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前拍下中国最早彩色照片的人——阿尔伯特·卡恩
人物生平
108年前(即1917年往前推108年是1860年),拍下中国最早彩色照片的人是法国摄影师阿尔伯特·卡恩(Albert Kahn)。他于1860年3月3日出生在一个穷困之家,父亲是牛贩子,母亲是家庭妇女。他作为家里最小的儿子,原本得到母亲格外疼爱,但10岁时母亲因常年饥饿和辛劳身患重疾过早离世,父亲带着孩子们举家搬到圣米歇尔。18岁那年,他向亦师亦友的Henri Bergson学习。后来,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让他感觉人生无趣。
拍摄契机与彩色照片技术
1907年,卡恩偶然接触到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划时代彩色照片拍摄工艺。在此之前,整个世界在镜头中都是黑白的,而卢米埃尔兄弟创新性地将染有三原色土豆淀粉均匀涂在玻璃干板上,实现彩色正片感光。这瞬间点燃了卡恩的拍摄兴趣,仅隔一年,他聘用的摄影师便拍到了莱特兄弟试制飞机的彩色照片。此后,卡恩产生了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拍摄计划、建立彩色“地球档案”的宏大构想。
在中国的拍摄经历
1909年,卡恩和助理来到中国,当时慈禧刚刚去世,溥仪登基,他记录下封建帝制被推翻前的中国景象。他在中国游览了北京、山东、内蒙古等众多地方,拍摄了如在市集出售对联的商贩、漓江边的少女、卖糕点的老人、满族的村落民居,以及北京牌楼、颐和园十七孔桥、颐和园石舫、北京十三陵、济南大明湖、沈阳街景等各处知名的建筑与美景。1912 - 1913年期间,也有他派遣的摄影师在中国拍摄,这些照片记录了大清王朝刚刚灭亡、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时不太稳定局势下中国多地的情况,包括北京、沈阳、张家口、曲阜、泰安等地。目前整理到的他在中国拍摄的照片大概750张,均为彩照,大部分作品仍未公布。
全球拍摄成果与遭遇
卡恩离开中国30多年的时间里,前后雇佣11位摄影师,遍游世界50多个国家,拍下7.2万张彩色玻璃正片,以及长约100分钟的电影胶片。然而,50多个国家的拍摄耗费了大量金钱,又赶上1929年经济大萧条,卡恩一夜破产。苦苦支撑到1931年,曾经自家的庄园也变成公家的花园,他不得不被迫中止拍摄。
照片的意义
这些照片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意义,它们成为了记录上个世纪初中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文化古迹和风土人情的珍贵资料。如今看来,让人们能直观地看到曾经封建、落后、贫穷的中国面貌,与现在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中国形成鲜明对比,所以会让人感慨万千,甚至泪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