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6阅读
  • 2回复

[智能应用]发卫星、提算力……在沪央企蹄疾步稳,加快布局未来产业 [4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3847
金币
167989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10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693(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5-15



春节前后,当DeepSeek横空出世,一夜之间火爆全球;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于AI应用场景,讨论着“AI+”的话题,上海,这座全国的工业重镇,“悄无声息”地干了两件大事——
1月23日,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仅10个小时后,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四号发射任务也取得圆满成功,主要用于卫星通信、广播电视、数据传输等业务,并开展相关技术试验验证。星箭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简称“航天八院”)抓总研制。
2月20日,中国电信临港信息园区二期项目签约,打造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的超级算力中心,支持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
短短一个月,两项重要突破,一头连着人工智能的“天线”,另一头则打下了数智化基础设施建设坚实的“地基”。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赛道上,在沪央企蹄疾步稳,用自己的使命担当赋能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可年产40发运载火箭
数智转型打开未来产业无限遐想
“总装”是什么?在一些人看来,总装好比“拼模型”,只需要把造好的零件拼在一起就可以了。
事实并不尽然。作为火箭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总装直接关系到火箭产能,更关系到发射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对于精度的要求极为苛刻。面对逐步进入高密度发射新阶段的中国航天事业,如何在保证质量安全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总装效率,成为摆在航天八院面前的一道难题。
破题的关键,在数智化转型。
“过去,火箭研制是基于现有文件体系推动的,数智化制造工艺应用范围小,存在不少低效、无效、反复、不畅的环节。”航天八院职工王钰奉说,通过对各型号总装、发射场研制流程各环节开展“体检”分析,航天八院落实数智化转型,以取消非必要、合并同质化、简化冗余项、重排工序流为原则,对总装全链路开展了“外科式手术”,推出由总装驱动的批量化研制生产模式。

长征五号气密试验
“基于此模式,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可实现发动机交付后60天内完成火箭总装总测及发射的目标,以长征六号甲为代表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动机交付后总装周期可缩短三分之一以上,效果显著。”王钰奉说。
声像记录的难题也因为数智化转型迎刃而解。作为火箭总装的“校准器”,声像记录可以实现全流程质量管控,为装配过程提供完整的可视化数据链,确保每一个总装环节都严格符合设计规范,从而最大限度降低人为失误和装配偏差。不过,要想在狭小的火箭内部空间里精准、全覆盖地记录声像,谈何容易?
“为此,我们开展了技术攻关,建立了声像记录的数字镜像,实现了对声像数据的自动处理、异常检测和智能诊断,操作人员可以对照进行采集、确认工作,使得装配效率提高50%。”航天八院职工李锐说。
推出MES系统打破技术、计划、制造、质量等环节的信息孤岛,一站式录入和查询火箭数据,将操作员从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以长征五号系列火箭助推模块为试点,建设一条数字化柔性脉动生产线,总装操作人员可以让运载火箭姿态进行6个自由度的调整,打破了原有场地和停放工位总装的瓶颈,并实现复制推广……

箭上状态检查
翻开航天八院近年来的创新,几乎每一次重大突破的背后,都有数智化转型的赋能。在此过程中,航天八院也培养出了一批兼具工程经验、创新能力和数智化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拥有了年产40发运载火箭的能力,实现2024年小批量总装运载火箭的壮举,为中国建设航天强国提供有力支撑,也打开了人们关于未来产业的无限遐想。
打造国产万卡算力池
深化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支撑作用
再过不久,位于中国电信“临港智算谷”的全国首个国产液冷万卡集群池即将迎来投入商业运营一周年。
一年来,上千台服务器昼夜不停,数据在其间飞速流淌,流向一个个充满想象力的未来场景,也有力拓展了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的边界。
如今,徜徉一尘不染的机房内,人们依然能为创新的力量所震撼。
作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智能算力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引擎,也是支撑经济社会数智化转型的关键生产力。算力与服务器的性能息息相关,而服务器的性能又和能耗、密度等指标挂钩。

