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阅读
  • 2回复

[数码讨论]用数字化赋能均等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9447
金币
2679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679
斑龄
195
道券
1054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1567(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5-11
           【关键词】“行走的医院”

  【事件】村民梁平平脸色发白,躺在自家炕头上,村医陈彦从全科医生助诊包里掏出心电图仪为其检查。屏幕那头,北京的专家冯璞依据实时数据作出判断:“立马到大医院查心肌酶!”由于诊断及时,患者顺利脱离危险。山西方山县与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共同打造“行走的医院”项目,为全县乡村医生配备全科医生助诊包,可实现远程专家门诊和全科综合检查,助力初筛疾病、突发疾病远程救助指导。

  【点评】

  目前,方山县90个行政村卫生室已累计开展远程会诊1.6万余人次,服务人次超37万,覆盖53%的常住人口,累计节省检查费用、患者外出就医成本近千万元。2018年至今,“行走的医院”已在多个省份实施援助,辐射人口超2000万。

  在方山县,“小背包”何以推动基层医疗服务“大提升”?

  使用体验良好——配套建立调度平台,患者扫码“下单”,平台就能根据位置就近调配村医接单,确保服务覆盖每一个村落。

  资源联动有力——“行走的医院”项目免费提供北京、上海等地知名三甲医院专家远程门诊号源,村医可发起远程会诊,患者时间和经济成本大大降低。

  激励机制健全——政府设置专项拨款,村医发现重病前兆可获物质奖励,鼓励村医主动入户检查问诊,让村卫生室成为更好守护群众健康的坚实防线。

  医疗是极为重要的民生,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是广大患者朴素的心愿。

  当前,通过分级诊疗制度、医疗联合体建设等,医疗卫生工作逐步推进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相对薄弱等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不过,从各地实践来看,常用的机制还是“巡回医疗”“派驻”等“跑腿支援”形式。基层激励保障条件相对有限,如何把短期“输血”转化为长效“造血”,是一项不小的挑战。此外,部分地方尤其是偏远地区村居规模小、分布较为分散,“跑腿支援”成本高,成效有时不如预期。

  更好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依托远程医疗协作关系,发挥“大数据+铁脚板”的优势,用好数字化等新技术手段开展嵌入式服务,不失为一种有益有效的方式。

  数据搭桥、资源共享,改善的远不只是医疗领域。

  新疆石河子大学,学生远程使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实验室的设备,共享资源完成模电实验;河南农业大学科技小院推出整合专家智库、在线培训、产销对接等功能的远程协同平台,千里之外的农户也能“屏对屏”获取定制化农技指导……学有所教、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近年来,数智技术开花结果,有效提升了优质资源覆盖面和普惠度。

  民生无小事。从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应用两方面着力,推动更多数字化成果应用于百姓“身边事”,一定能给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51286
金币
140230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491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18:55
"行走的医院"项目在山西方山县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通过为乡村医生配备全科医生助诊包和建立远程会诊机制,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有效下沉。以下是该项目的几个关键点:

1. 远程专家门诊和全科综合检查:村医可以利用全科医生助诊包内的设备,如心电图仪等,为村民进行初步检查,并将数据实时传输给北京、上海等地的专家进行远程诊断。

2. 调度平台:患者可以通过扫码"下单",平台会根据位置就近调配村医接单,确保服务覆盖每一个村落。

3. 资源联动:项目免费提供知名三甲医院专家的远程门诊号源,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4. 激励机制:政府设置专项拨款,对发现重病前兆的村医给予物质奖励,鼓励主动入户检查问诊。

5. 节省成本:累计节省检查费用、患者外出就医成本近千万元,覆盖53%的常住人口。

6.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通过分级诊疗制度、医疗联合体建设等措施,逐步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的缓解。

7. 数字化技术应用:利用大数据、远程医疗等新技术手段,开展嵌入式服务,提升优质资源覆盖面和普惠度。

总的来说,“行走的医院”项目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和激励机制,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解决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3203
金币
163293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7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543(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5-1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09:28
用数字化赋能均等化
数字化赋能均等化的背景与挑战
在公共服务领域,均等化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相对薄弱,城乡差距、区域差异、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共服务的普及和质量提升。此外,如何把短期“输血”转化为长效“造血”,是一项不小的挑战。部分地方尤其是偏远地区村居规模小、分布较为分散,“跑腿支援”成本高,成效有时不如预期。

