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9阅读
  • 2回复

[药物知识]4种降压药不要长期服用,已被淘汰,有的患者还在用,请告知家人 [7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8170
金币
116827
道行
20019
原创
753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74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1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54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04-15) —
在我们身边,像杨叔叔这样的高血压患者并不少见。杨叔叔今年 70 多岁,平日里精气神儿十足,看起来身体硬朗。可谁能想到,去年他被诊断出患有高血压,从那以后,每天服用降压药就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项 “任务”。不过,杨叔叔对吃药这件事,显得有些随意,常常是想起来才吃,好在一直也没觉得身体有啥不舒服,他也就没把按时吃药太当回事儿。
直到有一次,杨叔叔和亲友们聚餐。席间,大家聊起健康话题,有人得知杨叔叔患有高血压,便关心地询问他吃药的情况。当听到杨叔叔吃药时间不固定时,亲友们纷纷露出惊讶的神情,其中一位热心的亲友赶忙提醒他:“一般降压药都是早上吃呢,可不能这么随便,得按时吃,不然对控制血压不好!” 杨叔叔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心想自己之前确实太马虎了,于是决定听从建议,从那以后,每天早上一起床,他就会准时服用降压药。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一天,杨叔叔像往常一样吃完降压药没多久,突然感觉天旋地转,整个人头晕得厉害,站立都有些不稳。他心里一惊,意识到情况不妙,赶紧叫儿子把自己送往医院。一路上,杨叔叔心里满是疑惑:自己明明已经按照亲友说的,规律服用降压药了,怎么还会突然晕倒呢?这降压药到底该在什么时间段吃才合适呢?
降压药服用时间之惑:早上还是晚上?
在我国,高血压的患病人数近年来如同雨后春笋般不断攀升。相关数据显示,当前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高达 2.45 亿,高血压已然成为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病。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目前还无法彻底根治,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便成了主要手段。可这看似简单的服药时间问题,却让众多患者一头雾水,到底是早上吃好,还是晚上吃更好呢?
2022 年,在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一项名为 TIME 研究的随机临床试验研究成果发布,为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人员花费大量精力,追踪随访了 21104 例平均年龄 65 岁的高血压患者的服药数据。他们将这些参与者分成两组,一组在早晨起床后立即服药,另一组则在晚上睡觉前服药。经过长达 5 年的随访调查,研究结果令人惊讶:高血压患者的给药时间,对心血管结局并没有显著影响。也就是说,从整体效果来看,早上吃降压药和晚上吃降压药,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效果是差不多的。但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每天都要在固定的时间服药,保持规律。


实际上,具体什么时间服用降压药,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灵活调整。毕竟,每个人一天当中的血压变化情况都不尽相同。不过,大致总结起来,常见的服用降压药时间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清晨空腹服药:应对晨峰血压的 “利器”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呈现出 “勺型” 特点,就好像一把勺子,白天血压高,凌晨血压低。血压通常会在上午 9 - 11 时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值,下午 4 - 6 点时又会出现一个小高峰,而凌晨 2 - 3 点则处于血压的低谷期。对于这类清晨高血压患者来说,早上空腹时服用降压药,就如同给即将到来的血压高峰提前设置了一道 “关卡”,有助于有效控制晨峰血压,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想象一下,在血压即将大幅上升之前,降压药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将血压稳稳地控制在相对安全的范围内,就像在洪水来临前筑牢了堤坝,保障身体的健康。
晚上睡前服药:守护夜间血压的 “卫士”
还有一些患者,他们的血压波动并不明显,夜间血压下降幅度较小,属于非勺型血压;甚至有部分患者,夜间血压不仅不下降,反而还会超过白天的血压,这就是反勺型血压。这类患者的交感神经往往持续处于兴奋状态,夜间血压会不受控制地不断升高,这对身体健康的威胁极大。对于他们而言,最好在夜间高血压来临之前服用降压药,并且尽量选择长效降压药。长效降压药就像一位忠诚的 “卫士”,能够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发挥作用,缓慢而稳定地降低血压,让夜间升高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因血压过高而引发各种危险。


每日固定时间服药:长效降压药的 “最佳搭档”
对于服用长效降压药的患者,每天固定在晨起时服用一次降压药就可以了。长效降压药的药效持久,一次服用能够在一天内持续平稳地控制血压。当然,如果患者的血压情况比较严重,在医生的指导下,也可以在下午血压峰值时再次用药,以更好地控制血压。但无论如何,都要确保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服药,这样才能让降压药发挥出最佳效果,就像准时上下班的工人,规律地为身体的血压调节工作贡献力量。
被淘汰的降压药:别再让它们 “危害” 健康
在治疗高血压时,安全、长效、平稳是主要的追求目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高血压药物也在不断更新换代。然而,仍有一些药物已经被证明存在较多问题,本该被淘汰,却还有不少患者在服用。
硝苯地平普通片:短效降压带来的 “血压过山车”


