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4阅读
  • 0回复

[三国]出一策导致大汉彻底颠覆,又出一策,曹操若听则天下一统,奇才也 [1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0715
金币
23854
道行
37009
原创
2123
奖券
4349
斑龄
130
道券
849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38504(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4-0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53



在东汉末年有这么一个谋士,他的计谋以毒辣著称,所出的计策无不是斩草除根釜底抽薪的存在,别的谋士的计策最多就是为了战争的胜利而考虑,但也要估计伤亡,毕竟不到万不得已,杀伤太多生灵,在古人看来是有损阳寿的。但是这个谋士丝毫不在乎,他出的计策往往都是连根拔起不留余地的做法,哪怕自己人也会因为他的计策感到毛骨悚然,因为他的计策太阴狠太毒辣了。

顶尖谋士的手段和行事风格

就是这么一个谋士,当初是他的计策让大汉江山彻底颠覆,彻底引发中原将近上百年的战乱不休,再后来赤壁之战的时候,要是曹操听他的,那么曹操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一统天下,而不是一辈子只能统一北方看不到一统天下的希望。

这个谋士是谁呢?他就是以善于揣摩人心对症下药著称,毒辣程度和李儒齐名的毒士贾诩。

最早的时候,贾诩是在董卓的手下做事,但是贾诩这个人有一个特点,先谋己身再谋事,什么意思呢?就是贾诩这个人平时不会主动积极 出谋划策,而是以明哲保身为前提,他不管出什么计谋都是为了在乱世当中自保,说白了就是有贪生怕死的属性。在于自身安危无关的时候,常常处于划水状态默默无闻。这也是为什么贾诩在董卓手下多年却默默无闻,名气还不如二等谋士李儒的原因吧。



贾诩(剧照)

一方面是因为李儒贪生怕死,一方面也许是因为没有遇到那个让贾诩能够不计生死的为其出谋划策的主公吧。但不能凭这些就说贾诩没什么真本事,毒士贾诩,擅长揣摩人心,能够根据人心所想将计就计设置陷进,使得敌人不知不觉中调入对方坑里,而且贾诩的计策往往不止是打败对方那么简单,他之所以被称之为毒士,就是因为他的计策往往都是釜底抽薪,给敌人不留后路让人绝望的那种计策,杀人诛心,所以称之为毒士。

要论计策的高明程度,那是和郭嘉、诸葛亮一样的顶级谋臣,鬼才郭嘉,善于抓住敌人破绽和细节矛盾,然后将这个破绽放大,对敌人一击致命,不论是对袁绍十胜十败论稳定军心气势如虹,还是出奇计定乌桓解除边疆隐患,又或者是遗计定辽东,简直鬼神莫测,谋出鬼神惊,不负鬼才之名;而卧龙诸葛亮,善于掌控全局,出计谋划,都是从全局开始整体掌控规划,再一步一步去设计,让敌人无路可逃各个击破。身在茅庐之中,尽知天下大事,不出茅庐,已有三分天下的蓝图,东和孙权北拒曹操,成就了蜀汉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政治格局,简直非人力可为。



郭嘉(剧照)

所以说,郭嘉,诸葛亮,贾诩三人虽说都是顶尖谋士,但是又各有特色,如果把这三个人各用一物来比喻的话,那么,郭嘉就像是一把锋芒毕露剑气逼人的剑,走轻灵一路,找寻破绽一击致命;诸葛亮就像是一把厚重古朴寒气森森的刀,走的是沉稳一路,稳步推进,善于以庞大无匹的气势压人;而贾诩,则是见血封喉的剧毒,善于腐蚀人心摧枯拉朽,杀伤巨大,后果无法预估。

