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5阅读
  • 2回复

[药物知识]这份中药大全,实在难得,只发一次,存起来慢慢看!1 [6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5570
金币
93564
道行
20019
原创
753
奖券
4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28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0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6:52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04-01) —
常用的中草药图谱全集来了,
值得收藏!
(前方大量图片,建议收藏慢慢看)
解表类
1、发散风寒药
生姜
别名:大肉姜、鲜生姜

白芷
别名:芳香、泽芬

防风

别名:铜芸、茴草、百枝、屏风

苍耳

别名:常思菜、地葵、道人头、猪耳、刺儿棵

羌活

别名:羌青、护羌使者、羌滑、退风使者

细辛
别名:小辛、细草、少辛、独叶草、山人参

荆芥

别名:香荆芥、假苏、姜芥、四棱杆蒿、稳齿菜

桂枝

别名:柳桂

麻黄

别名:龙沙、狗骨、卑相、卑盐

2、发散风热药

牛蒡子
别名:鼠粘子、大力子、恶实

升麻

别名:周麻、鸡骨升麻 、鬼脸升麻

柴胡

别名:地薰、茹草、柴草、茈胡

葛根

别名:甘葛、干葛、粉葛、葛条根

桑叶

别名:铁扇子、蚕叶

菊花
别名:甘菊、金蕊、真菊、药菊

薄荷

别名:蕃荷菜、土薄荷、南薄荷、人丹草、野薄荷

泻火药

1、清热泻火药
天花粉

别名:栝楼根、花粉、白药、瑞雪

决明子

别名:草决明、马蹄决明、千里光、假绿豆

知母

别名:连母、水须、穿地龙、羊胡子

栀子
别名:木丹、越桃、山栀子、黄鸡子、黄栀子

莲子心

别名:苦薏、莲薏、莲心

夏枯草

别名:铁色草、棒柱头花、榔头草、棒槌草、牛枯草

2、清热燥湿药
龙胆
别名:陵游、草龙胆、苦地胆、山龙胆、水龙胆

白鲜皮

别名:野花椒皮、白羊鲜、北鲜皮、臭根皮、八股牛、八挂牛、好汉拔

苦参

别名:地槐、苦骨、穿参、牛参、地参、野槐、山槐

鸦胆子

别名:老鸦胆、鸦蛋子、小苦楝、苦参子

黄芩

别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

黄柏
别名:黄檗、圆柏、檗木、川黄柏

黄连

别名:川连、川黄连、姜黄连、吴萸黄连、酒连

3、清热泻火药
大青叶
别名:大青、北板根、大靛

山豆根

别名:豆根、北豆根、广豆根、苦豆根

北豆根
别名:蝙蝠葛根、北山豆根、山地瓜秧、蝙蝠藤

白头翁
别名:野丈人、头公、毛姑朵花、老公花

白蔹
别名:白根、山地瓜、鹅抱蛋、地老鼠、猫儿卵

连翘

别名:旱莲子、空翘、空壳、落翅

板蓝根

别名:靛青根、蓝靛根

金银花

别名:忍冬花、银花、双花、二宝花

鱼腥草

别名:紫背鱼腥草、紫蕺

蒲公英
别名:蒲公草、黄花地丁、黄花草、蒲公丁

4、清热凉血药
地黄
别名:生地、生地黄

赤芍

别名: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

牡丹皮

别名:丹皮、丹根、牡丹根皮

5、清虚热药
银柴胡
别名:银夏柴胡、银胡、牛肚根、土参

胡黄连

别名:割孤露泽、胡连、西藏胡黄连

泻下药
1、攻下药
大黄
别名:将军、锦纹、锦纹大黄、川军

2、润下药
火麻仁

别名:大麻仁、麻子仁、麻子线麻、山麻

郁李仁

别名:郁子、郁里仁、李仁肉、小李仁

3、峻下逐水药

千金子
别名:千两金、菩萨豆、续随子

巴豆

别名:巴仁、巴米、红子仁、泻果、猛子仁、巴仁

甘遂

别名:甘泽、陵泽肿、手花根、猫儿眼、胜于花

芫花

别名:赤芫、杜芫、头痛花、南芫花、药鱼草、九龙花、闹鱼花

京大戟

别名:大戟、红芽大戟、紫大戟、将军草

商陆

别名:章陆、章柳根、见肿消、当陆

祛风湿药
1、祛风散寒药
川乌

别名:鹅儿花、五毒、铁毒

木瓜

别名:木瓜实、铁脚梨

草乌

别名:乌头、独白草、土附子

威灵仙

别名:铁脚威灵仙、酒草阶、黑骨头、老虎须、七寸草、牛闲草

独活

别名:独摇草、独滑、长生

路路通

别名:枫实、枫草、九空子、枫草

2、祛风湿清热药
防己
别名:粉防己、汉防己、石解

马钱子

别名:番木鳖、苦实把豆儿、苦实、马前

秦艽

别名:秦胶、秦纠、左秦艽

桑枝

别名:桑条

3、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加皮

别名:南五加皮、五谷皮、红五加皮

狗脊
别名:金毛狗脊、金毛狗、金狗脊

桑寄生

别名:桃树寄生、苦楝寄生、广寄生

化湿药

广藿香
别名:土藿香、大叶薄荷、猫尾巴香、山茴香

苍术

别名:赤术、仙术、茅术、华苍术

豆蔻

别名:白豆蔻、草果、草豆蔻

佩兰

别名:兰草、木香、大泽兰、女兰、香草、杭佩兰

草豆蔻

别名:豆蔻、草蔻、草蔻仁、草果、扣仁

草果

别名:草果仁、草果子、老蔻

厚朴

别名:川朴、厚皮、重皮、烈朴

利水渗湿药
1、利水消肿药
冬瓜皮
别名:白瓜皮、白冬瓜皮

赤小豆
别名:红豆、小豆、野赤豆

泽泻
别名:水泻、芒芋、泽芝、天鹅蛋、水泽、如意菜、水白菜、及泻

茯苓
别名:茯菟、茯灵、松薯、松苓

薏苡仁
别名:薏仁、薏米、草珠子、回回米、六谷子、尿珠子

2、利水通淋药
川木通
别名:淮木通、山木通、花木通、白木通

车前草
别名:当道、蛤蚂草、车轮草、铁贯草

石韦
别名:石皮、金星草、石兰、石剑、石背柳

灯心草
别名:虎须草、赤须、灯心、灯草