硝苯地平分为长效和短效两种类型,其中短效的硝苯地平普通片,降压效果来得极快。但这种快速降压也带来了严重的弊端,它会使血压像坐过山车一样大幅波动。长期服用,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副作用,比如牙龈增生,原本健康的牙龈会变得肿胀、增生,影响口腔健康;心动过速,让心脏像敲小鼓一样跳得过快;面色潮红,脸部总是红通通的;脚踝水肿,脚踝部位会出现明显的肿胀。更为严重的是,还可能导致心梗、心力衰竭、心绞痛等危及生命的疾病。所以,为了身体健康,患者应尽量选择硝苯地平缓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等副作用较少的长效降压药,让血压平稳下降,避免血压波动带来的种种危害。
含可乐定成分的降压药:潜藏危险的 “健康雷区”
含有可乐定成分的降压药属于中枢性降压药。长期服用这类药物,可能会引发心跳加快,让人感觉心慌不适;口干舌燥,怎么喝水都难以缓解;还会影响脑细胞活力,使人变得反应迟钝。在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窒息、昏迷等可怕后果。此外,可乐定还会刺激胃部,容易引发血压反弹,就像皮球一样,降下去又弹回来,给血压控制带来极大困难。因此,从安全角度考虑,不建议患者长期服用含有可乐定成分的降压药。


含利血平的传统复方降压药:不良反应较多的 “旧药”
利血平会促进胃酸分泌,过多的胃酸可能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引发胃部不适。同时,它还会抑制中枢神经,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功能。长期大剂量服用利血平,会显著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而且,这类传统复方降压药,由于成分复杂,副作用相对较多,已经不被推荐作为一线降压药来治疗高血压。如今有更多更安全、有效的药物可供选择,患者应在医生的建议下,更换更合适的降压药物。
复方罗布麻片:成分复杂的 “风险药物”
复方罗布麻片的成分较为复杂,里面既有罗布麻叶、野菊花、防己等多种中药成分,又含有盐酸异丙嗪、硫酸双肼屈嗪等多种西药成分。其中,双肼屈嗪会导致心率加快,这种副作用在临床上已经被广泛认识到,因此现在临床上已经很少使用。而且,长期使用复方罗布麻片,可能会引发狼疮样皮肤异常,给患者的皮肤健康带来威胁。基于这些原因,复方罗布麻片也不推荐作为一线用药,患者应谨慎选择。
降压药的 “禁忌搭档”:联合用药需谨慎
中老年人是高血压的高发群体,而这个群体往往还合并有其他多种基础疾病,因此常常需要联合用药。但在联合用药时,一定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因药物搭配不当而影响健康。那么,降压药不能与哪些药物同时服用呢?


