灯光掩映闪烁,如一层夕阳笼罩,沉静幽美。

  六、结语

  世事巨变,历经风雨的国际饭店,以平和素美的身姿静观一切,与繁华的南京路组成一道和谐的靓丽风景线。国际饭店不仅是上海的地标性建筑,更是这座城市历史和文化的见证者。它承载了无数上海人的记忆和情感,是上海人心中的永恒地标。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