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5阅读
  • 2回复

[保健养生]生水煮饭,不仅有毒还致癌?用自来水的赶紧看看!真正致癌的是它[7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0284
金币
57035
道行
1977
原创
2368
奖券
2519
斑龄
32
道券
90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00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04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1:48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04-02) —

最近一段时间,李阿姨烦恼的不行,她看到好几篇文章说自来水喝多了会致癌,尤其是加热后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
这让她十分害怕,家里一直是喝自来水,就连小孙子也都是跟着大人吃饭,这给小孩身体带来的会不会伤害更大?
关于自来水的传言有很多,很多人为此担心不已,到底这些说法可不可信?

一、万万没想到,自来水里头藏着致癌物?
不可否认,我们日常的饮用水中有一些对健康有害的物质,但我们不能抛开剂量去谈毒性!
其实,这个有害物质就是氯元素,自来水内加氯的目的是为了对生水消毒。生水是指没有经过杀菌处理的水,这类水可能会有各种细菌、微生物污染,不进行灭菌处理直接输送到各家各户,无异于是在输送超级细菌,加热后也难以完全消灭。
在生水内添加氯后可杀灭内里的细菌和微生物污染,但带来的弊端就是自来水内可能会存在有余氯。那这些自来水内的残余量,会不会致癌呢?

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刘妍表示,自来水内的余氯会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快速会发,不会停留在食物上,自然也不会对人体产生致癌风险。并且,氯仅仅是三类致癌物。世卫组织对三类致癌物的定义为对人类致癌性可疑,没有充分的人体、动物数据。
另外,网上还有说法称自来水反复烧开后内里会产生亚硝酸盐成分,该物质也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有学者曾对此进行过专门的实验,即便是反复煮沸30次的水,内里的亚硝酸盐含量也仅有0.025mg/L,达不到威胁人体的程度。是否会威胁健康主要取决于剂量,只要是符合安全标准的水,不用担心反复烧开会导致亚硝酸盐含量变多的问题。
而且,我国相关饮用水标准对这些有害物质的限量都有明确规定,对此无需过多担心。

二、用来自来水煮饭还安全吗?
当然是安全的,自来水在加热过程中余氯会分解成氯离子、氯酸根、氧气,氯离子和氯酸根不会蒸发,氧气又不会影响健康,所以无需担心。
钦州学院食品工程学院的师生曾为此进行过实验,分别用自来水和纯净水煮饭,在煮饭之前对水内的余氯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分别为0.1370mg/L和0.0074mg/L。在煮完饭后,对米饭进行了余氯检测,结果是均未发现游离余氯。
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表示,氯气在加热过程中的确会转换成其他物质,但不会以氯气的形式附着在食物上。烧开的水内余氯含量非常低,不足以对健康造成威胁。

但也不是所有的水都是安全的,这种水经常喝的确会增加致癌风险!
致癌水就是温度>65℃的烫水,饮用过烫的水会导致口腔、食管黏膜被灼伤,进而引起慢性炎症,乃至癌症发生。日常喝水一定要以温水为主,吃火锅、热汤的时候也要注意晾一晾再吃,最好在手背上测试下温度不烫了再吃。

三、电饭煲煮饭会致癌?真正要警惕的是这种情况
虽然自来水煮饭被证实是个安全的,可网上又蹦出不少说法称电饭煲内胆在加热时会析出有害物质,会增加患癌的风险。这类传言引发不少家庭担忧,甚至有人称世界卫生组织已呼吁停用电饭煲,真相究竟如何?
这个说法其实也不可信,现在的电饭锅内胆一般为特氟龙材质。其具有性质温度、耐酸碱度强的特点,分解的温度一般需要超过250℃。央视还为此专门进行过实验,特氟龙只有在温度达到300℃的时候才会开始分解。而我们日常烹饪的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80℃,对此无需过多担心。

当内胆涂层脱落后就需要警惕了,涂层脱落后意味着不沾的作用失去了,烹饪时很容易让米饭受热不均匀,产生糊底、粘锅以及干锅等问题,且米饭在焦糊后还会产生丙烯酰胺等对健康有害的物质。
另外,涂层脱落后会增加食物与铝制内胆直接接触的风险,经常摄入铝元素会给神经系统、骨骼健康都带来慢性毒副作用。
日常一旦发现电饭锅涂层脱落要及时更换,尤其是家里有老人的,一定要多加关注,及时提醒更换,不要因为舍不得换而继续使用,给健康带来危害就得不偿失了。

