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曹雪芹的代表作,共一百二十回,其中第六回中,花袭人与贾宝玉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两人行了“云雨之事”,从此,贾宝玉对袭人依赖极深,俨然是她的“依赖者”,而袭人也常常对贾宝玉百依百顺,二人间的互动仿佛一对平凡人家的夫妻,甜蜜而亲密。
袭人原是贾母赠送给贾宝玉的丫鬟。贾府上上下下,从那一天起,便习惯性地把她看作“姨娘”,这个身份也渐渐地成为袭人内心的一部分,她不仅尽职尽责地管理贾宝玉的怡红院,而且在工作上也是尽心尽力,尽显对贾宝玉的忠诚。
袭人与贾宝玉的关系年复一年地维持着亲密无间,然而,尽管两人朝夕相对,襲人始终未曾怀孕,也未为贾宝玉生下子嗣,最终不得不嫁人,留下遗憾。为何会如此呢?这其中的原因令人深思。
袭人,原名花珍珠,出身贫寒,年少时便被家里卖入了大户人家。在贾母的照料下,她原是贾母身边的一名丫鬟,因其处事得体且非常勤勉,最终被贾母亲自选中,送到了贾宝玉身边。为了表达对她的喜爱,贾宝玉还为她改了名字,取名“袭人”,寓意着“花香袭人”,并且贾宝玉对她非常宠爱,“素喜袭人柔媚娇俏”。
袭人忠诚守信,在贾母身边服侍时,一直兢兢业业,到了贾宝玉身边后,也继续以同样的热情与责任心,照顾着他。尽管贾宝玉身边的丫鬟众多,个个各具特色,但袭人凭借自身的温婉与细致,始终在贾宝玉心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
贾宝玉是贾府的宝贵存在,身边伺候的人自然都是精挑细选的。贾母将袭人交给贾宝玉,也体现了她对袭人极大的信任和期许。而袭人在日常的照顾中,也成功地赢得了贾宝玉和贾府上下的青睐。她的能力甚至让贾宝玉的奶娘李嬷嬷感到了威胁,这也让她在贾府中引起了不少嫉妒。但即便如此,袭人从不因这些事情发泄自己的不满,反而总能通过巧妙的手段化解矛盾,保持大局的和谐。
袭人的宽容与隐忍,可以从她与晴雯的对比中看出。一次,贾宝玉从宁国府带回了豆腐皮包子,晴雯刚吃过饭便没吃,结果被李嬷嬷拿回家给孙子吃了。晴雯告知贾宝玉此事,贾宝玉因此生气。然而,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袭人身上时,态度却截然不同。
李嬷嬷以贾宝玉奶娘的身份,常常在贾宝玉房间逗留。一次,她见到贾宝玉为袭人准备的糖蒸酥酪,便提出要吃。面对袭人对李嬷嬷无理要求的反应,袭人并未愤怒或反击,而是委婉地表示自己肚子不适,劝李嬷嬷吃掉,并巧妙地引开话题,转移了贾宝玉的怒气。袭人并非不受委屈,而是懂得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始终将大局放在首位,宁愿让自己受委屈也要保持平和。
同样的情形,袭人也展现了极高的情商。一次,贾宝玉因茶事不满大发雷霆,结果李嬷嬷又趁机插手,整个局面因此变得更为复杂。可是袭人却毫不犹豫地将责任承担了下来,巧妙化解了局面,保持了贾府的和谐氛围。
此外,袭人对贾宝玉的关心几乎无微不至。例如,担心贾宝玉夜间着凉,她专门为他绣了肚兜,图案花团锦簇,目的就是让贾宝玉不拒绝穿上。她也常常温和劝导贾宝玉,而贾宝玉也都虚心接受。
《红楼梦》第六回中,贾宝玉在做春梦时遗精,袭人察觉到这一点,虽然心中羞涩,但依旧认真地与贾宝玉交流,两人第一次“云雨”,因此也建立了更深的夫妻关系。袭人心里明白,这一天迟早会到,因为作为贾母赠给贾宝玉的丫鬟,她知道自己在贾宝玉生活中的角色是特殊的,这不仅是她的责任,也是一份荣誉。
有学者认为,贾宝玉和袭人的第一次“云雨”,表明了贾宝玉对袭人的“夫妻之情”,但这一切也同时强化了袭人作为丫鬟的身份。在贾宝玉心中,林黛玉始终是一个高洁的理想女性,而袭人则更贴近他的日常生活,因此他们的关系可以在较少的心理负担下发展。尽管贾宝玉对林黛玉情深意长,但对于袭人,尽管也有特殊的情感,他在情感的表现上则显得更为随意。
袭人对贾宝玉的依赖也是显而易见的。她曾在家人面前说:“至死也不愿被赎回去。”这是因为,她深知自己在贾宝玉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并且由衷地喜欢留在贾府,哪怕是丫鬟身份,心中也感到安心与满足。
然而,尽管两人情感深厚,最终袭人并未能成为贾宝玉的正式妻子,而是嫁给了其他人,这个结局令人惋惜。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关系,才是《红楼梦》中的最终定局,虽然贾宝玉是一个风流多情的男人,但他与林黛玉的关系无疑最为深刻。贾宝玉最终选择了出家,也许正是因为他对爱情的理解逐渐变得空洞而无望。
虽然贾宝玉与众多女子有着深厚的感情纽带,但与林黛玉的心灵契合,才是他最终的归宿。袭人最终的悲剧,正是因为她和贾宝玉的身份差异,尽管他们有着真挚的感情,却注定无法有一个圆满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