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假装上班”现象
近年来,随着AI时代的到来和经济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面临着失业或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困境。为了维持生活的秩序感和避免家人的担忧,一些年轻人选择到“假装上班公司”度过他们的白天。这种现象不仅反映了当前社会的就业压力,也揭示了年轻人对于工作和生活的矛盾心态。
Ryan:寻找生活秩序的应届生
背景与现状
- 年龄与学历:25岁,艺术硕士毕业。
- 求职经历:回国后一年半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逐渐丧失了求职的心气。
- 健康问题:因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长胖了20斤,并查出中度脂肪肝。
加入假装上班公司的原因
- 偶然发现:在招聘软件上看到假装上班公司的招聘信息,觉得有趣便去体验。
- 适应生活秩序:早出晚归能够逃避父母的盘问,同时找回久违的生活秩序。
在公司的日常
- 工作内容:前4小时刷招聘app、改简历、投简历;后4小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看美剧、看书。
- 社交体验:与“同事”聊天,分享找工作技巧,感受到融入感与安全感。
内心感受
- 矛盾心态:虽然看不上规律的上班生活,但发现秩序能够带给他幸福感。
- 休息羞耻:内心深处仍为休息感到羞耻,认为不工作就是错误的。
飞鱼:创业者的社交平台
背景与动机
- 年龄与职业:30岁,直播公司老板。
- 创业动机:希望通过开假装上班公司结识朋友和合作伙伴。
公司运营
- 设施与服务:提供工位、电脑、Wi-Fi、空调、饮料、零食等基础服务。
- 筛选机制:对想来的客人进行筛选,确保他们有上进心,而不是在躺平摆烂。
社交属性
- 活动安排:每周有头脑风暴会议、休闲娱乐活动等,促进客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 心理支持:希望客人能够接纳现状,减少自我批判,找回价值感。
叉烧:咖啡店里的自由职业者
背景与现状
- 年龄与职业:29岁,曾在互联网大厂工作。
- 辞职原因:对大公司的工作感到不满,频繁跳槽后决定裸辞。
假装上班的方式
- 地点选择:在咖啡店假装上班,已经持续两年。
- 生活态度:逐渐对“没房、没车、没班上的街溜子”生活感到自洽,认为这是与父母和平相处的最好模式。
总结
“假装上班公司”的兴起,反映了年轻人在面对就业压力和生活困境时的一种应对方式。无论是为了维持生活的秩序感,还是为了寻找社交和合作的机会,这种现象都揭示了年轻人对于工作和生活的复杂心态。虽然“假装上班”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它为失业者提供了一个暂时的避风港,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和找回生活的节奏。在未来,如何更好地帮助这些年轻人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仍然是一个值得社会关注和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