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6阅读
  • 2回复

[红楼梦]王夫人对林黛玉的厌恶,真是藏也藏不住,当众给她难堪[4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1505
金币
375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28
斑龄
197
道券
1055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34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7-11
— 本帖被 527801728 执行加亮操作(2025-06-15) —

一个人过于优秀,就是一种罪过。
比如林黛玉,出身诗礼之族比干之后的林家,父亲又是士林典范、探花的履历,掌管过最高学术机构的兰台寺大夫,又掌管着国家重要赋税之要的两淮巡盐御史,就是本人,诗书也是一顶一的好,容貌是绛珠仙子下凡的神仙品格,拿着这样的一手王炸牌,让别人还怎么活?

当一个人的利益和林黛玉有了冲突时,他怎么办?比什么能赢?比哪一个部分能找到优越感和胜利感?都没有,这就是荣国府内,金玉一派表面上必须要保持自己的风度,但内心嫉妒、扭曲、愤恨的情绪是无法排解的,能想到这一层,就能理解金玉一派掌门人王夫人多处对林黛玉的动作变形了。
王夫人不喜欢林黛玉,因为她理想的儿媳妇的样子的薛宝钗,尤其是从利益关系上讲,对她个人而言,薛宝钗是自己的亲外甥女,如果娶薛宝钗进门,就等于将王、薛家的势力为自己加持。
但是贾母认准了贾林再次联姻,这对培养自己的力量并没有直接的好处,她当然反对,但又不能明着反对,只能暗地里搞破坏,只能私下做小动作,只能刻意设置障碍。
但是,因为倾向过于敏感,她对黛玉在言语上出现多次不妥、过分之举,证明了她对黛玉的厌恶,这个情绪有时候是真藏不住。
《红楼梦》二十八回,就在贾府清虚观打醮前一日,正发生元春赐礼和宝钗显摆元妃赐给她的红麝串子的那一天,也是金玉良缘和木石姻缘争斗白热化的时间段,表面上一团和气之下,两派人马正在夺取话语权,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端午节的家宴,贾母竟然和王夫人都没有一起过节。王夫人对黛玉的恶意忍不住表现了出来。

这一日中午,贾母派丫头到园子里喊宝玉黛玉吃饭,两个人就一同到上房来,王夫人见了,就问黛玉:“大姑娘,你吃那鲍太医的药可好些?”
小说里长辈如贾母王夫人呼唤晚辈的情景有许多,直接对话的,一般喊名字,当事人不在,交待给旁人说到姑娘公子时,也会直呼其名或者说:“你探春妹妹,你三妹妹、你二哥哥、你迎春姐姐、你二姐姐”等等。
王夫人这里发明的“大姑娘”是什么意思?这个大,从何说起呢?无论从哪里排行,黛玉都排不上一个“大”字,反而在荣国府,因为宝黛一同跟着贾母长大,“林妹妹”一词已是相当入了人心,就连湘云来贾府,不仅称呼林姐姐,也习惯跟着宝玉称呼黛玉“你林妹妹”。
当然了,我们不能随意恶意揣测王夫人这个称呼是带着恶意的,但作者唯恐读者看不出来,他提醒读者,王夫人为黛玉换了一名姓鲍的太医,小说没有说前因后果,只给出一个“鲍”姓,这个姓,在古文化中就是贬义,其源自秦始皇东游病逝沙丘后,赵高为掩饰始皇帝尸体之臭,用鲍鱼掩饰之。
所以,鲍,不仅仅表示表面的脏臭,还有阴暗、诡计、不可告人等意。《红楼梦》本身就有现实例子,贾琏的那位最令人诟病的偷情对象鲍二家的,所引发的风波,就是非常的不上台面。

所以,作者就用鲍的暗语,告诉读者,王夫人这里不怀好意,甚至有着不上台面的阴谋诡计。实际上,这个称呼一喊出口,就给人很疏离回避之感,果然,众人这里闲聊几句后,黛玉连与王夫人一声告辞也没有,就去了贾母的上房了。
还有一次是贾母领着刘姥姥和众人游览大观园,众人到了潇湘馆,作者在这里写了几句礼仪,就是说黛玉如何尽主人之礼,先请贾母入座奉茶,然后就是给王夫人奉茶,这时王夫人说:“我们不吃茶,姑娘不用倒了。”小说描述黛玉命丫头将自己常坐的一张挪到贾母的下首,请王夫人坐了。
读者脑补一下当时的情景,府里两位最重要的长辈来了,安坐上茶是最基本的礼仪,小丫头端茶不可能只端一杯,一定是茶盘内放了两杯甚至三、四杯,一杯奉了贾母,当然立刻会端起另一杯,这时候王夫人拒绝了,你为啥要拒绝呢?有这个必要吗?你不渴、不想喝水,哪怕是你由此想到被黛玉奉茶心里不舒服,你没有必要当着贾母、客人和众人的面来个拒绝啊,你接过来放一边桌上就好,为啥一定让人尴尬、让人进退都不是呢?
这里其实就能看出来,王夫人她的智商不够用,她很多是个以自己情绪为导向的下意识动作,总之,她不喜欢的,有时候她忘了顾大局、给他人面子,让大家都别尴尬,她没有这个能力。

