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爷今年虽然已经72岁,但身子骨依旧硬朗,每天还能在公园刷一套拳,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才60出头,业余时间不是下棋、运动就是旅游。家人总担心他这个岁数,还爱往外跑,容易把身体搞垮了。
但他却觉得,“身体越不用就会生锈,多活动起来才能更好的保持精气神。”
确实对比同龄人,不是有关节炎就是腿脚不好,出门都费劲,静养难道真的不如锻炼?老人怎么做才能更健康长寿?

一、60岁后,是要多运动还是多静养?
养生的方式有很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支持运动养生的说法也是大有人在,这可不是空穴来风,世卫组织就曾强调过运动对于身心健康与抗衰有益,更要科研团队实验证实,运动可以刺激细胞修复,保持机能延缓衰老,增强免疫的效果,对于延寿也有积极作用。
《新英格兰杂志(BMJ)》也曾发布过关于运动与死亡风险的研究,通过对平均年龄在62.6岁的36383名中老年人进行荟萃分析,根据长期随访数据显示,每天保持6小时以上走路、做家务等轻度锻炼或者24分钟左右的中高强度锻炼,可以降低50-60%的死亡风险,只要是动起来,都与死亡风险降低有关,所以总结多锻炼更有益于长寿。

权威期刊《Aging Cell》中,也收录了来自德国波恩大学医学院Nasir Ahmad Aziz 教授团队关于规律运动与延缓衰老的研究,发现所有水平的运动,都能给心血管、免疫功能和延缓衰老带来有益作用。
韩国的一项研究也总结过类似观点,研究员将6076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60岁以上老人进行运动对照实验,发现不运动组的死亡率最高,即使新开始运动,非心血管病死亡风险也会分别下降27%和39%。因此认为老人坚持运动更有益健康长寿。
而且,运动可以持续刺激神经肌肉功能,增强平衡与协调能力,对于老年人来说,也可以降低跌倒风险,因此坚持运动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

那是不是静养就不行,想长寿就只能运动不止吗?其实两者不用争个绝对,甚至并不冲突。
联勤保障部队第983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王星表示,养生也可以“动静结合”,运动帮助我们锻炼体魄,静养是修炼内在,坚持适度运动的同时也要学会劳逸结合,而且静养也不是完全躺平,更多的是一种心态、生活状态,让意识回归本身,放松身心,哪怕出去散散步,喝喝茶也可以静养,长此以往才能更好的维护身心健康。

二、研究发现:足量运动或能降低癌症风险!
如果以建议运动量为标准,美国一半以上,全球31%的人都不达标。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近61%的癌症和锻炼量不足有关,美国这一比例甚至高达75%。可能有人会问运动为什么和降低患癌风险有关呢?
权威期刊JAMA曾发布过一篇关于运动与癌症风险的研究,通过对144万年龄跨度在19-98岁的人进行18年长期随访后发现,经常进行中强度运动锻炼可以降低癌症发病风险。

2022年《国际行为营养与体育活动杂志》也曾刊发过一项研究,通过对我国5万余名中老年群体进行长期随访发现,身体活动越多的参与者癌症风险更低,认为有运动习惯的人,不容易得癌。
另外一项发布在《体育运动医学与科学》上的研究发现了运动的抑癌原因,研究员对10名高龄的前列腺癌患者,进行12周的运动干预,结果发现,运动后人体会形成一种抑制癌细胞生长的环境,从而减少人体患癌风险!

三、最好的抗癌运动是什么?
去年《Sports Medicine(运动医学)》期刊上发布了一项关于运动干预对健康影响的研究,研究员通过对超过260万名成年人,进行大规模的荟萃分析发现:不同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好处也有区别。例如:
骑自行车可以降低21%的全因死亡风险,以及分别降低16%和10%冠心病和癌症死亡风险;
跑步则可以降低 23%全因死亡风险,对应心血管和癌症死亡风险分别降低 20%和27%,还可以改善体质和心肺功能;
游泳降低的全因死亡风险最高,可以达到24%,还可以锻炼到全身,以及稳定血脂水平;

虽然多项研究都说明了运动与抗癌的关系,但运动错误也可能导致反效果,因此如何运动也非常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标准运动量最好每周达到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或保持75分钟以上的高强度锻炼。
但运动时也要注意适量,如果吃力到劳累的地步,就要合理休息一下了,一般出现呼吸心率加速,有点出汗,还可以正常交流活动就行。

但是运动也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运动计划,量力而行,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运动前最好咨询医生后进行,以免因为过量运动增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