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今年65岁,退休前是一名中学教师。他平时身体硬朗,喜欢晨练和读书,生活规律。然而,最近几个月,他发现自己晚上起夜的次数变多了,有时还会感到排尿困难。起初,他以为这只是年纪大了的正常现象,没太在意。直到有一天,他在晨练时感到腰部隐隐作痛,才决定去医院检查。

在医院,医生为他安排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和直肠指检。结果显示,他的PSA水平明显升高,直肠指检也发现前列腺有硬结。医生建议他进一步做前列腺穿刺活检。几天后,活检结果出来了——老李被确诊为前列腺癌。
近年来,前列腺恶性肿瘤(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成为男性健康的重要问题。前列腺癌的早期发现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老李平时身体硬朗,为什么会被确诊为前列腺癌呢?
01
什么是前列腺?
前列腺是男性身体里的一个小器官,形状和大小有点像一颗栗子。它位于膀胱的下方,包裹着尿道(排尿的管道)。
前列腺的主要功能是分泌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是精液的一部分,能够帮助精子存活和活动。可以把前列腺想象成一个“水龙头工厂”,它位于膀胱(储存尿液的“水箱”)和尿道(排尿的“水管”)之间。它生产的“润滑液”会在男性射精时混合到精液中,帮助精子更好地“游泳”。
//
02
什么是PSA?
中文名叫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是前列腺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它就像前列腺的“身份证”,正常男性血液里都能检测到少量PSA。PSA数值升高,就像前列腺发出的“求救信号”,提示前列腺可能出了问题。如前列腺发炎,PSA数值会暂时升高;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良性肥大,PSA数值也会轻度升高;前列腺细胞发生癌变,PSA数值通常会明显升高,PSA数值越高,患前列腺癌的风险越大。
PSA检测是目前筛查前列腺癌最常用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在患者还没有出现明显症状时,通过PSA检测发现异常,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于已经确诊前列腺癌的患者还可以定期检测PSA数值评估治疗效果,及时发现复发迹象。

PSA检测只是筛查手段,不能确诊前列腺癌。确诊需要结合直肠指检、影像学检查(如B超、MRI)和前列腺穿刺活检等结果。
//

03
为什么会得前列腺癌?
1.前列腺癌多见于50岁以上的男性。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细胞可能会因为长期“工作”而出现错误,导致癌变。
2.如果父亲、兄弟或近亲得过前列腺癌,风险也会比普通人高。
3.前列腺细胞的生长与雄性激素(如睾酮)有关,如果激素水平异常,可能会刺激前列腺细胞过度生长,甚至癌变。
4.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会增加风险,如吃得太油腻、动得太少、吃太多红肉和高脂肪食物。久坐不动、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惯也会增加癌变的机会。
//
04
如何预防?
01
保持健康饮食
多吃蔬菜水果,特别是番茄和西兰花等,有助于保护前列腺。少吃红肉和高脂肪食物,选择鱼类、鸡肉等更健康的蛋白质来源。增加Omega-3脂肪酸,多吃深海鱼(如三文鱼)或坚果,有助于抗炎和保护前列腺。

02
保持健康体重
肥胖会增加前列腺癌的风险,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03
避免久坐
长时间坐着会增加患病风险,建议每坐1小时起来活动5-10分钟。
04
坚持运动
每天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或骑自行车。

05
戒烟限酒
吸烟会增加多种癌症的风险,包括前列腺癌。

06
定期体检
50岁以上的男性应每年进行一次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筛查前列腺癌。如果有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建议从45岁开始定期检查。
07
保持心情愉快
长期压力会影响免疫系统,增加患病风险,可以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

前列腺癌虽然是男性健康的“隐形杀手 ”,但通过科学预防和早期筛查,完全可以降低其危害。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以及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是我们守护前列腺健康的关键。让我们关注自身健康,远离疾病威胁!
在大家的常规认知里,烟酒似乎是癌症的“亲密伙伴”,可今天要说的这位40岁广东男子,一生不碰烟酒,却依然被无情的前列腺癌夺走了生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咱们一起深入探寻背后令人惋惜的真相。

40岁,本应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事业稳步上升,家庭温馨和睦,身体也理应处在较为强健的状态。这位广东男子,在旁人眼中,生活也算讲究,既没有抽烟带来的刺鼻烟雾缭绕,也没有酗酒导致的身体损伤,可命运却和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他被查出前列腺癌晚期,癌细胞就像脱缰的野马,疯狂转移。从住进医院到生命消逝,仅仅几个月时间,一个鲜活的生命就从家人的世界里消失,亲人们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与困惑之中。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何如此健康生活的一个人,会突然被癌症缠上,还迅速离世。

医生面对家属的悲痛与疑问,也只能无奈摇头叹息。原来,在医生眼中,男子看似健康的生活背后,实则一直在犯错,只是他自己毫无察觉。
一、饮食,潜藏的“温柔刀”
广东,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各种美食令人垂涎欲滴,煲汤更是一绝。但这位男子的饮食习惯,却走向了一个危险的方向。他对肉类有着特殊的偏爱,尤其是肥腻的猪油拌饭,那油汪汪的米饭,每一口都饱含着大量油脂。还有油炸花生,颗颗被油炸得金黄酥脆,散发着诱人香气;卤猪脚,色泽红亮,软糯的口感让人欲罢不能;煎五花肉,在锅里滋滋作响,煎出的油脂嗞嗞冒着泡,这些高油食物常年霸占他的餐桌。

