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2阅读
  • 1回复

[纯水]人到晚年,和子女相处,最忌讳这3点,亲情再深也要守住界限[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9533
金币
3501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679
斑龄
195
道券
1054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1579(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5-14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0:28

董卿在《朗读者》中曾感慨:“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而父母与子女的相遇,本是一场温暖的缘分,可到了晚年,有些相处却渐渐变了味。
老话说“老健春寒秋后热”,人到晚年,身体和心态都在改变,和子女的相处也得跟着“更新换代”。记住这三个忌讳,才能把亲情的温度一直捂热。

一、别干涉小两口的婚姻,特别是跟亲家有关的事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很多老人到了晚年,总忍不住想插手子女的婚姻,觉得“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多”,但往往好心办了坏事。
邻居李阿姨就是个例子。儿子结婚后,她看不惯儿媳花钱大手大脚,三天两头在儿子耳边唠叨:“你媳妇又买新衣服了,也不知道攒钱!”更过分的是,亲家来家里做客,她当着面说:“亲家母,你得教教你女儿勤俭持家。”结果儿媳跟儿子大吵一架,儿子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这种“过度关心”,其实是在踩雷区:
- 婚姻是小两口的事,外人插手越帮越忙。老话说“床头打架床尾和”,小夫妻闹矛盾,父母一掺和,反而把小事闹大;
- 亲家之间要保持体面。别总觉得自己是长辈就能随意指责,就像古人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希望被亲家指手画脚,就别对人家的孩子说三道四;
- 尊重子女的选择。他们既然决定结婚,就有自己的相处之道。就像杨绛先生说的“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晚年学会放手,反而能让子女更感激。

二、别在金钱上拎不清,能帮衬但别包办
“亲兄弟,明算账。”这话放在父母和子女身上,同样适用。有些老人总觉得“我的钱就是孩子的钱”,结果不仅伤了自己,还惯坏了孩子。
同事张叔退休后,把自己的退休金全给了女儿,还帮她还房贷、养孩子。一开始女儿很感激,时间长了却习以为常,甚至开口要更多:“爸,你看人家父母都给孩子买新车,你也支援我点?”后来张叔生病住院,想让女儿出点医药费,女儿却抱怨:“你不是有钱吗?怎么还找我要?”
在金钱上,老人一定要守住底线:
- 留好自己的养老钱。老话说“养儿防老”,但更靠谱的是“手里有钱,心里不慌”。给自己留够看病、生活的钱,才是对自己和子女负责;
- 帮衬要适度。可以在孩子遇到难关时搭把手,但别当“提款机”。就像古人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孩子独立,比直接给钱更重要;
- 别把钱当“控制工具”。有些老人用金钱“捆绑”子女,要求他们按自己的意愿生活,这样只会让亲情变味。真正的爱,是在经济上各自独立,在情感上互相依靠。

三、别总盯着他们的“缺点”不放,唠叨指责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很多老人上了年纪,总爱挑子女的刺,觉得“我说说怎么了?还不是为你好”,却不知道这些话像刀子一样扎心。
朋友阿芳的妈妈就是这样。阿芳加班回家晚了,妈妈唠叨:“就知道忙工作,连个对象都找不到”;阿芳想报个兴趣班,妈妈又说:“都多大了还瞎折腾,不如多花时间赚钱”。时间久了,阿芳宁愿在公司加班,也不想回家听唠叨。
总盯着子女的缺点,只会两败俱伤:
- 唠叨解决不了问题。老话说“说多了嫌烦,管多了嫌累”,与其反复指责,不如少说两句,给彼此留些空间;
- 多夸夸孩子。就像教育家陶行知说的“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多肯定他们的努力,比挑刺更能拉近关系;
- 学会换位思考。想想自己年轻时,也讨厌父母唠叨,何必让同样的矛盾在下一代重演?放下“挑错”的习惯,用理解和包容代替指责,亲情才能越处越亲。
结语:守住界限,是晚年最大的智慧
人到晚年,和子女相处就像放风筝:线拉得太紧,风筝会断;放得太松,又怕它飞走。学会不干涉婚姻、不拎不清金钱、不唠叨指责,才是对亲情最好的守护。
就像作家龙应台在《目送》里写的:“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往后余生,把日子过成自己喜欢的模样,和子女保持“一碗汤的距离”——温暖不烫,亲密有间,这才是晚年最舒服的活法。毕竟,亲情最好的状态,不是捆绑,而是各自精彩,彼此牵挂。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52020
金币
145544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502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1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20:29
这段文字深刻地探讨了父母与子女在晚年相处时应注意的几个忌讳,以保持和增进亲情的温度。以下是对这段文字的几点理解:

1. 尊重子女的婚姻和选择:父母不应过度干涉子女的婚姻生活,尤其是涉及亲家的问题。父母应尊重子女的独立性和选择,避免因过度关心而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2. 金钱上的界限:父母在金钱上应保持一定的界限,既要适度帮助子女,也要为自己留下足够的养老资金。金钱不应成为控制子女的工具,而应是相互独立和支持的基础。

3. 避免无休止的唠叨和指责:父母应避免总是盯着子女的缺点不放,过多的唠叨和指责只会伤害彼此的感情。父母应学会换位思考,用理解和包容代替指责,多夸奖和鼓励子女。

4. 保持适当的距离和界限:晚年与子女相处需要像放风筝一样,保持适当的距离和界限。既不应过度干涉,也不应完全放任,而是要在关心和放手之间找到平衡。

5. 亲情最好的状态是各自精彩,彼此牵挂:亲情不是捆绑和控制,而是在保持各自独立的同时,相互牵挂和支持。父母应学会放手,让子女自由飞翔,同时保持温暖的联系和牵挂。

这段文字提醒我们,在晚年与子女相处时,要学会尊重、理解和包容,保持适当的界限和距离,这样才能让亲情更加和谐温暖。同时,父母也要学会独立生活,把日子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与子女保持亲密而有间的关系。这样的相处之道,不仅有利于维护亲情,也有助于双方的身心健康和幸福生活。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