临港智算中心为客户提供快速响应、灵活扩展、通智一体、安全可靠的智算云服务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打造全国首个国产液冷万卡集群池时,中国电信采用了“魔方”型网络布局。通过三层立体架构,核心交换机群置于中间楼层,实现Spine层最短距离全互联,解决IB网络50米传输距离限制对基础配套的苛刻要求,突破万卡集群的部署门槛。
此外,面对超级算力对供电、散热、制冷等基础设施能力提出的挑战,中国电信别出心裁地运用“两弹一优”模式,通过大小母线等技术实现跨机楼、跨楼层、跨机房电力按需敏捷调度,提供多种冷源支持不同发热量的机架供冷,并依托AI优化机房供冷高效的气流组织,既节约能源,又提升效率。
一声声“意想不到”的背后,是中国电信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新质生产力蓄势跃升,全面助力千行百业乘“智”而上的生动实践。
目前,中国电信临港智算中心已经成为“东数西算”战略的重要节点,承载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中国电信智算公共服务平台、国产GPU创新联合基地、天翼云核心节点等重任。去年年底,临港信息园区1.2期项目数据机楼均已结构封顶,可支撑10万卡的基础能力,预计项目终期将达30万卡的承载能力;二期项目也于临港新片区2025年“开门红”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暨重点企业表彰大会上签约。
据介绍,未来,中国电信临港智算中心将与商汤科技、中国联通、有孚网络等众多算力企业一起,打造智算算力为主、基础算力和超算算力协同的多元供给体系,和新片区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联动发展,加快推动智算芯片“国芯国用”。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3847
金币
167989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10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693(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5-1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5-09
在沪央企加快布局未来产业的情况分析
政策推动与背景
自去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持续释放加大力度发展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号。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位列 2024 年工作任务首位,释放出加快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鲜明信号。上海也积极响应,在 2024 年 3 月 7 日举办的全面推进上海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专题研讨班上,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贺青表示,上海国资国企将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一系列改革举措。

在沪央企具体行动与成果
发卫星
例如 2024 年 5 月,“银河航天”公司与合作伙伴泰国马汉科理工大学首次在泰国实现低轨卫星互联网宽带通信网络试验验证,这也是我国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的首次海外应用探索实践。这体现了在沪央企在航天领域积极布局未来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拓展卫星应用的新领域,为全球通信网络的发展做出贡献。

提算力
虽然搜索结果中未直接提及“提算力”的相关内容,但从整体布局未来产业的趋势来看,算力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发展的关键支撑。在沪央企可能通过加大对高性能计算芯片研发、数据中心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来提升算力。比如南方电网在 2024 年加大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突破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尚处在成长初期的业务,并加大对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孵化期业务的支持力度,算力的提升对于这些业务的发展至关重要。

意义与影响
对企业自身
新兴产业具有技术更迭快、产业发展快等特点,央企早投资、早布局未来产业,能够抢占先机,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形成优势。例如国投种业入围国资委首批启航企业后,通过加快种子行业并购整合、打造高标准制种基地等一系列举措,全力构建产业集群,实现了突破和发展。

对经济发展
中央企业在新质生产力重塑产业赛道背景下,加速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不断破圈新技术、新产品、新赛道,将为我国经济注入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打开经济增长新通道,既是把握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机遇、积极参与全球竞争的战略部署,也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的必然选择。

对产业升级
未来产业引领着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为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和新动能。通过在航天、算力等领域的布局,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52227
金币
146585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90
斑龄
34
道券
96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506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15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5-09
  上海在春节前后确实取得了两项重要的科技成就,这不仅展示了上海作为全国工业重镇的实力,也体现了其在推动科技创新和数智化转型方面的积极努力。

  1. 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和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四号的成功发射:这标志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航天八院)在火箭研制和卫星通信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些成就不仅提升了中国的航天能力,也为全球通信、广播电视和数据传输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和业务支持。

  2. 中国电信临港信息园区二期项目的签约:这个项目旨在打造一个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的超级算力中心,支持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这将极大地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并为经济社会的数智化转型提供关键的基础设施支持。

  这两个项目的成功实施,一头连着人工智能的“天线”,另一头打下了数智化基础设施建设坚实的“地基”。它们不仅加快了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也为打造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航天领域,航天八院通过数智化转型,提高了火箭总装效率和安全性,实现了年产40发运载火箭的能力,为中国建设航天强国提供了有力支撑。而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中国电信临港智算中心的建设,将为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推动经济社会的数智化转型。

  这些成就展示了上海在科技创新和数智化转型方面的领导地位,也为上海国际科创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通过这些项目,上海不仅在国内树立了科技创新的典范,也为全球科技发展做出了贡献。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