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 551814
zjjwjiang:炎黄二帝之黄帝29。历史渊源·汉代(1)。《史记·封禅书》:“黄帝得宝鼎宛朐(今山东省菏泽市),问于鬼臾区。”宛朐指冤句,鬼臾区,又作鬼容区,号大鸿,是传说中的上古医家。《汉书·郊祀志》:黄帝得宝鼎于冤侯,即冤句。秦代设置宛朐县亦作冤句,至金大定年间废置。 & .. (2025-08-13 12:34)
zjjwjiang:炎黄二帝之黄帝30。历史渊源·汉代(2)。《史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诸侯有不顺者,从而征之,未尝宁居。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崆峒,登鸡头山。南至江,登熊、湘。北极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命 .. (2025-08-13 12:34)
UID: 49709
zjjwjiang:炎黄二帝之黄帝31。历史渊源·其他各代(1)。此外,三国、魏晋、南北朝、唐代、宋代、明代、清代,乃至于现代,各朝各代对黄帝都有记载,只是观点不尽相同。20世纪初,顾颉刚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一文中认为,黄帝是战国时期才被造出来的,不是真实之历史人物。何新在其《 .. (2025-08-13 13:20)
zjjwjiang:炎黄二帝之黄帝32。历史渊源·其他各代(2)。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认为:“黄帝生于陕北黄土高原,炎帝生于今宝鸡市姜水一带。黄帝和炎帝部落曾经顺河移动,发展到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游,后来成为华夏族。” & .. (2025-08-13 13:21)
zjjwjiang:炎黄二帝之黄帝33。历史渊源·其他各代(3)。《神祇与英雄:中国古代神话的母题》记载:“在陕西的黄土平原上,散布着一些以女性为血缘纽带聚族而居的氏族……在这些氏族中,最有名的是黄帝族和炎帝族,他们生活在渭水上游的两条支流——姜水和姬水的旁边。” (2025-08-13 13:21)
zjjwjiang:炎黄二帝之黄帝34。黄帝部落起源地(1)。关于黄帝和炎帝部落的起源地,绝大多数古代文献记载黄帝部落起源于陕西渭水流域,黄帝以姬水(陕西武功漆水河)成。黄帝与炎帝是华夏族的始祖。《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 .. (2025-08-13 14:13)
zjjwjiang:炎黄二帝之黄帝35。黄帝部落起源地(2)。后来,黄帝、炎帝两个部落争夺领地,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人,唐朝以后又称为唐人。炎帝和黄帝也是中国文化、技术的始祖,传说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 .. (2025-08-13 14:13)
zjjwjiang:炎黄二帝之黄帝36。黄帝部落起源地(3)。也有个别观点主张“昆仑说”、“天水说”、“有熊说”和“寿丘说”。不过这几种观点,早已经被学术界一一驳倒。对于黄帝故里在新郑,历代文献记载并不多,新郑的古迹众多,发现的“具茨山天书”和“具茨山岩画”等远古时期遗址,黄帝在此 .. (2025-08-13 14:13)
zjjwjiang:炎黄二帝之黄帝37。黄帝部落的壮大(1)。在黄帝成为氏族首领之后,有熊氏的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一个独立的黄帝部落。据《史记·五帝本纪》,轩辕黄帝的功绩之一是“艺五种”。“五种”,据郑玄注释,是指“黍、稷、菽、麦、稻”五谷。 .. (2025-08-13 17:22)
zjjwjiang:炎黄二帝之黄帝38。黄帝部落的壮大(2)。按古史传说神农氏仅能种植黍、稷,而黄帝则能种植多种粮食作物,表明黄帝使当时的原始农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又据古史传说,黄帝非常重视发展农业,掌握了平原农业的许多特点,“岁时熟而亡凶,天地休通,五行期化,故风雨时节,而日月精 .. (2025-08-13 17:22)
zjjwjiang:炎黄二帝之黄帝39。黄帝部落的壮大(3)。黄帝充分认识到,必须挖掘土地的潜力,广耕耘,勤播种,才能使人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他率领百姓“时播百谷草木”,并“淳化鸟兽昆虫,历离日月星辰;极畋土石金玉,劳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大戴礼记·五帝德》引孔子语)。 (2025-08-13 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