3、利湿退黄药
垂盆草

别名:半枝莲、佛指甲、狗牙半支、豆瓣子菜、狗牙齿、鼠牙半支、白蜈蚣

金钱草

别名:神仙对坐草、蜈蚣草、黄疸草

茵陈
别名:茵陈蒿、绵茵陈、绒蒿

虎杖
别名:苦杖、斑杖、花斑杖、紫金龙、酸汤杆、山大黄、阴阳莲

温里药
丁香

别名:母丁香、公丁香、雄丁香

八角茴香

别名:大料、大茴香、舶上茴香、八角珠、八角香

小茴香

别名:土茴香、谷茴香、草茴香、谷香、小茴、小香、香丝菜

花椒
别名:秦椒、蜀椒、巴椒、川椒

肉桂
别名:桂树、牡桂、玉桂、紫桂、大桂、桂皮

干姜
别名:白姜、干生姜、均姜、药姜

吴茱萸
别名:食茱萸、吴萸、气辣子、曲药子

附子

别名: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

高良姜
别名:良姜、小良姜、海良姜、膏良姜

理气药
刀豆
别名:刀豆子、关刀豆、刀巴、马刀豆

土木香
别名:青木香、祁木香、玛奴、新疆木香

大腹皮
别名:槟榔皮、大腹毛、槟榔衣、茯毛

川楝子
别名:金铃子、仁枣

木香
别名:蜜香、青木香、五木香、南木香、云木香、广木香

乌药
别名:台乌药、香叶子树、白叶柴、青竹香、铜钱树、白背树

佛手
别名:佛手柑、密罗柑、五指柑、手柑

陈皮
别名:橘皮、橘子皮、广橘皮、红皮

枳壳

别名:川枳壳、江枳壳、湘枳壳

枳实
别名:鹅眼枳实

香附
别名:香附米、莎草根、三棱草根

香橼
别名:钩橼子、香橼柑

薤白

别名:薤根、薤白头



1条评分金币+21
xian209 金币 +21 - 前天 08:22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5570
金币
93564
道行
20019
原创
753
奖券
4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28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0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07:00
解表类药物别名及分类简析
一、发散风寒药

生姜
别名:大肉姜、鲜生姜
功效与应用:
发汗解表:适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常与红糖、紫苏配伍(如桂枝汤)。
温中止呕:治疗胃寒呕吐(如小半夏汤),胃热呕吐可配黄连、竹茹。
温肺化饮:缓解风寒咳嗽、痰多清稀,多与紫苏、杏仁同用。
二、发散风热药

牛蒡子
别名:鼠粘子、大力子、恶实
功效与应用:
疏散风热: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症见发热、咽喉肿痛,常与薄荷、连翘配伍。
解毒透疹:辅助治疗麻疹透发不畅或风疹瘙痒。
利咽消肿:针对咽喉肿痛、痄腮(流行性腮腺炎)等热毒病症。
附:解表药分类特点
发散风寒药(辛温):主攻外感风寒,如恶寒重、无汗、脉浮紧,代表药包括生姜、麻黄、桂枝等。
发散风热药(辛凉):主治风热表证,如发热重、口渴、脉浮数,代表药包括牛蒡子、薄荷、菊花等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39982
金币
54063
道行
1977
原创
2368
奖券
2519
斑龄
32
道券
90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295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03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17:24
  这份中草药图谱全集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包括各种草药的名称和别名,对于中医药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来说非常有用。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 解表类药物:包括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如生姜、白芷、防风、苍耳、羌活、细辛等,以及牛蒡子、升麻、柴胡、葛根等。

  2. 泻火类药物:包括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和清热凉血药,如天花粉、决明子、知母、栀子、莲子心、夏枯草、龙胆等。

  3. 清虚热类药物:如银柴胡、胡黄连等。

  4. 泻下类药物:包括攻下药和润下药,如大黄、火麻仁等。

  5. 祛风湿类药物:包括祛风散寒药、祛风湿清热药和祛风湿强筋骨药,如川乌、木瓜、草乌、威灵仙等。

  6. 化湿类药物:如广藿香、苍术、豆蔻等。

  7. 利水渗湿类药物:包括利水消肿药、利水通淋药和利湿退黄药,如冬瓜皮、赤小豆、泽泻等。

  8. 温里类药物:如丁香、八角茴香、小茴香等。

  9. 理气类药物:如刀豆、土木香、大腹皮等。

  这些草药在中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用于治疗各种疾病。了解它们的别名有助于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识别和使用这些药材。希望这份图谱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任何具体问题或需要更多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