也许我说贾诩有些贪生怕死的自保属性,有的人不信而且反驳,那我们就来接着往下说,看看贾诩是不是有贪生怕死的属性。

汉末第一大诸侯的登场

首先,在董卓占据洛阳的时候,把持朝政挟持天子,纵兵劫掠,洛阳百姓水深火热家破人亡,董卓的种种行为不得人心,注定长久不了,这种情况下,贾诩更不可能为董卓出谋划策了,选择了彻底的默默无闻保持低调。

果然,没多久,关东诸侯以袁绍曹操等人为首发起了讨董联盟,因为势力强大,董卓见抵挡不住,就挟持天下和百官以及洛阳所有年轻力壮的百姓和妇女迁都长安,年老丽洁色衰者都被屠杀,可谓人神共愤。



董卓(剧照)

到了长安之后没多久,董卓称帝之心已经遮掩不住,贾诩见势头不妙,私底下向李傕郭汜等人进言陈明厉害,让他们向董卓申请外调驻守,董卓应允,命李傕郭汜引兵十万驻守陕地,贾诩乘机向董卓提出协助二人驻守,因为贾诩平时划水的缘故,董卓没有发现贾诩的才能,还以为没有什么大才,李儒因为嫉妒贾诩的才能,担心贾诩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此时更不会开口,所以,董卓,毫不犹豫的答应让贾诩协助李傕郭汜二人驻守陕地,就这样,贾诩无声无息的脱离了董卓这个危险之地

后来,关东十一路诸侯组成了讨董联盟,以袁绍为盟主,逼近虎牢关,董卓不敌,于是挟持汉献帝和群臣,以及百姓中年轻力壮者迁都长安,年老者年幼者皆被杀害,整个洛阳一时间成了人间地狱。

到了洛阳后,过了不久,董卓见关东诸侯势大,有退守西凉的打算,但是又不甘心即将到手的江山失去,于是打算一不做二不休,逼汉献帝禅让退位,自己称帝,企图以皇帝的天下大义压住关东诸侯,一时间群臣哗然,忠于汉室的老臣们义愤填膺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屈从于董卓伺机而动。



吕布(剧照)

此时,司徒王允想出了一条妙计,三国志.吕布传记载,吕布与董卓侍女私通,被王允抓到了把柄,后来王允以此要挟吕布,又以自己府中美貌歌女贿赂吕布,再以汉献帝的名义许以吕布大将军高位,吕布最终屈服,商议好在董卓进宫接受汉献帝禅让之时奉诏勤王刺杀董卓,果然,就在禅让当天,乘着董卓没有防备,吕布大喝一声:“奉诏杀贼”,在董卓还没有反应过来之时,挥动方天画戟刺董卓于阶下。终于,一代枭雄董卓自此落幕。

王允的愚蠢行为

因为汉献帝年幼,所以王允自领朝政,但偏偏此时的王允出了一个昏招,本该是施以恩惠收拢西凉旧部的时候,可王允为了显示所谓的大汉天威,又或者是为了突出自己的威严吧,面对镇守在外的李傕郭汜的归顺请求,王允竟然拒绝了,要知道,李傕郭汜在外镇守的兵力是西凉军鼎盛时期一半的兵力啊,而原本在长安的军队本就消耗过多,还有一部分早被张济张绣叔侄带去了宛城跟荆州刘表形成了联盟,可以说驻守长安的西凉军没有多少,但是此时的王允自大无比,或许是杀了董卓这个第一大军阀后有点儿飘了,愣是要派兵攻打李傕郭汜。



王允(剧照)

而在外镇守的李傕郭汜二人因为董卓的是慌张无比,因为清楚自己的斤两,带兵还行,当诸侯能力不够,但偏偏朝廷还不接受归顺请求,本想就地解散躲回家乡,又怕朝廷不放过他们,一时间无所适从,就在这时,划水状态的贾诩为自保出了一条毒计,让他们领兵反攻长安,挟持汉献帝占江山,此时的李傕郭汜本就没有主意,听贾诩这么一说,二话不说孤注一掷,立马行动反攻长安。



李傕(剧照)