非甾体抗炎药:降压疗效的 “干扰者”
像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如果与降压药同时服用,就像两个不合拍的舞者,会相互干扰。它们可能会影响降压药的疗效,使降压药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导致血压控制不佳。而且,当非甾体抗炎药与利尿剂等降压药联合使用时,还可能会增加肾毒性,给肾脏带来额外的负担。肾脏就像身体的 “过滤器”,一旦受到损伤,会对整个身体的代谢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含麻黄碱或伪麻黄碱的药物:血压升高的 “助推器”
在不少复方感冒药中,都含有麻黄碱或者伪麻黄碱等成分。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服用这类药物就如同给血压升高 “添柴加薪”。这些成分会导致血压升高,严重影响降压效果,使之前服用降压药所做的努力大打折扣。更糟糕的是,还可能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如心梗、脑中风等,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威胁。所以,高血压患者在选择感冒药时,一定要仔细查看成分表,避免服用含有这类成分的药物。
抗抑郁药:与降压药的 “危险共舞”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抗抑郁药,如果与利血平等降压药一起服用,就像在身体里引发了一场 “混乱”。它们会导致儿茶酚胺浓度过高,进而引发心跳过速、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这种药物相互作用,会让身体的心血管系统承受巨大压力,可能引发各种心血管问题,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同时患有高血压和抑郁症的患者,在用药时一定要告知医生自己的全部病史,以便医生合理调整用药方案。
利福平:降压药的 “代谢加速器”
抗结核药利福平是一种强效的肝药酶诱导剂,它就像一个 “加速器”,会显著增强 CYP3A4 酶的活性。这种作用会加速 β - 受体阻滞剂(洛尔类)和钙离子拮抗剂(地平类)等降压药的代谢。想象一下,降压药在体内原本像正常行驶的汽车,被利福平这么一干扰,就像汽车被踩了油门,加速行驶,很快就被代谢掉了。这样一来,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就会降低,从而减弱甚至完全丧失降压效果。降压药失效可不是小事,它可能导致血压波动,进而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等严重后果。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患者使用不受肝药酶影响的降压药,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拮抗剂(如奥美沙坦)或利尿剂(如氢氯噻嗪)。但患者千万不能自行调整药物,一定要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更换或调整用药,并定期监测血压,确保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降压药浓度的 “改变者”
克拉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以及氟康唑等抗真菌药物,它们在体内的作用就像一把 “钥匙”,但这把 “钥匙” 却会锁住肝脏代谢酶。当它们与降压药同时服用时,肝脏代谢酶被抑制,降压药在体内的代谢就会受到影响,导致降压药的血药浓度升高。这就好比一杯水,原本药物的浓度是合适的,现在突然加了更多的药,浓度变高了。降压药血药浓度过高,可能会导致低血压,让患者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高血压患者在服用这些药物时,一定要告知医生自己正在服用降压药,以便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案。
高血压虽然是一种常见高发的慢性病,但只要患者遵医嘱选择适合自己的降压药物,规律服用,并定期监测血压,同时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能够有效控制血压,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享受健康的人生。
1条评分金币+20
xian209 金币 +20 - 昨天 17:16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8170
金币
116827
道行
20019
原创
753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74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1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1:55
4种已被淘汰的降压药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高血压药物也在推陈出新。以下4种降压药已经被淘汰,不建议患者长期服用:

硝苯地平普通片
硝苯地平有长效和短效之分,短效硝苯地平普通片降压效果极快,容易引发血压大幅波动。长期服用可能会引发牙龈增生、心动过速、面色潮红、脚踝水肿等副作用,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心梗、心力衰竭、心绞痛等。因此,建议尽量选择硝苯地平缓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等副作用较少的长效降压药1。

含有可乐定成分的降压药
可乐定成分属于中枢性降压药,长期服用可能会引发心跳加快、口干、脑细胞活力变差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窒息、昏迷。而且可乐定会刺激胃部,容易引发血压反弹,所以不建议长期服用1。

含利血平的传统复方降压药
利血平会促进胃酸分泌,抑制中枢神经等,长期大剂量服用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并且复方降压药副作用相对较多,不推荐作为一线降压药来治疗高血压1。

复方罗布麻片
复方罗布麻片中既有罗布麻叶、野菊花、防己等多种中药,还含有盐酸异丙嗪、硫酸双肼屈嗪等多种西药,双肼屈嗪因其会导致心率加快,临床上已经很少用。而且长期使用这类药物可能会引发狼疮样皮肤异常,不推荐为一线用药1。

此外,还有一些在其他资料中提及的已被淘汰降压药,如复方利血平片、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复方降压片等。复方利血平片可能导致低血压甚至昏厥,还会使胃酸分泌过多;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价格昂贵、服用剂量大,会导致血压波动太大;复方降压片剂量大、见效慢、起效不稳定,成分复杂易引起过敏反应和其他并发症,对肝肾功能差的患者不适用3。

如果正在服用以上这些已被淘汰的降压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换合适的药物,以更好地控制血压并减少潜在的健康风险。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3746
金币
83175
道行
1980
原创
2379
奖券
2603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60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1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8:14
杨叔叔的情况提醒我们,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的时间选择非常重要。根据最新的研究和医学指导,降压药的最佳服用时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而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 个体化治疗:每个患者的血压变化模式不同,因此服药时间应个体化。有些患者可能需要在早晨服用以控制晨峰血压,而有些患者可能需要在晚上服用以控制夜间血压。

2. 固定时间服药:无论选择什么时间服药,最重要的是保持规律性。不规律的服药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3. 长效药物:对于服用长效降压药的患者,通常建议每天固定时间(如早晨)服用一次。

4.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高血压患者常常需要联合用药,这时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影响降压效果。

5. 医生指导:如果杨叔叔在规律服药后出现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并监测血压变化。

6. 生活方式调整:除了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还应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如减少盐摄入、增加运动、控制体重等。

杨叔叔应该与医生沟通自己的服药情况和出现的不适,以便医生为他提供最合适的治疗建议。同时,他也需要了解并遵守医嘱,确保药物的正确使用。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