这个事,贾母一点儿也没有惯着她,没一会儿就说潇湘馆这个窗纱不翠了,而且这个绿色的纱和院子里的竹子,颜色犯冲,审美不到位,就拿那个霞影纱给黛玉糊窗子吧。这事她就交代给王夫人了,想一想,王夫人那也是养尊处优的有权威的太太,这事交待给凤姐都有点多余,跟着的那么多管事媳妇大丫鬟们,贾母就这么给王夫人交代了一个糊窗纱的差事,这不仅仅是给黛玉找回尊严和面子,也是自己的权威和面子问题。
《红楼梦》看上去一派花团锦簇,但细节经不起推敲,里面都暗藏乾坤。
1条评分金币+15
zhdf 金币 +1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06-14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没脸见人

UID: 40104

发帖
3587
金币
9
道行
1639
原创
0
奖券
101
斑龄
0
道券
2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675(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2-1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5-23
太柔弱多情,生活会很不开心的
1条评分金币+1
zhdf 金币 +1 - 06-14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80
金币
26358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6-14
王夫人对林黛玉的厌恶表现
称呼上的疏离与暗喻
在《红楼梦》二十八回,端午节家宴前,贾母派丫头喊宝玉黛玉吃饭,王夫人见到黛玉问她时,用了“大姑娘”这个称呼。无论从哪里排行,黛玉都排不上“大”字,在荣国府“林妹妹”一词深入人心。并且作者通过王夫人为黛玉换了一名姓鲍的太医来暗示其不怀好意,“鲍”姓在古文化中有贬义,代表脏臭、阴暗、诡计、不可告人等意,如贾琏的偷情对象鲍二家的所引发的风波就不上台面,这一称呼喊出口,给人疏离回避之感,黛玉随后连与王夫人告辞也没有就去了贾母上房。

拒绝奉茶的失礼
贾母领着刘姥姥和众人游览大观园,到了潇湘馆,黛玉尽主人之礼先请贾母入座奉茶,然后给王夫人奉茶,王夫人说“我们不吃茶,姑娘不用倒了”。当时的情景下,小丫头端茶不会只端一杯,王夫人完全可以接过来放一边,她这样拒绝让黛玉尴尬,进退两难。

借晴雯表达对黛玉的厌恶
在第七十四回,王夫人听了相关话语触动往事,问凤姐“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你天天作这轻狂样儿给谁看?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王夫人厌恶晴雯,联系到林黛玉,说“病西施”的样子“轻狂”,言外之意指责林黛玉“轻狂”。

王夫人厌恶林黛玉的原因
利益考量与理想儿媳人选
王夫人理想的儿媳妇是薛宝钗,从利益关系上讲,薛宝钗是她的亲外甥女,若娶薛宝钗进门,能将王、薛家的势力为自己加持。而贾母认准了贾林再次联姻,这对王夫人培养自己的力量没有直接好处,所以她反对贾林结合,只能暗地里搞破坏。

林黛玉自身行为引发不满
得罪周瑞家的
第七回中,周瑞家的给林黛玉送宫花,林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这话直接得罪三个人。她嫌弃花就是嫌弃周瑞家的不会办事,周瑞家的一声不吭已代表不满;薛姨妈好意送宫花,她不说声谢还嫌弃,不尊重长辈。这种低情商的表现让王夫人不满意3。

让李嬷嬷下不来台
第八回,李嬷嬷劝贾宝玉不要多喝酒,林黛玉冷笑道“我为什么助他?我也不犯着劝他。你这妈妈太小心了,往常老太太又给他酒吃,如今在姨妈这里多吃一口,料也不妨事。必定姨妈这里是外人,不当在这里的也未可定”。李嬷嬷是贾宝玉奶娘,王夫人身边红人,她为人昏聩,林黛玉当面让她下不来台,她很可能会和王夫人“学舌”,使王夫人对林黛玉产生不好的印象。

贾宝玉相关因素的影响
林黛玉对贾宝玉的“控制”印象
宝黛日常相处中,林黛玉占据主动,贾宝玉被予取予求。每次贾宝玉在林黛玉跟前“低眉顺眼”地哄着劝着,让王夫人感觉不喜欢,她自己训夫有方,不能接受未来有个控制她儿子的儿媳妇。

贾宝玉的宣传反效果
第三十二回,贾宝玉说“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他生分了”。他一面拒绝成为“禄蠹”,一面宣扬林黛玉从不说让他读书科举、学习仕途经济的混账话,将劝他的人视为“坏人”,推崇林黛玉为“好人”。这让林黛玉成为众矢之的,王夫人完全不能接受这个说法,站在她的立场,很难不对林黛玉产生厌恶之心4
1条评分金币+1
zhdf 金币 +1 - 06-14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