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9阅读
  • 2回复

[智能应用]6G:有望催生多个万亿级产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9310
金币
9956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679
斑龄
195
道券
1054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1507(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5-0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11
           医生远程操纵手术机器人,为几百公里外患者完成高精度手术,时延不超过6毫秒;下载一部高清电影只需要1秒钟;空天地海全域覆盖,无论在深海潜水还是沙漠探险,都将拥有稳定的网络服务……6G技术的发展,让这些场景逐步成为现实。

  6G,即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传输速率高、‌通信时延低、覆盖范围广、可靠性与安全性更高等特点,具备感知和智能化能力,将支持更多新兴应用场景。

  6G和5G的区别是什么?对大众来说,最直观的感觉是“网速”将提升1至2个数量级,6G的峰值传输速率预计比5G提升10到100倍,能够达到100G比特/秒~1T比特/秒,网络可靠性显著提升,支持更大规模终端的接入。除了“继承”,还有“颠覆”,6G信号不仅能传输数据,还能够感知环境信息和人体信息,通过与计算、AI、大数据等技术深度融合,提供一体化移动信息服务,推动“万物智联”的发展。6G还将进一步支撑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尤其是在工业领域。目前,5G在功耗、成本、上行传输能力等方面仍存在局限,6G技术的进步有望解决这些问题。

  坐地铁或高铁时,大家常会遇到手机信号断断续续、连接不上网络的情况。这背后的原因是,从2G网到5G网,都采用了蜂窝组网的架构。构成网络覆盖的各通信基地台的信号覆盖呈六边形,一个个网格如同蜂巢,便形象地称之为“蜂窝组网”。我们每个人的手机都处于蜂巢的覆盖范围内,但随着高速移动,手机会频繁地从一个“蜂巢”切换到另一个“蜂巢”导致信号中断。并且当手机移动到“蜂巢”边缘,由于存在其他临近“蜂巢”的信号干扰,通信质量就会受到影响。

  对个人来说,无非是网速变慢,但对精密仪器、飞行器来说,若网络得不到保障,可能就会酿成大祸。2021年,我加入创业初期的6G关键技术攻关团队,投入这一痛点的研究。数年后,我们面向全球发布了6G全频谱无蜂窝无线接入网架构,将大量分布式、低成本天线联合处理,从而打破了以网络为中心传统蜂窝组网局限,形成去中心化、以用户为中心的大规模协作能力,在峰值速率、频谱效率、时延和可靠性等方面,均实现了不止一个量级的提升。从“蜂窝”到“无蜂窝”,完成了“以网络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的转变。

  一开始,我从事6G关键技术研发工作,后来参与6G综合试验平台搭建。现在,随着6G单点技术的突破,我更多做着技术应用方面的尝试:在大连渤海湾,6G技术大幅降低了海上风电站的巡检成本;南京马拉松比赛现场,6G网络为安防提供技术保障……

  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2018年8月,江苏省与南京市共同启动紫金山实验室建设,6G关键技术攻关团队成立,开展网络通信与安全领域的基础性、前沿性研究。2019年,世界上一些国家先后启动6G研究。可以说,我国在6G技术上走的是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道路。

  发布全球首个“端到端”6G综合试验平台、完成世界上首个6G光子太赫兹实时无线传输通信实验……这一项项“首个”都表明,我国在6G技术方面位于世界第一方阵,甚至处于领跑地位,已经成为6G技术标准制定的重要参与方。

  6G是未来产业,也正在赋能未来产业。在通信和感知方面,6G信号不仅传输数据,还能感知周围环境和人体信息,可能对医疗行业产生重大影响;6G和雷达等传感器结合,在车联网领域也有巨大潜力;陆地移动通信与高、中、低轨道卫星有机融合后,有望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无缝全球覆盖和按需接入,催生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等领域,孕育出万亿级产业。

  未来,我们将致力于解决“卡脖子”问题,让更多6G技术走出实验室,助力更多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9812
金币
128483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467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0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4小时前
6G技术的发展确实是通信领域的一次重大飞跃,它将极大地提升网络速度、降低延迟、扩大覆盖范围,并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下是6G技术相较于5G的一些关键区别和优势:

1. 传输速率:6G预计将比5G快10到100倍,峰值传输速率可达100G比特/秒至1T比特/秒,这意味着下载速度和数据传输能力将大幅提升。

2. 通信时延:6G技术将进一步降低通信时延,预计不超过6毫秒,这对于需要实时响应的应用(如远程手术、自动驾驶等)至关重要。

3. 覆盖范围:6G技术将实现空天地海全域覆盖,提供更广泛的网络服务,包括深海潜水和沙漠探险等极端环境。

4. 可靠性与安全性:6G将提供更高的网络可靠性和安全性,这对于数据保护和网络安全至关重要。

5. 感知和智能化能力:6G不仅传输数据,还能感知环境信息和人体信息,与AI、大数据等技术深度融合,推动“万物智联”的发展。

6. 无蜂窝无线接入网架构:6G技术将打破传统蜂窝组网的局限,实现去中心化、以用户为中心的大规模协作能力,提升峰值速率、频谱效率、时延和可靠性。

7. 全球领先:中国在6G技术研发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已经发布了全球首个“端到端”6G综合试验平台,并完成了世界上首个6G光子太赫兹实时无线传输通信实验。

8. 赋能未来产业:6G技术将在医疗、车联网、卫星互联网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催生新的万亿级产业。

总之,6G技术将为社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不仅极大地提升通信效率和质量,还将推动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随着6G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我们将见证更多新兴产业的崛起,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2417
金币
153294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7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363(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5-0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9分钟前
6G:有望催生多个万亿级产业
6G催生万亿级产业的依据
技术特性契合产业需求
6G具备超低时延、快速抗干扰能力、快速响应等特点,能够很好地适应产业发展要求。例如在智能网联车领域,这些特性使得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能够实现更高效、稳定的通信,从而提升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推动智能网联车成为万亿规模的产业。

实现天地融合拓展应用场景
6G技术将实现天地融合,达成地面和低空协同。这为卫星互联网、低空无人机领域带来了新的应用场景,这些领域同样孕育着万亿规模产值,有望形成新的产业蓝海。

与其他信息技术结合赋能产业
作为一种通用技术,6G和其他信息技术结合,不仅会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也会给传统产业赋能升值。它能与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深度融合,为各行业带来创新发展机遇。

6G有望催生的万亿级产业
智能网联车产业
由于6G的超低时延、快速抗干扰能力等特点适应了智能网联车的发展需求,车辆能够实时获取周围环境信息并做出快速响应,提升自动驾驶的性能。这将促进智能网联车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使其成为万亿规模的产业。

卫星互联网产业
6G实现天地融合,为卫星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卫星互联网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无缝通信覆盖,为偏远地区提供网络服务,也可应用于海洋、航空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有望孕育万亿规模产值。

低空无人机产业
6G技术支持地面和低空协同,使得低空无人机的通信和控制更加稳定和高效。低空无人机可应用于物流配送、农业植保、测绘、安防等多个领域,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该领域也将形成万亿规模的产业。

6G对产业的其他影响
重构通信产业链
6G将重构通信产业链,带动天线、滤波器、芯片等核心部件需求激增,催生万亿级市场规模。相关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以满足6G产业发展的需求。

赋能传统产业
6G的超高速率、超低时延和泛在连接能力,可赋能智能制造、远程医疗、自动驾驶等场景。在智能制造中,6G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实时通信和协同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在远程医疗中,能够实现高清视频传输和远程手术操作等3。

培育新质生产力
6G作为通信与感知、AI深度融合的技术,被列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支撑。它将推动各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国6G产业发展现状
研发阶段进展
中国6G研发始于2018年,经历了技术储备期(2018 - 2021)、标准攻坚期(2022 - 2024),目前进入产业化加速期(2025 - )。在技术储备期,工信部成立IMT - 2030推进组,发布首份6G白皮书,明确关键技术方向;标准攻坚期取得了全球首个太赫兹100Gbps实时传输、发射首颗6G试验卫星等成果;产业化加速期,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6G培育目标,多地提出建设6G创新产业集聚区。

市场规模预测
根据2024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给出的数据,中国在5G网络建设和用户普及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6G领域有望同样保持领先地位。按照50%的全球市占率计算,2040年我国6G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225亿元。

各地产业布局
北京:作为全国6G研发核心城市,依托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形成了“基础研究 - 技术验证 - 产业转化”全链条优势。例如北京邮电大学搭建了全球首个通信与智能融合的6G外场试验网,性能较5G提升10倍。同时,北京明确建设6G实验室和创新产业集聚区,昌平区已启动产业集聚区建设,目标2030年形成300亿产业规模。
南京:通过紫金山实验室实现了6G技术从理论到应用的快速转化。其研发的6G无蜂窝广域覆盖技术已在渔政管理、城市治理等场景验证,解决了低空超长距离覆盖难题。该实验室还探索出完整的成果转化路径,通过概念验证中心加速技术产品化进程,在广域通信细分领域形成独特优势。
上海:探索跨界融合创新,当前6G竞争已从单一技术突破转向生态构建能力比拼,上海的这种多层次、多维度的竞争模式,有助于推动我国形成全球领先的6G产业生态体系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