在行军之时恰好碰到吕布领军来讨伐消灭他们,双方不由分说战在一起,吕布不敌败逃,李傕郭汜一路收拢西凉军残兵部队,势力越发壮大,一路高歌猛进,不久兵临长安城下,王允被杀,汉献帝再一次落入了西凉军的手里,李傕郭汜占领长安挟持天子,这一挟持就是四年,后来李傕郭汜发生内讧自相残杀,汉献帝在朝臣的拥护下出逃,自此,大汉天子的权威彻底丧失,被拉下神坛。



在此之前,诸侯们再怎么闹,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冲击皇宫,表面功夫还得做的 ,因为只要大汉天子在,那就是代表皇权不容侵犯,哪怕就是之前的董卓想当皇帝,也只能暗地里让群臣逼迫皇帝禅让,都不敢明目张胆的动手,因为当时的天下还是大汉天下,四百年的江山,余威深入人心,支持的人大有人在,是正统所在,代表着名正言顺,代表着不能违抗的天授皇权,这就是一道枷锁牢牢的绑定着天下臣民,让他们的思想中牢牢记着汉室天下不能违逆。



汉献帝(剧照)

但是,这么明目张胆的打的皇帝出逃,诸侯多天子的敬畏心理就彻底没了,自此中原战乱不休,心中的枷锁没了,从这一刻起,诸侯们争霸天下逐鹿中原的野心就再也没有任何压制了,诸侯混战毫无顾忌,贾诩一计,何其毒也!此一计,让汉室四百年传承的江山再也回不来了!

赤壁之战的后果

(1)精锐主力丧尽,荆州丢失,无力南征

还有就是赤壁之战,我们都知道,曹操占领宛城打败张绣后,贾诩就顺势投靠了曹操,而在赤壁之战时,曹操已经占领北方,更是兵不血刃的占领了荆州,荆州无数的钱粮和天下第一的十数万水军和数万步军全被曹操收入囊中,实力大增,又是大汉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天下大义,此时的曹操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大诸侯,也正因为如此,此时的曹操确实有点儿飘了,他占领荆州急于对东吴用兵一统天下。



曹操(剧照)

当时贾诩建议曹操先不急与和东吴开战,而是应该稳定下来,收取荆州民心,因为当时的荆州不管是世家大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只是因为迫于曹操强大的兵力屈服,并不是真心的归顺臣服,一旦曹操兵力空虚,就会反叛,或者在后方捣乱,但是曹操没有听贾诩的建议,前后整军精锐部队二十八万,再加上大量的民夫伙夫船工等等总计八十三万号称百万大军攻伐东吴,结果被东吴周瑜连环计火烧连营打败,精锐丧尽,曹操败逃北撤,险些丢命。



赤壁之战(网图)

因为对荆州掌控不够不得民心又无多余兵力,导致荆州叛乱不断,只能将到手的荆州丢弃,自此,曹操多年积累的机动部队精锐丧尽,再也无力南征,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孙权刘备瓜分荆州吞并蜀中,彻底形成了一超二强之间南北对峙的局面。而这一战,因为大火的火光映红了河对岸的灵璧,所以称之为赤壁之战。这应该是曹操这一生最大的一次失误了,看来人在大喜的心情下的确不能轻易下决定,因为容易出昏招。



周瑜(剧照)

(2)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如果曹操听了贾诩的建议,暂时不发动赤壁之战,而是彻底消化了荆州这个地方,稳定了民心,让荆州彻底成为曹魏之地,到时候,光是靠荆州的力量就可以完全牵制东吴了,要知道,荆州本就水系发达,是典型的鱼米之乡。



刘表(剧照)

