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1阅读
  • 1回复

[转帖]人性的真相:越是有关系的熟人,越是见不得人好[4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28760
金币
1327750
道行
1966
原创
2283
奖券
2397
斑龄
31
道券
86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053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2-21

01

人最大的劣根性,莫过于“见不得人好”。

你过得好,别人会心理不平衡,认为你不该过得如此好。因为你的好,在别人的眼中,就像是一束光,让别人感觉到刺眼。

你过得不好,别人会特别得意,认为你过得不好,活该如此。因为你的不好,衬托了别人的好,让别人内心满足。

这,就是一种“扭曲”的人性心理。

把自己的快乐,寄托在别人的痛苦身上。而把别人的幸福,当成是自己的痛苦。这,就是典型的“见不得人好”。

千万不要觉得,只有外人会见不得人好。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越是有点关系的熟人,越容易见不得人好。

02

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见不得人好”的心理出现?

最根源的,就是一个人的“攀比”之心。

存在攀比,才会处处纠结别人是否过得好。要是不存在攀比,别人是否过得好,跟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

本质上,就是攀比惹的祸。问题是,人心喜欢攀比,尤其是喜欢跟身边人攀比。

比如说,过年的时候,你回到老家,亲戚看到你,肯定会跟你嘘寒问暖,然后问你,近段时间过得如何,有没有买房、买车,收入多少......

别人为什么问你这些问题?因为“就近攀比”的心理出现了。

如果你的回答,超过了亲戚的预期,显然比亲戚过得好,那亲戚就会板着脸对着你,认为你的存在很刺眼。

如果你的回答,没有超过亲戚的预期,显得比亲戚过得差,那亲戚就会嘲笑你,把你的痛苦,当成是他们的幸福。

03

受到“就近攀比”的影响,越是熟人,越容易见不得人好。

你跟一个外人打交道,哪怕你说自己过得再好,别人也不会放在心上。心想,你过得好不好,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你跟一个熟人打交道,大家都知根知底。如果别人知道你岁月静好,那他们就会产生羡慕嫉妒恨的心理,内心愈发不平衡。

举个例子就懂了。

你刷到一个短视频,得知某某孩子考上了清北。对于这个考上清北的孩子,你会衷心祝福,认为他真的很厉害。

哪怕你的孩子只能考上中专,你也会祝福这个视频里边的孩子。

有一天,你刷朋友圈,得知兄弟姐妹的孩子考上了某985、211大学,那你就有可能产生蔑视的态度,有什么了不起的?

如果你的孩子只能考上中专,那你对于考上某985、211的侄子/侄女,不仅不会祝福,还会讨厌他们。

对于毫无关系的人与事儿,保持了善意。而对于有关系的熟人与熟事儿,由于存在“就近攀比”心理,所以很难保持善意。

04

对此,肯定有人会批判,这人性怎么如此之坏?

其实,这不是人性的坏,而是人性的本真。也就是说,这是人性的弱点,跟坏无关,只跟它的本身有关。

就拿当下的“仇富”来说。

一个天天996的打工人,突然看到一条朋友圈,某某朋友正在高级旅游村度假,打着高尔夫球,轻轻松松,岁月静好。

这个时候,996的打工人就会认为,这些岁月静好的富人,都不是好人,而是剥削他们的坏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所以自己才活得痛苦。

由于看到别人的美好,而想到自己的不幸,所以人性里边最为偏激、仇恨的一面,就会被激发出来。

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大家都一起穷,一起吃观音土,心理平衡,没啥问题。可要是你有钱,而他贫穷,那他就会仇视你,把你当成了坏人。

05

写到最后

人在江湖,尽量避免被人仇视,不要被人“见不得人好”。

如何避免呢?就两个字,低调。

再有钱,也不要跟身边人炫耀太多;再有本事,也不要锋芒毕露;过得再幸福,也不要到处宣传,心知肚明就行了。

也就是说,要闷声发财,闷声享受。

这是一个“分享有罪”的年代。你将自己的幸福,说出去,或者分享出去,那别人就会对你产生羡慕嫉妒恨的心理。

尤其是有点关系的熟人,天天跟你攀比,就容易“见不得人好”。

这就是人情社会的“枪打出头鸟”。出头,本来不是坏事,但别人对你产生了“仇恨、见不得人好”的态度,就一定是坏事。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28760
金币
1327750
道行
1966
原创
2283
奖券
2397
斑龄
31
道券
86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053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2-2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2-17
上文提到的“见不得人好”的心理现象确实在社会中普遍存在,它涉及到复杂的人性和社会心理。这种现象通常源于攀比心理、嫉妒、不安全感等多种因素。以下是对您观点的一些补充和总结:

1. 攀比心理:人们往往喜欢与周围的人比较,尤其是熟人。当别人过得比自己好时,就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觉得自己被比下去了。这种攀比心理是“见不得人好”的重要根源。

2. 嫉妒心理:当别人拥有自己渴望的东西时,人们很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嫉妒会让人们觉得别人的幸福是自己不幸的来源,从而产生“见不得人好”的心态。

3. 不安全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人们普遍存在不安全感。当看到别人成功时,人们会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从而产生敌意和不满。

4. 人性弱点:这种心理并非人性的“坏”,而是人性的一种弱点。正如您所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当人们看到别人拥有自己没有的东西时,就容易产生不满和敌意。

5. 低调行事:为了避免激发他人的“见不得人好”心理,保持低调是一种有效的策略。过于炫耀自己的成功和幸福,容易引发他人的嫉妒和敌意。

6. 同理心:培养同理心,理解他人的感受和处境,有助于减少“见不得人好”的心理。当我们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时,就更容易保持善意和宽容。

7. 自我提升:专注于自我提升,而不是过分关注他人的生活,可以帮助我们减少攀比和嫉妒。通过不断学习和成长,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而不是依赖于与他人的比较。

8. 社会文化因素:不同文化背景下,“见不得人好”的心理表现程度也有所不同。在一些强调集体主义和谦逊的文化中,人们可能更倾向于低调行事,避免过分炫耀。

总之,“见不得人好”的心理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到人性、社会心理、文化等多个方面。通过培养同理心、保持低调、专注于自我提升等方法,我们可以减少这种心理对我们自己和他人的影响。同时,理解和包容他人的这种心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