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中,众多美人各具特色,各有千秋,黛玉的柔美、宝钗的端庄、湘云的娇俏、探春的刚烈无一不令人印象深刻。然而,最特别且令人难以忘怀的,却是王熙凤。她不仅美貌动人,聪明能干,而且年纪轻轻便成为了贾府的当家奶奶。
然而,尽管她具备如此非凡的美貌和才能,却始终无法赢得丈夫贾琏的真心。这其中的原因或许可以从她平日的穿着打扮中找到线索。让我们回到原著,探究其中的奥秘。
王熙凤第一次登场时,作者便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她的穿着。她的头发梳成金丝八宝攒珠髻,这种发髻以金丝结成,饰有八宝纹样,点缀着珍珠,发钗上更是插着五只凤凰,并且每只凤凰的尾巴上都挂着一颗珍珠。她的脖间则佩戴着一条赤金项圈,项链的珠玉联缀成盘旋状,宛如蛟龙蜿蜒,极为奢华。仅从这些首饰来看,其工艺之精致、材质之珍贵,足以彰显她高贵的身份。
她的衣服也是精心搭配的,金线刺绣的袄子和银鼠褂,让她的上身更加显得雍容华贵。而下身的“洋绉裙”则更加独特,这条裙子由外邦进贡,显然极为珍贵。所谓“洋绉裙”,是采用了细密的织法,通过细丝和生蚕丝交织而成。尤其是裙子上使用的刻丝工艺,复杂且耗时,往往需要数月甚至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件成品,显然其价值非同寻常。
这些璀璨夺目的装饰,也难怪贾府的黛玉对她的第一印象如此深刻:“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的确,王熙凤身上的珠光宝气看起来既耀眼又引人注目,显得格外抢眼。然而,尽管这是为了迎接黛玉进府而精心打扮的,但贾府本身就是一个世家大族,王家更是财力雄厚,然而如此奢华的装扮在某些人眼中,未免显得有些过于张扬。
有观点认为,凤姐如此盛装打扮,是为了显示她对黛玉这个外孙女的重视。然而,从她平日的穿着来看,这样的装扮显然已成为她的常态,丝毫不逊色。后来的描写中,作者特别提到,在“刘姥姥进荣府”这一场景中,王熙凤的家常打扮就足以让初次见到贾府大气豪华的刘姥姥惊愕不已。
那时,凤姐头上围着紫貂昭君套,昭君套是用貂皮制成的围巾,既保暖又装饰美观,整体气质华贵。她身着银鼠皮裙,披着灰鼠皮披风,散发着耀眼的光泽。即使此时她只是简单的家常装束,也依然贵气十足,让刘姥姥这种贫寒的乡下人愣住了。刘姥姥为了勉强求得一口饭,低声下气地向凤姐请求,而凤姐站在她面前,已是气度非凡,完全不像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二十两银子能够让他们全家度过一年的安逸生活,而这二十两银子,却远不够购买凤姐身上的衣物。
王熙凤的服饰与其他贾府女子截然不同。虽然贾府不乏美丽的女子,而且每位姑娘都才貌双全,才气出众,但凤姐的华贵装扮却显得格格不入。她身上的浮华装饰显然无法与那些气质优雅、才情出众的女子相匹敌,反而让她看起来有些失色。然而,内在的修养与涵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塑造出来的。在这种情况下,王熙凤自然需要通过外在的装扮来提升自己的魅力。
李渔曾说过“衣以章身”,古人也有“先敬罗衣后敬人”的说法,服饰不仅是审美的表现,还是一个人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王熙凤的华丽衣饰正是她作为贾府“大管家”的身份象征,也体现了她那泼辣、骄傲的个性。尤其是在迎接黛玉时,她所佩戴的“双衡比目玫瑰佩”玉佩,更是寄托了她对爱情忠诚与深切渴望的象征。她希望与丈夫心心相印,永不分离。然而,如果感情真挚,这样的玉佩又何必用来表白呢?
对于王熙凤来说,华丽的装饰犹如一副盔甲,给予她一些自信和底气,以弥补她内心的虚弱。她的身体因小产而一直虚弱,气血不足,让她的面容显得苍白。而她的丈夫贾琏,虽在外界纵横驰骋,却并不完全满足于凤姐的外在装扮,毕竟他曾接触过更多娇艳欲滴的女子。贾琏的心里,凤姐虽有美貌,却因她的骄傲与直言不讳,始终无法成为他理想中的温柔妻子。凤姐的强势个性和奢华装扮,在他眼中,逐渐变得乏味与无趣。
而贾琏的心头,始终无法满足的欲望,也从凤姐这里未曾得到,他更倾向于那些出身平凡的女子,这些女子没有过多的骄傲与矜持,愿意完全依附于他。尽管王熙凤外表华丽,能力非凡,但她在贾琏心中永远缺乏那种独特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