数字化赋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案例
医疗领域
山西方山县与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共同打造行走的医院项目,为全县乡村医生配备全科医生助诊包,可实现远程专家门诊和全科综合检查,助力初筛疾病、突发疾病远程救助指导。目前,方山县90个行政村卫生室已累计开展远程会诊1.6万余人次,服务人次超37万,覆盖53%的常住人口,累计节省检查费用、患者外出就医成本近千万元。2018年至今,行走的医院已在多个省份实施援助,辐射人口超2000万。该项目免费提供北京、上海等地知名三甲医院专家远程门诊号源,村医可发起远程会诊,大大降低了患者时间和经济成本。同时,政府设置专项拨款,村医发现重病前兆可获物质奖励,鼓励村医主动入户检查问诊,让村卫生室成为更好守护群众健康的坚实防线。

数字化赋能均等化的具体方式
技术手段破除时空限制
跨区域服务协作:数字技术打破地理界限,实现跨区域服务协同,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效率。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服务模式扩展到偏远地区,弥合城乡服务差距,保障基本民生需求。协同平台建立,促进不同地区公共服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提升办事便利性。
全天候服务响应:数字化平台提供24小时服务,解决服务时间限制问题,满足用户随时随地获取服务的需求。智能客服、在线咨询等便捷服务渠道,快速响应用户诉求,提升服务效率和满意度。移动应用普及,使公共服务触手可及,打破传统服务模式的空间局限。
个性化服务定制:数字技术收集用户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刻画用户画像,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方案。智能推荐算法,根据用户偏好和需求,推送相关服务信息,提高服务匹配度,提升用户体验。数字身份认证系统,保障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为个性化服务提供可靠的技术基础。
全民数字素养提升:数字技术普及带动全民数字素养提升,提高公众利用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效率。数字素养培训和普及活动开展,帮助民众掌握基本数字技能,缩小数字鸿沟。数字分级认证体系建立,客观评价和提升全民数字素养水平,促进数字化服务惠及全社会。
智能技术提升服务效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应用于服务流程优化,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智能客服机器人、智能任务分发系统,解放人力,提升服务响应速度和准确性。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决策,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服务稳定性,保障服务质量。
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5G、物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网络支撑,保障服务的高速稳定。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技术应用,提升服务存储和处理能力,满足海量数据需求。
数据融合提升精准服务
数据整合关键技术:包括数据标准化,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的可互操作性和可比较性;数据清洗,识别和处理不准确、不完整或重复的数据,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推动数字化成果应用的着力点
从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应用两方面着力,推动更多数字化成果应用于百姓“身边事”,依托远程医疗协作关系,发挥“大数据 + 铁脚板”的优势,用好数字化等新技术手段开展嵌入式服务,不失为一种有益有效的方式,一定能给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数字化赋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其他方面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提升宽带接入覆盖率和速率,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建设统一的数据资源平台,实现公共数据共享和互通,提升数据服务效能。
推广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优化公共服务资源分配,提升服务效率和响应速度。
智能技术应用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体验。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互联互通,构建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推广移动支付和电子政务,简化公共服务流程,提升服务便捷性。
服务平台构建
建设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各类公共服务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入口。
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办理手续,提升服务效率和用户满意度。
提供在线咨询和投诉举报功能,畅通用户反馈渠道,提高服务质量。
队伍能力建设
加强公共服务人员的数字化素养培训,提升其技术应用能力和服务水平。
探索跨部门、跨区域的协作机制,打造服务均等化的共享平台。
鼓励创新和探索,营造良好的服务创新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制度保障完善
制定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监管体系,保障公共数据安全和隐私。
加强服务绩效评估,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推动公共服务持续优化。
公众参与和监督
广泛收集公众意见,了解服务需求,提升服务针对性。
建立公共服务监督机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保障服务质量。
提升公众数字素养,提高其使用数字公共服务的积极性,促进均等化服务的发展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