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述: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帝国
亚述帝国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亚述人最初是印欧语系的胡里特人,后来塞姆语系的阿卡德人进入此地,他们逐渐与原有居民融合,形成了亚述人。早在公元前2600年,随着胡里特人和闪米特人逐渐融合为亚述人,并从半游牧转为定居,一系列的亚述城邦在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底格里斯河畔建立起来,亚述国家初见端倪。此时南方的美索不达米亚尚处在阿卡德王国统治之下,亚述此时的地位类似于我国西周时的诸侯国。
公元前2193年,末代阿卡德王国统治者去世,王国崩溃并陷入无政府状态,原王国治下的各民族趁机独立,其中就包括了亚述。此时两河流域列国林立,征伐不止。古亚述时期(阿淑尔城邦时期,约前2500年—前1500年),最接近于国王地位的人称为伊沙库,他有权召集长老会议,并承担宗教职务。由长老议会选出的一年一任的名年官是最高行政长官,管理土地分配。公元前1755年,汉谟拉比大军攻入亚述首都,亚述暂时臣服于巴比伦,后联合赫梯攻打米坦尼,获得独立,古亚述帝国建立。
亚述帝国的扩张历程
中亚述时期
公元前15世纪末叶,亚述再次强大起来,进入了中亚述时期,踏上了扩张的征途。但当时小亚细亚的赫梯王国和新王国时期的埃及都在叙利亚扩张自己的势力,阻断了亚述向西的扩张道路。不过亚述仍不断寻找扩张机会,先是打败了两河流域南部的加喜特人,将亚述的边界向南推进,又两度同米坦尼作战,最终歼灭了米坦尼,占其所有国土。公元前13世纪初,亚述甚至威胁到赫梯的安全,使赫梯也向自己的竞争对手埃及结盟。但其后受到阿拉美亚人入侵,令亚述国力受挫。不过中亚述时期亚述的王权相对加强,这有利于其内部稳定和对外征服。在阿达德·尼拉里一世时,国王更身兼名年官一职,彻底成为专制君主。在前1300年左右,亚述帝国人口达到100万;在前1220年左右,更是达到220万人,已成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大帝国,阿达德尼拉里一世统治时期,亚述征服了米坦尼,并实际控制了整个美索不达米亚。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时期
公元前1000年代前期,国际上四周无强敌,只有北部的乌拉尔图成为亚述唯一强敌。公元前745年,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登基,进行了专门的军事改革,推行募兵制,建立了完全由王室供养的常备军,变半农半军武装为纯军事化专业武装;军队由多个兵种构成,有战车兵、骑兵、重装和轻装步兵、攻城部队、辎重部队,甚至还有工兵;军队装备精良,兵士都身穿铠甲,有盾牌和头盔防护,以弓箭、短剑和长枪为武器,还配备了专门攻城用的撞城槌。其后他继续发动对外战争,打败了乌拉尔图,征服了整个叙利亚地区,并插手巴比伦的王位继承,进而使巴比伦与亚述合并,自己成了巴比伦之王。
亚述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帝国”的原因
政治层面
亚述较早地建立起强大的君主专制统治。在中亚述时期,王权就相对加强,到阿达德·尼拉里一世时,国王身兼名年官,成为专制君主。这种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和决策,能够有效地组织资源进行扩张和建设,为帝国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军事层面
亚述人的军事理念和军事素质在当时是超前的,他们将国家视为一架巨型的战争机器,维持庞大的军队和进行对外扩张是国家的首要任务,军队是国家的核心。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的军事改革更是极大地提升了亚述军队的战斗力,专业的常备军、多兵种的配合以及精良的装备,使其在对外战争中屡屡获胜,不断扩大帝国的版图。
经济层面
亚述地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尼尼微作为其古都,地理位置重要,以尼尼微为中心,便可以掌控底格里斯河上游,并对下游的农业区与巴格达构成巨大威胁。便利的灌溉条件使得农业发达,为帝国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亚述在扩张过程中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和资源,进一步增强了帝国的经济实力。
文化层面
亚述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虽然相关资料中未详细阐述其文化的具体特色,但从其庞大的帝国规模和影响力来看,必然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体系来维系帝国的统治和发展,包括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对周边地区也可能产生了一定的文化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