现在网络十分发达,我们能接受到各式各样的信息,但其中有不少信息是以讹传讹的谣言,对此我们要学会甄别,不要因为谣言而影响了正常生活。
参考资料:
[1] 《常用生水煮饭,有毒还致癌?》.中国食品报官方平台 2023-11-02
[2] 《万万没想到,饮用水里藏了致癌物?很多人不知道......》.浙江省肿瘤医院 2024-03-13
[3] 《我国癌症高发,都是电饭煲惹的祸?劝告:6种使用习惯确实要不得》.DrX说 2023-06-15
1条评分金币+17
xian209 金币 +17 - 前天 18:55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5801
金币
96111
道行
20019
原创
753
奖券
4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33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04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14:11
关于“生水煮饭致癌”及相关说法,结合权威信息来源的澄清与科学依据,具体分析如下:

一、生水煮饭是否致癌?
结论:不会致癌

氯的安全性:
自来水中添加氯是为了杀菌消毒,我国标准规定余氯含量≤4mg/L,实际入户浓度更低(通常≤1mg/L),远低于致癌风险阈值13。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将氯归为第3类致癌物,即无明确证据证明其对人类致癌14。
2. 加热过程分解氯:
煮饭时,余氯受热分解为氯离子、氯酸根和氧气,不会附着在食物上13。若有明显漂白粉味(氯浓度>2mg/L),建议煮沸后使用1。
二、真正致癌的“水”是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的致癌物:65℃以上的热饮

高温损伤食道黏膜:
65℃以上的饮品被列为2A类致癌物(可能对人类致癌)。长期饮用烫水会导致食道黏膜反复损伤,增加癌变风险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0284
金币
57035
道行
1977
原创
2368
奖券
2519
斑龄
32
道券
90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00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0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11:48
自来水与电饭煲煮饭的安全性解析

一、自来水中的致癌物传言辟谣

1. 自来水中的氯元素

- 传言内容:自来水中含有氯元素,加热后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进而致癌。
- 真相解析:
  - 氯元素是用于自来水消毒的,目的是杀灭细菌和微生物污染。
  - 自来水中的余氯会随着水温升高而快速挥发,不会停留在食物上,也不会对人体产生致癌风险。
  - 氯被世卫组织定义为三类致癌物,即对人类致癌性可疑,但缺乏充分的人体、动物数据支持。

2. 反复烧开的水中的亚硝酸盐

- 传言内容:自来水反复烧开后会产生亚硝酸盐,增加患癌风险。
- 真相解析:
  - 实验表明,即使是反复煮沸30次的水,亚硝酸盐含量也极低,达不到威胁人体的程度。
  - 我国相关饮用水标准对有害物质的限量有明确规定,无需过多担心。

3. 安全喝水建议

- 避免饮用温度超过65℃的烫水,以减少口腔、食管黏膜被灼伤的风险,进而预防慢性炎症和癌症的发生。

二、自来水煮饭的安全性

- 实验证据:钦州学院食品工程学院的实验表明,用自来水和纯净水煮饭后,均未发现游离余氯。
- 专家解读:氯气在加热过程中会转换成其他物质,但不会以氯气的形式附着在食物上。烧开的水内余氯含量非常低,不足以对健康造成威胁。

三、电饭煲煮饭的致癌传言辟谣

1. 电饭煲内胆的材质与安全性

- 传言内容:电饭煲内胆在加热时会析出有害物质,增加患癌风险。
- 真相解析:
  - 现代电饭锅内胆一般为特氟龙材质,性质稳定,耐酸碱度强,分解温度超过250℃。
  - 央视实验表明,特氟龙只有在温度达到300℃时才会开始分解,而日常烹饪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80℃。

2. 内胆涂层脱落的风险

- 风险分析:
  - 涂层脱落后,烹饪时容易让米饭受热不均匀,产生糊底、粘锅等问题。
  - 焦糊的米饭会产生丙烯酰胺等对健康有害的物质。
  - 涂层脱落后增加食物与铝制内胆直接接触的风险,长期摄入铝元素对神经系统、骨骼健康有害。

3. 安全使用建议

- 一旦发现电饭锅涂层脱落,要及时更换,避免因舍不得换而继续使用,给健康带来危害。

四、总结与提醒

- 网络信息繁杂,要学会甄别谣言,不要因为谣言而影响了正常生活。
- 对于自来水煮饭和电饭煲的安全性,有明确的科学实验和专家解读作为支撑,无需过分担忧。
- 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如避免饮用烫水、及时更换涂层脱落的电饭锅等,以维护健康。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