又因为之前刘表对荆州多年的经营,荆州百姓富足,水军天下第一,这也是为什么天下诸侯乱战不休,刘表却能在荆州坐看天下云起云落而无人敢惹的原因,就连江东猛虎孙坚不也是死在了刘表的手上,而东吴仇恨荆州刘表多年,有周瑜等人的辅佐不也是无可奈何吗?可见荆州军力的强大,牵制东吴绰绰有余。而这也彻底断了刘备的后路,蜀汉基业将无从谈起,等于彻底消灭了曹魏一个大患。

然后派遣上将攻占汉中,张鲁是无论如何也挡不住的。到时候,刘璋是很大可能会直接投降的,因为之前曹操在发动赤壁之战的时候,刘璋就派人给曹操送来了大量的钱粮和民夫,这是刘璋对曹操的臣服,也是刘璋对曹操的畏惧,到时候如果大军压境,刘璋抵抗的可能真的不大。

反过来说,就算刘璋抵抗,他也赢不了,到时候曹操可以四面出兵,一路汉中攻剑阁,一路荆州攻永安,一路花钱财收买大量益州南中地区蛮族孟获等人攻打益州南部四郡,一路收买西部羌族攻西平关,而蜀中内部因为刘璋的不作为不满的人大有人在,聪张松法正的行为就能看出来,到时候曹魏四面合围的情况下蜀中没有胜算,那些本救对刘璋不满的世家大族必然里应外合协助曹操攻占蜀中,即使蜀中再怎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是守不住的,因为最坚固的城墙都是从内部攻破的,更何况面对强大的军力,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从外部也可以攻破的。



刘璋(剧照)

等占了蜀中之后,休养生息几年,在荆州大量训练水军和水战将领,到时候东吴除了投降还有别的路吗?就算不投降又如何?大军多面发动,荆州水军从江夏出兵直插东吴腹地建康,顷刻之间踏平之。

可惜呀,这一切的美好就因为曹操的得意忘形成了泡影,如果他听从了贾诩的建议,曹操有生之年就能完成统一,也能君临天下成为开国之君。从而避免了神州大地数十年的战乱不休让百姓家破人亡,从客观上来说,早些统一的话,对天下子民是有大恩德的。

(3)短命终究不抵长寿的宿命

而话说回来,一旦曹操统一江山,那么司马懿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以曹操的睿智,焉能看不出司马懿鹰视狼顾之态?只是当初天下



司马懿(剧照)

未定,还需能人辅佐,再加上司马懿和司机年岁相差不大,自己的儿子曹丕人又年轻,能力不俗,所以完全不用担心,最起码曹丕活着的时候,司马懿浪不起来。可是曹操千算万算没有算到的是,曹丕父子两代短命,结果被长寿的司马懿摘了桃子啊。

但是如果在曹操时期天才统一的话,首先杀得就是司马懿,司马家的晋朝也就彻底没了,不会出现“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这种智障皇帝,也就没有脑神经的贾南风这种智障皇后,那也就没有了八王之乱,中原大地既没有了之前三国时期几十年的乱战,更不会有八王之乱的民生凋敝。中原底蕴深厚,华夏璀璨依旧。

蜀汉存在的意义和性质

所以说,赤壁之战曹操的失败,不仅仅是一场战争的胜败,直接形成了三国乱战将近百年的格局,曹操有一统的格局,就因为赤壁战败被拖住了统一的步伐,而蜀汉刘备诸葛亮,才能确实高,但改变不了天下大势,要不



刘备(剧照)

是罗贯中三国演义的美化,蜀汉就是前朝覆灭后遗留下来的复辟势力而已,这是每个朝代都存在的,相当于搅屎棍一般的存在,别人有一统的能力,自己没有一统的能力,单哪怕自己没有,也要阻碍的让你也没有,就算不能,也要拖慢一下你一统的步伐,只为施展自己一身所学的才能,却丝毫不管这种行为带来的后果,说实话,从这个角度看,这种行为,真的挺恶心的。

说一千道一万,历史就是历史,没有如果,就像曹操没听从贾诩的建议,造成了永远的遗憾,也造成了华夏不可磨灭的灾难。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