平日里,他吃得津津有味,享受着美食带来的愉悦。可他不知道,这些食物正一步步侵蚀着他的前列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历经十年的跟踪研究,揭示了一个惊人事实:长期大量摄入饱和脂肪酸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几率比坚持低脂饮食的男性高出近42% 。像动物油、奶油、肥肉中的饱和脂肪,就像隐藏在暗处的杀手。当脂肪摄入过多,人体的炎症水平会悄然升高,进入一种名为“系统性慢性炎症”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前列腺细胞仿佛被施了魔咒,分裂变得更加频繁,且容易出错。同时,脂肪还会捣乱雄激素水平,让睾酮水平像坐过山车一样不稳定,而这种混乱的激素环境,恰恰是前列腺癌最喜欢的“温床”。很多人还抱着“吃肉补肾”的错误观念,却没想到,这些高脂食物不是在补肾,而是在把前列腺一步步“逼上绝路”,使其逐渐走向癌变的深渊。

二、感染,被忽视的“小麻烦”
年轻时,男子曾经历过几次尿路感染。每次出现症状,他图方便,自己去买点药吃。一旦症状消失,他便觉得万事大吉,不再放在心上。后来,偶尔会出现下腹不适、尿急尿频的情况,他也只是简单地认为是“上火”,从未将这些症状与前列腺联系起来。殊不知,很多前列腺癌并非凭空出现,而是长期“熬”出来的。

美国哈佛医学院对前列腺组织切片进行研究后发现,在前列腺癌患者中,超过50%的人在病灶区域能找到过往慢性炎症的痕迹,而相当一部分都和细菌或病毒的反复刺激脱不了干系。比如大肠杆菌、衣原体、疱疹病毒等,它们就像狡猾的敌人,顺着尿道一路上行,偷偷潜伏在前列腺里,引发局部长期处于微炎状态。这种慢性感染很“低调”,不会让人立刻感到强烈不适,却如同生锈一般,慢慢侵蚀着细胞,不断刺激细胞分裂。
在这个过程中,细胞的DNA极易出错,一旦某些关键基因位点被破坏,就像汽车刹车失灵,癌细胞便趁机滋生。男子因为怕麻烦,不去医院进行专业检查,仅凭自己的感觉来判断身体状况,很多症状就这样被一拖再拖,最后习以为常。但身体不是机器,无法自动修复这些反复刺激造成的伤害。前列腺这个器官本就“沉默寡言”,等它通过明显症状“开口说话”时,往往病情已经发展到中晚期。

三、生活习惯,看似健康的“陷阱”
男子平时不抽烟不喝酒,还热衷于骑车锻炼,这听起来似乎是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他每天都要骑上几十公里单车,这对他的前列腺来说,却是一场灾难。广州某三甲医院泌尿外科团队曾开展过一项研究,选取了120名骑行者与非骑行者进行前列腺健康对比。结果令人震惊,长期高频率骑行者的前列腺液中炎性因子浓度明显升高,平均PSA水平也偏高。尤其是当坐垫不合适、骑行姿势不规范时,会阴区会被反复挤压,前列腺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的恶劣环境中,组织修复变得异常缓慢。此时,一旦身体出现小感染或者激素水平发生波动,前列腺细胞就很容易“出乱子”。

另外,男子的性生活也极不规律。有时候长达几个月没有性生活,有时候又连着好几天频繁进行。这种不稳定的性刺激,使得前列腺排液不畅。一方面,堆积的液体成了细菌滋生的“乐园”;另一方面,内分泌系统也被搅得一团糟。研究表明,适当规律的性生活能够促进前列腺分泌和排空,对前列腺起到保护作用。但男子这种断断续续的性生活节奏,让前列腺时而过度紧张,时而又闲置一旁,长期处于不适应的状态,损伤反而更大。很多人以为“忍着更健康”,却不知在前列腺问题上,这种“忍”往往是在给自己埋下隐患。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不良习惯,男子长期作息紊乱。晚上,别人都在安心入睡,他却沉浸在刷手机的世界里,一刷就是大半夜。到了白天,为了保持清醒,又靠大量咖啡来提神。睡眠匮乏对褪黑素的分泌影响巨大,而褪黑素在雄激素调节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一项男科调查中指出,长期睡眠不足的男性,体内睾酮分泌节律被打乱,间接刺激前列腺上皮细胞过度活跃,加速组织老化。再加上他本身的高脂饮食和炎症问题,前列腺可谓是遭受三面夹击,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身体在长期的不良状态下苦苦支撑,最终不堪重负。

男子的家人直到最后才明白,这些看似正常甚至健康的习惯,实际上是在给身体埋下一颗颗定时炸弹。这种“非典型型”的前列腺癌,来势汹汹,由于早期没有进行相关检查,一发现就已经出现骨转移,此时再想挽回,已然回天乏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